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 知识讲解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 知识讲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针对议论文的语言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透视
议论文阅读部分的考查,以辨析论点、掌握论据、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方法为基础,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考试的重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对论点设题,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2.针对论据设题,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概述论据和具体论据。3.针对论证方法设题。常见的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4.针对文章结构段落设题,包括对某些在结构上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句子和重要段落的理解。5.针对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设题。
知识讲解
明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大多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先提出论点,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如《谈骨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有将论点放在文末的,这是因为有些文章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章中间,这是因为文章一开头便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如《想和做》。了解了以上这些情况,当题目要求你找出中心论点时,首先应到文章开头部分找,然后再到文章末尾找,最后才去文章中间找。中心论点找出来之后,再用文中的论据去检验它。若论据能证明这个论点,那答案就正确无疑。
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即可。
论据的分类及作用
针对论据设题时,考查方式一般有三种:
1.要求考生找出文中用了哪些论据。对这类问题只要将论据一一找出并简明扼要地概述即可。但应注意的是,概述事实论据时要注意每个论据都是有名有姓有事实的,不要表述不全。
2.要求考生将论据进行归类。这时考生要清楚,论据只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将历史事件、生活中的事例以及具体的统计数据等归入事实论据,将名言警句、大家公认的公理、原理和科学上的定理、定律等归入理论论据即可。
3.要求考生说出某一论据的作用。对这类问题考生要清楚这样一点:论据就是为了证明论点的,而且它所要证明的论点一般都在它的前面,只要到它的前面去找即可找到。例如《怀疑与学问》第四段列举了“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实论据,其作用就是证明它们前面的那个论点:“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我们在论据前面一找就找到了。偶尔也有论据在前、论点在后的情况,那是文章用了归纳法的缘故。归纳法不是初中的重点,只需了解,不必深究。
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即举例论证法——列举确凿的事例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法——以阐述道理的方式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法——用浅近的并为人们熟识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正反对比论证法——将正反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证明论点。考生记清了这些,在文章中一一找出即可。
但下面这种情况要引起同学们的特别注意:即以假设的事实进行推理的属于道理论证而不是举例论证,因为这事实是假设的,不是确凿的,只是一种假设推理,另外,当遇到理解论证方法的作用的题目时,考生应注意两点:一是比喻论证要证明的观点一般在它的前面,例如培根的《论求知》有一段话:“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这是一个比喻论证,它要证明的观点就是它前面的那句“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话。二是正反对比论证的作用一定要记清楚,正反对比论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论点:一正一反,对比鲜明,论证就更有说服力,论点就能更稳地站住脚跟。
明确议论文的结构
1.针对议论文结构设题时,一般有两种情况:
(1)考查考生概念是否清晰,要求考生指出文章的结构形式,议论文结构有“横式”和“纵式”两大类。论证部分是从几个方面用几个分论点去证明总论点的就是“横式”结构,如《谈骨气》;如果是顺着事物的内在联系,论证时层层推进的就是“纵式”结构,如《想和做》。考生记住这些概念,答题就容易了。
(2)针对某些关键句或关键段出题,要求考生说出它们的作用。这种情况稍微复杂一点。对于关键段,如果它是文章的开头段,其作用往往是提出全文中心论点,总领下文;如果它是末尾段,其作用常常是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如果它是文中某处段落,则应是承上启下过渡用的。对于关键句,段首句用作提出本段论点,总领本段,段尾句用作总结全段,有时也用作开启下文,引出下文深一层的论证。初中议论文结构这一考点设题大致在这个范围内,只要弄清了这些,下笔答题时就有规律可循了。
2.针对议论文的语言设题
议论文的语言:讲究鲜明、准确、有说服力,要逻辑性强、概括性强。
题型解读
一、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微公益”,______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题目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阅读议论文,可以这样找中心论点:(1)看标题;(2)看开头,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在篇首;(3)看结尾;(4)分析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从而概括出论点,注意使用判断句或祈使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文末概括出来的,即第⑤段的第一句。
【答案】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题目2: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首先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其次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字),然后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解析】分析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要注意一些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起承转合的提示词语,尤其注意开头和结尾的表述。回答时紧扣相关段落,注意字数的限制。文章第①段给“微公益”下了定义,第②段举例论证了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第③段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论述了发起“微公益”行动产生的“正能量”不可低估;第④段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第⑤段归纳出中心论点,并预示了将来“微公益”发展的前景。
【答案】示例:(首先)明确“微公益”的概念 (其次)从个人和民间组织角度论证“微公益”的意义 (然后)指出当前倡导“微公益”的原因
题目3: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
【解析】补写句子要合乎文意,做到上下文衔接顺畅,文意贯通。回答时要理清段落的整体结构,明确作者表述的具体意思,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时要扣住“微公益”与孟子的话的联系。孟子的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意思是:不是没有能力做,而是不愿去做。所以,这里要扣住“能做”和“愿做”来表述。
【答案】示例一:人人皆可为,关键在于有无此心 示例二:每个人都能做到,关键看你做不做
二、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叶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一种额外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题目1: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解析】议论性散文,有的观点在文中有明确的表述(开头或结尾,有的在题目中),而本文没有一句直接点明文本中心的话,需要考生进行概括,这其中的诀窍就在于利用主要文段的中心句进行归纳。此题要求概括文中的观点。主体部分的3~5段从三个不同侧面写出了作者对成长的理解,只要按要求组织成为一句话即可: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
【答案】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意思对即可)
题目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目的。本文开头采用的是“欲进先退法”,即在议论与传统观点相对的观点时,为了不致引起读者的误解,文章开头先肯定传统观点(退),然后再提出(或者引出)自己的见解(进)。这种开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新意,自然而且有吸引力。“许多人”小时候与“我”一样有着幼稚的想法,都认为成长是因为年幼,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从下文的阐述中我们看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作者开头这样写就是点明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性,自然引起下文对问题的阐述。
【答案】说明对“成长”持不正确的认识具有普遍性,含蓄表明了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题目3: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析】与以往经常遇到的承上启下句顺序不同,第二段文字的第一个分句启下,第二个分句承上。内容上的作用要扣住两个分句:明白了什么?明白了“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这是下文阐述的);成长不是怎样?成长并不是因为年幼,长大就不再需要努力(这是上文阐述的)。
【答案】内容上,强调小时候对“成长”的认识是错误的。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
题目4: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此题考查比喻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要锁定区域——第四段,“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明“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还是“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仔细琢磨,前者没有把道理说明白,后者是直接扣成长这个主题来揭示的。通过这个比喻说理,能够使所说的道理形象化,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
【答案】道理: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好处: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意思对即可)
题目5:联系第五段内容看,加红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解答文章逻辑思维的题型——指代题。解答此类题,需要真正读懂文本表达的内容和写作目的,然后准确地在所在文段(一般在指代词的前后文句中)定位答案或者概括。若要正确解读出“额外奖赏”所指,必须弄清楚加红句中“这”指代什么,不仅如此,还要整体感知全段内容,从而概括出:让“我”从糟糕的事情中吸取教训,从憔悴的容颜中不生忧伤之情,内心成长更让“我”懂得成长的意义,让“我”意识到比“我”年龄小的人并不都是年轻的,比“我”年龄大的人并不都比“我”老。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案即可。
【答案】让知晓学习的人永远在成长,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意思对即可)
三、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 激发孩子学习动力。(1)
——(广东)刘同学
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2)
——(河南)李同学
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3)
——(浙江)张同学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题目1: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请把它们分别放到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即可)。
A.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B.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C.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
(1) (2) (3)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三个同学的发言,把握其中的内容,再分析文章中三处的语境,根据信息相关的特点判断。根据第一处“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可知此处应填C;根据第二处“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一句可知此处应填B;根据第三处“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一句可知此处应填A。
【答案】(1)C(2)B(3)A
题目2: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
A.解释陪读的现象。 B.呈现对陪读的看法。
C.说明陪读的方法。 D.倡导陪读的风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仔细分析三位同学的观点,找到三个观点共同点,即都是表达对父母陪读的看法,即可选出答案B。
【答案】B
题目3:议论性文字要求具有说服力,请选择一位同学的发言,分析他是如何做到的。(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鉴赏评价能力。注意本题的答点“议论性文字要求具有说服力”,选择一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他是如何运用事实或通过分析来说明自己观点的。
【答案】【示例1】我选择刘同学的发言,他是这样做到的:首先,他引用孟母三迁的典故,来肯定孟母的做法。接着,他引用相关言论,表明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然后,从陪读对孩子品行修养、家庭氛围、学业等方面的影响来证明自己观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另外,他还联系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示例2】我选择李同学的发言,他是这样做到的:(1)他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使行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2)他关注生活现实,引用“啃老族”等社会现象,论证陪读的弊端,用事实说话,更有说服力。(3)运用两个反问句来增强论证的力量,引发读者的思考。(4)他的论证逻辑严密。比如,他先提出观点“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然后指出家长包办的生活现象,得出这样做会导致的后果,使观点鲜明并有说服力。(5)李同学以辩证态度表达观点,“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类似这样客观而辩证的表达,让人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示例3】我选择张同学的发言,是这样做到的:(1)他现身说法,联系自己父母陪读的做法,表现他与父母相处时的融洽,具有现实意义,更有说服力。(2)他的发言更加理性和辩证,强调陪读重在“读”,要注重方法, 以促进孩子和家长一起成长。
题目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上海)李女士
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 的发言作出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和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题目要求根据三个同学所说的道理,对“李女士”的做法进行分析,说明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把握三位同学的观点内容,再分析“李女士”的“包办”“约束”“放弃自己的事业”都问题对孩子不利的影响。
【答案】【示例】(l)李女士包办孩子的生活小事,不利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2)李女士放弃了事业和追求,没有工作成绩,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3)李女士把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不相信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4)李女士没有读。懂孩子,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不利于激发孩子学习动力。(5)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没有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6)李女士陪读没有讲究方法和艺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小说阅读 知识讲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主题的探讨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知识讲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石头城》《乌衣巷》,通过典故言志,渲染,移情化,对话表现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