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河北省高三下学期3月二轮复习联考(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河北省高三下学期3月二轮复习联考(一)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河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轮复习联考一地理试题docx、2轮1河北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河北卷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1919N,109948E) ,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据此完成1~3题。1.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发射场所在时区的区时为A. 3时46分 B. 3时30分 C.5时30分 D.4时30分2.该日,我国文昌市A.日出东北 B.日落西北 C.日出东南 D.日落正西3.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属于11月24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2/3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市人口就业和生活的两栖化现象长期存在,即在城里就业,在郊区居住,每天通勤时间在1-1.5 小时,这是未来特大和超大城市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常态。据此完成4~5题。4.城市人口就业和生活两栖化现象存在的根源是A.就业和居住矛盾大 B.房价差异过大C.生态环境差异大 D.教育差异较大5.减少特大城市人口两栖通勤现象的有效措施是A.完善城郊交通网 B.发展城市多核心C.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D.抑制城区产业发展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技术又包括地面式滴灌和地埋式滴灌。地埋式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管埋入土壤一定深处,水沿管壁的孔眼渗出,经土壤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扩散至整个作物根层,从而浸润作物根区土壤。据此完成6~7题。6.选用地埋式滴灌技术时,滴灌管埋入土壤的深度取决于①地下水位的高度 ②作物的类型 ③降水量的多少 ④土壤状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与地表滴管技术相比,地埋式滴灌技术具备的优点有①滴管使用寿命长②减少杂草生长③水肥利用率高④能够减轻土壤盐碱化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图1示意“我国33个都市圈近年人口年均净流入情况”图,据此完成8~10题。图18.北京人口由净流人变为净流出的原因,最可能是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升级 C.控制人口规模 D.雄安新区建设9.导致济南都市圈人口净流出现状的是A.济南的核心吸引力突出 B.高新技术产业迁入C.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D.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缓慢10.深莞惠都市圈人口由201 1-2015年的净转出变为2016-2019年净转人得益于A.大湾区建设的优惠政策 B.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C.长江沿江城市群建设 D.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景观的类型( 绿地、水、不透水面、未利用土地等)和格局均会导致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显著改变,影响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图2示意我国某城市1989-2017 年不同温度等级区域中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据此完成11~13题。图211.图中对应绿地的景观类型是A.① B.② C.③ D.④12.为降低该城市热岛效应,目前实施最广泛的措施是A.增加①景观的面积 B.增加②景观的面积C.增加③景观的面积 D.增加④景观的面积13.下列最利于借助③景观实现降温的城市是A.北京 B.乌鲁木齐 C.武汉 D.重庆某地位于华北地区,岩层下老上新,图3为该地地质剖面与等高线图,完成14~15题。图314.该地最容易出现的地貌为A.雅丹地貌 B.岱崮地貌 C.张家界地貌 D.丹霞地貌15.该山地北侧植被较南侧茂盛,主要原因是A.地势缓,土壤层厚 B.降水丰富,腐殖质多C.蒸发弱,水分条件好 D.有地下水出露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第16~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 -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计47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 分)世界各地的天气变化都是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图4为我国某时刻天气形势图。图4( 1 )推测图示区域出现的冷空气人侵次数。(2分) (2)绘制沿L线的锋面剖面示意图。(3 分) (3)分析未来几天北京的天气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4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5000 米以上的山体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该山区雪线海拔4600- 4700米,这里有冰川70余条,面积超过255平方公里,是横断山区与青藏高原东部最大的冰川群。海螺沟是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沟内蕴藏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形成冰川、森林、温泉共生的奇妙景观。海螺沟在2100- -3800 米可以看到大片石滩,岩石大小混杂。图5为贡嘎山附近冰川分布示意图。图5( 1 )解释贡嘎山冰川发育规模较大的原因。(6分) (2)海螺沟形成冰川、森林、温泉共生的奇妙景观,解析其原因。(6 分) (3)描述海螺沟大片石滩的形成过程。(6分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空心村”问题尤为突显,农村大量土地闲置,出现撂荒。土地流转则成为一项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土地流转作为农村地区资本引进的有效措施,在提升粮食产能的同时,还能够带动乡村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市江津区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大量发展本土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引进资本助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化农业,收效显著。以重庆市江津区6个行政村438户为例,借助模型定量分析耕地流转影响因素。劳均年龄、距道路距离、距乡镇距离、耕作半径、坡度与流转规模呈负相关。农业收入占比与流转模型的正向相关性最大,耕作半径与流转模型的负向相关性最大。图6示意样本村劳均年龄分布,表1示意样本村耕地流转影响指标类型。图6表1( 1 )推测龙潭坝村农户收人占比最高的原因。(4分) (2)分析龙潭坝村土地流转规模最大的条件。(8分 ) (3)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落地,实现农户增益,农村增美,根据重庆市江津区的土地流转现状,请你提出该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性措施。(8分) (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19. [选修3:旅游地理](8分)2020年11月20日,在第四届中国(贵州)康博会上,由深圳市候鸟院等诸多机构联合发起2021国际候鸟避暑康养大会落户贵州筹备启动仪式,引发广泛关注。这将形成推动贵州总体脱贫摘帽之后消费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新抓手,促使后疫情时代贵州成为国际候鸟避暑康养圣地。请你为后疫情时代贵州成为国际候鸟避暑康养圣地进行策划。 20. [ 选修6:环境保护] (8分)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生态创建力度,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两山”转化。接续治沙,荒漠变绿洲。巩固成效,荒漠变家园。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在生态改善的治沙沿线承接安置南部高海拔山区移民1.53万户共6. 24万人,为移民群众及当地农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贫苦落后的面貌。推测八步沙林场为移民群众及当地农户创造的就业机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河北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三)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河北省高三下学期3月二轮复习联考(一)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一)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