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获奖课题论文】
展开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 XXX学校 Z J 摘要:本文针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结合自身经验,思考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诚信教育。具体而言,笔者从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创设诚信教育氛围、构建诚信教育共同体、拓宽诚信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法策略,认为充分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中学生诚信教育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诚信教育 方法策略 诚信教育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对当下中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接触事物的增多,特别是电子类产品的大量普及,中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往往也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再加上很多学生家庭教育薄弱,缺少有效的引导,导致学生中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带来了许多问题,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信息化背景下,各种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涌现,充分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怎样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开展诚信教育呢?笔者做出如下思考:一、运用信息化技术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全面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准确掌握中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科学研究中学生面对诚信挑战的心理,是做好诚信教育的前提,只有这样诚信教育才有针对性,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呢?首先,教师可以带着明确的任务进行实地调查,将调查到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计算机做数据分析,分类保存。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中学生诚信现状网络调查问卷,以学生QQ群、微信群为载体,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中学生诚信现状。例如,上派中学诚信课题组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在很短时间内就对涵盖了近10所学校的2500多名七至九年级的中学生做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82.28%的学生对诚信很重视,作业抄袭和考试作弊在校内失信行为中所占比重最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部分中学生诚信意识比较单薄,需要加强。另外,教师在日常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诚信考试的意识。像这样的网络调查问卷方便快捷、高效准确,为教师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再次,教师应充分应用互联网(新闻头条、热点资讯)关注社会上引起热议的诚信事件,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中学生的诚信现状,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间接了解中学生诚信现状的重要手段。Z J二、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诚信教育文化氛围诚信教育的文化氛围主要体现在校外、校内两大方面。校园诚信文化氛围的营造应充分结合本校的信息化实际来施行,在现有的条件下力争做到灵活多样、具有实效。(一)发挥校园广播、显示屏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对学生在诚信品质的养成方面发出号召,提出要求,引入诚信事例和诚信人物,使诚信教育落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诚信宣传语,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在发挥诚信教育持续性的同时具有时效性.[2](二)发挥校园网站的在作用。可以在学校网站中单独设置诚信专栏,号召各班级、团体组织上传诚信事例和诚信同学,也可以号召全体学生积极投稿并进行评比,营造氛围,起到宣传作用。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拓宽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图书馆、电子档案馆等搜集当下社会中和诚信有关的热点事件,挖掘和诚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拓宽诚信教育的内容,开展诚信教育。例如,在战疫情期间很多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冲锋陷阵,体现出一种高度的职业诚信。受限于客观条件,中学生不可能亲临现场,但教师可以搜集到部分医护人员工作视频、生活视频、语音片段、文字资料,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诚信教育素材。像网络上广为传播的学生刮擦宝马车后留下字条主动赔偿的事件也可以纳入到诚信教育中。这些热点事件贴近生活,教育意义极强,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语文、历史、思想品德教育等不同的学科打通,将不同学科中与诚信有关的内容融为一体,拓宽诚信教育的范围,更好的开展诚信教育。四、运用信息化技术增加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常规的中学生诚信教育主要依赖于家长和教师面对面式的口头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实用但也存在弊端,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能直接接触的话就无法展开,例如寒暑假期教师开展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比较困难。在信息化背景下就有很多好的教育途径。(一)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腾讯课堂、钉钉等召开在线主题班会。在时间较长的寒暑假中,召开在线主题班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需要确定好主题、时间、任务分工,在召开班会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言,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争取得最佳效果。对高年级中学生,教师也可以在确定好诚信教育的主题后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二)利用微课助力中学生诚信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精炼短小、应用广泛、制作简单的优势,结合学生诚信教育的实际情况,制作出符合本班级学生特点的微课。学校德育部门可以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微课,有目的有计划的推动诚信教育。[2]微课的应用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将微课融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培养中学生的诚信品质;可以将和诚信教育相关的微课推送到班级群、家长群中,方便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可以结合诚信主题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并进行评比,以活动的形式推动中学生诚信教育。Z J(三)充分利用微信、QQ、多媒体、校讯通、班班通等信息技术手段,推送和诚信教育相关的案例 、经典文章,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育工作者在有足够耐心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一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诚信品质。(四)建立学生电子诚信档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人在诚信品质方面的表现建立电子档案,将电子档案中的内容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承受失信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对学生的约束监督,引导学生将诚信品质化为外在的习惯。(五)利用班级多媒体播放与诚信相关的热点新闻,引导学生针对热点事件展开交流讨论,最终成为诚信教育的常态化内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很多热点新闻,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新闻事件深入思考,获得正确的认识。例如 ,艺人仝卓高考身份舞弊作假事件,中北大学学生考试舞弊坠楼事件,翟天临博士论文造假事件等,这些明星艺人社会关注度高,容易引起中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或新闻,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让诚信意识扎根于学生思想深处。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中学生诚信教育共同体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可能仅仅依赖哪一种力量完成,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多管齐下。家长、教师、社会人士都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最终成为教育共同体。在信息化背景下,在学校的组织下,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信息化网络建设。校讯通、班级QQ群、微博等都可以充分应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发布教育信息或提出具体的要求,以获取家长、群众的支持;学校、教师、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校园网、班班通等实现诚信教育信息化互动。结语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处信息化时代的他们面临着各种人或物的复杂影响,所以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有效的连接不同的教育力量,以更高效的方式推进中学生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1] 陈辉榕: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思路探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