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优秀同步练习题
展开5.3聚落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下图为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资源 B. 人口 C. 气候 D. 河流
- 图中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 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 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 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安徽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下列四幅景观图片,可能是皖南古村落的是
A. B.
C. D.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述的景观周围可能是
A. 山村 B. 林场 C. 渔村 D. 牧场
- 关于皖南古村落的发展与保护工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适度发展文化旅游 B. 禁止修建高大的建筑物
C. 控制周边工业污染 D. 兴建多个大型批发商场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 城市聚落 B. 工业生产 C. 乡村聚落 D. 农业生产
- 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 水运发达 B. 商业落后 C. 水流湍急 D. 全年少雨
如图为安徽某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 图示区域中( )
A. ①处地形部位是丘陵 B. ②处山脊可俯瞰村庄
C. 河流的流向自南向北 D. 温泉处可以望见陡崖
- 与上海相比,此村庄( )
A. 公路纵横,交通便利 B. 高楼林立,规模宏大
C. 农田片片,果林满山 D. 临近河流,商贸发达
- 该村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中,合理做法是( )
①开发漂流、温泉旅游项目
②鼓励村民外出务工
③山坡种植苹果、柑橘果树
④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黄土塔古建筑群,历史学家称其为“蜂巢屋”,一般由3至4座土塔相连,主要用泥土混合茅草、麦穗等盖成。这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民居,连同当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景。结合“蜂巢屋”图,完成下列问题题目。
- 该建筑群位于( )
A. 东南亚 B. 欧洲西部 C. 南极地区 D. 西亚
- 该建筑群反映了当地( )
A. 气候干旱 B. 河网密布 C. 地势陡峭 D. 土壤肥沃
- 从保护和传承角度考虑,未来对该建筑群应该( )
A. 拆除改建高楼 B. 开发旅游产业 C. 申请遗产保护 D. 禁止维修加固
古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如图为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和陕州地坑院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 陕州地坑院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古村落,被称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的特点是( )
A. 通风良好 B. 防潮防湿 C. 利于散热 D. 冬暖夏凉
- 关于黄河流域古村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沿干支流分布
②银川至河口段降水多,古村落少
③多分布在甘肃省
④历史时期下游多洪涝,古村落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 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合理保护有序开发
②增加投入维护修缮
③整村搬迁翻新重建
④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 原始部落文明与发展
材料一:翁丁佤寨,有着近400年的建寨历史,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该县主要河流有小黑河、南滚河、永安河等。如图为中国西南省份及邻国图。
(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 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 ;⑤ 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 ;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翁丁原始佤族部落200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翁丁以它传统的佤族风俗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原始部落,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慕名而来的众多游客,但过度的商业化和防火意识的缺乏,2021年2月14日的一场大火中,让该村最终尘封为记忆。
(2)造成翁丁佤寨此次火灾的人为原因是 ______ 。
A.气候炎热干燥
B.过度商业化开发,防火措施不利
C.村寨远离水源
D.发展经济,大火是正常自然现象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你认为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图甲所示的为 聚落,图乙所示的为 聚落。
(2)按照聚落的划分,图丙中A、B、C三处聚落均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4)聚落C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一造纸厂是否合理? 。为什么? 。
-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图a为某地区近30年的发展变化,读图a和图b,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从A到C的过程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化的一般历程,即村庄 城市。
(2)下列关于城市与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度低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相对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的好处是 ;弊端是 (填序号)。
A.增加教育、医疗等机构的压力
B.扩大城市的消费市场
C.服务业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D.环境污染加剧
(4)图b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分析A、B、C聚落发展的有利因素:靠近 , 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
(5)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6)图b的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 和 ,理由是 。
- 图1为聚落景观图,图2为聚落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甲聚落为________,居住在该聚落里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__等工作;乙聚落为__________,与甲聚落相比,乙聚落一般规模较____________。
(2)图2中影响A、B、C三聚落选址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___;A、B、C三聚落的形态多为___________(选填“团块”或“条带”)状;A、B、C三聚落中,最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______(填字母),原因是其地形平坦开阔,且位于河流________________,交通便利。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交通等。读图可知,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并且沿着河流分布的。因为河流为聚落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水源,河流也成为聚落对外界联系的水运通道,故 D 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
2.
【分析】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据图可知,由左图到右图,聚落用地规模变大,故 A 正确;聚落规模不断变大,人口数量自然越来越多,故 B 正确;由左图到右图,公路线增多,故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故 D 正确;由左图到右图聚落不但沿河流扩展,而且沿公路线扩展,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C 。
3~5.【答案】A、D、D
【解析】
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著名的聚落,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著名的聚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 A 可能是皖南古村落, B 是繁华的大都市, C 是窑洞, D 是蒙古包。
故选 A 。
4.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聚落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聚落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题意可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该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周围景观可能是牧场。
故选 D 。
5.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聚落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聚落的保护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关于皖南古村落的发展与保护工作,应该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禁止修建高大的建筑物,控制周边工业污染,不能兴建多个大型批发商场。
故选 D 。
6~7.【答案】A、A
【解析】1. 略
2. 略
8~10.【答案】B、C、D
【解析】1.
图示区域中①处地形部位是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在②处山脊可俯瞰村庄;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得,图中河流的流向自北向南;在图中的温泉处不可以望见陡崖,之间有山顶阻隔。
故选:B。
2.
读图可得,与上海相比,此村庄农田片片,果林满山。上海公路纵横,交通便利;上海高楼林立,规模宏大;上海临近河流,商贸发达。
故选:C。
3.
该村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中,合理做法是:山坡种植苹果、柑橘果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图中所示该地区海拔较低,不适合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鼓励村民外出务工是错误的做法。
故选:D。
11~13.【答案】D、A、C
【解析】1. 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位于西亚地区。
2. 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蜂巢屋”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墙厚窗小,减少阳光照射。
3.
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兰位于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蜂巢屋”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墙厚窗小,减少阳光照射。从保护和传承角度考虑,未来对该建筑群应该申请遗产保护。
14~16.【答案】D、C、B
【解析】1. 地坑院为窑洞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2.
读图可得,黄河流域古村落多沿干支流分布,银川至河口段降水少,古村落少;黄河流域古村落多分布在山西省和陕西省,历史时期下游多洪涝,古村落少。
3.
古村落属于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保护古村落能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有:合理保护,有序开发,①正确;增加投入,维护修缮,②正确;加大宣传,提高认识,④正确;整村搬迁,翻新重建,破坏古村落原有的价值,③不正确。
17.【答案】(1)①云南;②缅甸;③湿热;④乡村;⑤山地;⑥水稻;⑦种植业;⑧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2)B;
(3)不合理,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解析】(1)沧源为云南省的西南部,与缅甸相邻。结合“翁丁”在佤语中的意思来看,该地气候湿热。翁丁村属于乡村部落,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结合翁丁佤寨的位置来看,该地形成部落的原因主要是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2)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以及防火措施不利是这次火灾的主要原因。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不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18.【答案】(1)城市 乡村
(2)乡村 地形平坦,河流沿岸
(3)B 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4)不合理 C处位于河流上游,建造纸厂会对下游造成水污染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聚落的分类、聚落的景观差异及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等知识点。(1)分析图甲、图乙两图的景观看出,图甲是城市聚落,图乙是乡村聚落;(2)从图丙看出,A、B、C三处聚落规模较小,均属于乡村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地形平坦,沿河分布;(3)A、B、C三处,B处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该地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4)C处位于河流的上游,建造纸厂会对下游造成水污染。
19.【答案】(1)集镇
(2)C
(3)BC AD
(4)河流 水源
(5)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
(6)B D 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D位于公路干线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两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合理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图a中从A到C的过程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化的一般历程,即村庄集镇城市。(2)乡村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度低;城市道路纵横交错,相对密集;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城市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3)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的好处是服务业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扩大城市的消费市场等。弊端是增加教育、医疗等机构的压力;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剧等。(4) 图b中A、B、C三个聚落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5)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6)图b的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B和D,因为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D位于公路干线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两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
20.【答案】(1)城市 工业、服务业 农村 较小
(2)地形 条带 B 交汇处
【解析】本题考查聚落的种类和特征,聚落的形态和聚落的发展与变化,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聚落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图1中甲聚落为城市,居住在该聚落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乙聚落为农(乡)村,与甲聚落相比,乙聚落一般规模较较小。
(2)读图可知,图2中影响A、B、C三聚落选址的共同因素是地形,都位于平原地区;A、B、C三聚落的形态沿河分布多为条带状;A、B、C三聚落中,最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B(填字母),原因是其地形平坦开阔,且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图的运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图的运用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优秀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精品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