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40小题,共60分), 干热岩位于, 图中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鹤岗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1~2题。1. 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哈雷彗星2. 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A. 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C. 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 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莫霍界面等深度线分布示意图”,回答3~4问题。 3. 干热岩位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4. 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优势是( )A. 受气候影响小B 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C. 开发技术要求高D. 资源分布范围更广泛5.若下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d可以分别表示( )A.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地幔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地核C.外核、内核、地核、地幔 D.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小明2019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6~7题。6.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7.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若图中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度数增大,则( )A.温带范围增大 B.上海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缩小C.产生极昼现象的范围缩小 D.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9.太阳直射点从①运动到③的过程中,可信的是( )A.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先变小后变大 D.北京市民看到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北下图为“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10~11题。10. 下列地貌所处的边界类型与a附近边界类型基本一致的是( )A. 马里亚纳海沟 B. 日本群岛C. 安第斯山脉 D. 东非大裂谷11. 图中b处附近因太平洋板块的持续移动而形成( )①岛弧 ②巨大山脉 ③海沟 ④海岭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13题。12. 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 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 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13. 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 地壳运动 B. 流水作用 C. 外力作用 D. 风力作用14.关于下图所示气候类型及其相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同为亚热带气候,且降水季节变化相同B. ②③的形成原因相同,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C. ③④分布在不同半球,均有雨热同期的特点D. ①④的形成均与西风带有关,各大洲都有分布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15~16题。15. 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A. B. C. D. 16. 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7年3月16日17时其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17~19题。1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晴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19.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20~22题。20.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 B.距海远近相同C.海拔相当 D.大气透明度相近21.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22.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③④大小有关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读右图,完成23~24题。23.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2.下列气候类型与M点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读右图,完成25~27题25.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2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27.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施放,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施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 )A.向西北方向 B.向东北方向C.向西南方向 D.向东南方向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28. 图中洋流( )A. ①的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④ B. ②流经地区纬度低,水温高,为暖流C. ③受中纬西风影响,自西北流向东南 D. ③为寒流,⑤为暖流,③比⑤水温低29.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使海洋污染扩散到大洋西岸 B. ②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C. ③促进高低纬间热量交换 D. ④⑤交汇处形成丰沛降水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30~31题。30.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31.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①减少城市内涝 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提高江河水位 ③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32.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33.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自然灾害减少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肥力下降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完成第34~35题。34.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 D.丁——加重35.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下图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某座山峰的“阴阳脸”景观,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两坡降水差距不大。完成36~37题。36.关于“阴阳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阳脸”降水多,热量条件差B.“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C.“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宜草类生长D.“阴脸”气温低,适宜树木生长37.“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8~39题。38.图示洋流中(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39.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读某山北坡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题。40.影响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C.水热变化 D.光照条件 二.综合题(40分)41.(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表示的是_______(1月或7月)月份季风图。F的风向为_______风,北京的风向是_______风。 (2) a和b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d为________气压带。(3) 图5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____________。此季节图6中字母_____________所代表的气压带被大陆切断。(4) 此月份,图5中C地是_______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________ (高压、低压) ,半年之后C所在大陆西北部刮__________ 风,其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15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2018 年 12 月 5 日开始,为了落实国家“绿盾”行动相关要求,切实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旅游。读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 。 (1)“丝绸之路经济”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自然带依次递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2)珠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_____状况变化很大而形成;此规律同_____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3)珠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43.(13分)读“我国东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2)指出影响图中②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该作用在什么季节强度最大?(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4)若当地大量砍伐树木,对水循环各环节产生什么影响?
高一地理答案12345678910ADAAABDDBD11121314151617181920CCABBBADCA21222324252627282930BCBABCBACD31323334353637383940ABDBCBBCCC 41【答案】(1)7月份 西南风 东南风 (2)东北风 极地高气压带 (3)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b (4)冬季 高压 西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42【答案】(1)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 (2)山地的垂直 水热 由赤道向两极 (3)南坡山麓的海拔比北坡低,相对高度大;南坡是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 43【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2)流水堆积作用;夏季,该地区进入雨季大气降水强度大,河流水流速度快流量大,流水搬运作用强,搬运泥沙多,在出山口处堆积作用明显。(3)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4)蒸腾作用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可编辑)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绥滨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