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4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③⑤⑦,①⑤⑥⑦,abAb,次级卵母细胞,abab,EFEF,正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
    课前——明考向·串知识
    课堂——析考点·提素能
    1.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①伴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逐渐提高。②细胞的核质比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之一。③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同一时期。④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⑤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的牵引使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⑥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⑦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赤道板,进而扩展形成细胞壁。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可能和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相同。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的主要不同是同源染色体分居赤道板两侧。⑤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可导致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子细胞遗传信息不同。
    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子细胞。⑦同一生物体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般相同,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⑧一个精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有2n种,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⑨等位基因分离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⑩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①一个细胞中能产生血红蛋白说明该细胞已经分化。②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③造血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④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⑤细胞的凋亡、癌变都受基因控制。
    ⑥细胞内磷脂、DNA、蛋白质等物质受自由基攻击,可能导致细胞衰老。⑦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因此物质的跨膜运输能力减弱。⑧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⑨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导致细胞癌变。
    1.细胞越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物质运输效率就会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请分析原因?提示:不是;细胞容纳进行生命活动必须的酶和核糖体等结构需要一定的空间。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在显微镜下为什么观察不到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提示: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各是一条长的细丝,呈染色质状态,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3.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是如何引起细胞衰老的?提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当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时,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4.端粒酶是延长端粒的一种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属于逆转录酶。它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板,合成出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来稳定染色体的结构。据此从染色体水平分析癌细胞无限增殖的原因?提示:癌细胞能激活端粒酶活性,合成出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来稳定染色体的结构。5.病毒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引起细胞癌变?提示:致癌病毒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考点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理解能力)
    1.细胞周期中的8个关注点仅适用于“有丝分裂”且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
    2.细胞分裂过程中分裂图像、坐标曲线和柱状图(1)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分裂图像、相关曲线图与柱状图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裂图像、相关曲线图与柱状图
    3.解读细胞分裂中的2类特殊曲线图表(1)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根据上图曲线完善下表:
    (2)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曲线①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a,表示减数分裂的是b。②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c,表示减数分裂的是d。
    (2018·全国卷Ⅲ)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 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一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C项正确。当哺乳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其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项正确。
    思维延伸:(1)长句突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细胞分裂中相关物质或结构的判断
    1.(2021·河南省高三一模)下图中,甲、乙、丙为某种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两种B.甲、乙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甲、丙细胞含4套遗传信息C.若甲、乙、丙来自同一个体,则丙细胞可能为精原细胞D.若甲、乙、丙来自不同个体,则乙细胞不可能为有丝分裂【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甲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左右两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所以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两种,A正确;据图分析,甲、乙细胞都含2个染色体组,甲、丙细胞中DNA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因此甲、丙细胞中都含4套遗传信息,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若甲、乙、丙来自同一个体,则丙细胞可能为精原细胞,C正确;若甲、乙、丙来自不同个体,则乙细胞可能为单倍体的体细胞,因此其可能进行的是有丝分裂,D错误。
    2.(2021·福建省高三二模)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
    【解析】 DNA复制前会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并且会发生核糖体的增生,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故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A正确;乙中染色体组数为2,同源染色体对数为2N,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丙中染色体组数为2,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说明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也会出现着丝粒的分裂,B错误;丙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会出现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C错误;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丙形成丁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错误。
    3.(2021·大连测评)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粒分裂【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不管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图1的CD段都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每条染色体由含2个DNA降为含1个DNA,A错误;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和2个DNA,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G2期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B正确;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1的DE段表示后期和末期,其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不同,C错误;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CD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2表示有丝分裂,CD段表示末期的细胞质一分为二,2个细胞核分别分配到2个细胞,D错误。
    4.(2020·山东等级考)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增殖的过程。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CDK1发生磷酸化,即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项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使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项正确;由曲线图可知,在细胞周期的后期,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较正常细胞高,说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M蛋白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C项错误;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才能使细胞进入分裂期。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D项正确。
    考点二 细胞增殖与生物遗传变异的关系
    1.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产生的三大原因
    3.根据配子的异常情况判断减数分裂的异常,假设亲代为AaXBY(1)若配子中出现同源染色体(如A、a或XB、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2)若配子中出现分开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如AA/aa或XBXB/Y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3)若出现AAa或Aaa或XBXBY或XB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异常。(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B和Y时,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2018·天津,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 若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应含有Y染色体,该细胞中已无Y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应是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核DNA数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由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可知,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和a是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C错误;由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可知,其体内无Xb基因,而出现的变异细胞中含有Xb基因,故是有节律基因XB突变为无节律基因Xb所致,D正确。
    思维延伸:若上述雄果蝇的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1)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非姐妹染
    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发生了基因突变,1个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
    1.(2021·辽宁省高三模拟)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1个子细胞如图所示(只画出部分染色体),已知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B.形成该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该细胞中的b基因一定由B基因突变而来D.形成该细胞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答案】 D
    【解析】 该细胞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典型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故形成该细胞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A错误,D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时Bb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分离,B错误;已知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故推断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以是b基因突变为B基因,也可以是B基因突变为b基因,C错误。
    2.(2021·沈阳十校一模)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C.基因重组的发生与丙细胞有关,而与乙细胞无直接关系D.丙细胞与丁细胞的变异类型相同【答案】 C
    【解析】 图中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乙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产生的子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因此基因重组的发生与丙细胞有关,而与乙细胞无直接关系,C正确;丙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丁细胞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易位),D错误。
    3.(2021·莆田一中期中)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下图所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B.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1/2C.子细胞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答案】 C【解析】 该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A错误;分裂产生Aa子细胞的概率是2/3,产生aa子细胞的概率是1/3,B错误;子细胞aa不含A基因,而A基因为抑癌基因,因此子细胞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C正确;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丝的牵引有关,D错误。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猪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表明,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_______。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离情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图3表示卵原细胞,该卵原细胞经图4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
    离,而是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解析】 (1)图1过程表示正常的减数分裂。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离情况,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3)如果图3表示精原细胞,该精原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说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与b互换,则其形成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考点三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获取信息能力)
    1.细胞分化的机理和结果(1)细胞分化的机理:(2)细胞分化的“变”与“不变”:
    2.理清细胞全能性的两个易混点、防范对细胞全能性及分化理解的三个误区(1)细胞全能性的两个易混点①区分“具有”全能性和“实现”全能性的不同:凡具有发育成某物种个体所需全套基因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而只有已发育成完整个体才能说“实现”全能性。②判断是否实现全能性的两个标准:起点——是否是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终点——是否发育成完整个体。
    细胞全能性表达过程中所遵循的中心法则为:③并非所有干细胞都要发生分化。干细胞分裂后一部分细胞发生分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细胞;还有一部分保持分裂能力,用于干细胞本身的自我更新。
    3.细胞衰老的特征——三上五下一改变
    4.把握细胞癌变的五个常考点(1)实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2)特征:①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改变;③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扩散和转移。(3)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4)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地增殖。(5)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在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时一般不发生变化。
    1.(2019·全国Ⅰ,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解析】 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
    2.(2018·全国卷Ⅱ·改编)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会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正常进行
    【解析】 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从而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A、B错误;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染色体,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正确;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即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使细胞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D错误。
    思维延伸:判断正误(1)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2)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3)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  )(4)癌细胞是动物体内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5)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6)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致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细胞坏死(  )(7)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蛋白质(  )
    1.(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间质表型细胞的过程称为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科研人员利用EMT的关键阶段成功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转化为无害的脂肪细胞,并且完全停止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乳腺癌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时其基因表达未改变B.癌细胞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C.EMT诱导产生的脂肪细胞仍可以进行核DNA的复制D.乳腺癌细胞在经历EMT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解析】 癌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出脂肪生成因子等与脂肪生成有关的物质,基因表达情况发生改变,A错误;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但这并不是细胞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B错误;EMT诱导产生的脂肪细胞完全停止增殖,因此无法进行核DNA的复制,C错误;乳腺癌细胞经EMT可诱导成为脂肪细胞,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塑性,D正确。
    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和骨髓移植,骨髓中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可以产生正常的血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资料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B.骨髓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C.骨髓干细胞与正常血细胞中所含的蛋白质相同D.正常血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 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不能表明骨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骨髓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B正确;骨髓干细胞分化产生的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二者所含的蛋白质不相同,C错误;正常血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相比遗传物质相同,D错误。
    3.(2021·江苏高三二模)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结束生命的两种形式,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细胞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蛋白质分子IKK,能通过抑制BAD因子的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和坏死都可能是由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引发B.凋亡小体的形成和降解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胞Q对凋亡小体的作用过程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IKK活性可能较低、BAD因子活性较高【答案】 D
    【解析】 如果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细胞癌变,免疫细胞清除癌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如果外因导致细胞直接死亡属于细胞坏死,因此细胞凋亡和坏死都可能是由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引发,A正确;凋亡小体是由细胞裂解形成的,具有膜结构,所以凋亡小体的形成和降解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细胞Q是吞噬细胞,其吞噬并消化凋亡小体的过程,属于免疫系统第二道防线的作用,C正确;IKK具有抑制BAD因子活性,抑制细胞凋亡,癌细胞不能正常凋亡,因此IKK活性较高,BAD因子活性较低,D错误。
    4.(2021·江西新余市·高三二模)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受损的成体细胞如血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肠细胞会将“时钟”拨到早期胚胎干细胞状态;二是myD基因在某动物雌雄成体的心、脑、肌肉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myD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不能说明肌肉细胞的分化程度最高
    B.受损的成体细胞转变成早期胚胎干细胞有利于细胞快速增殖治愈伤口C.myD基因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表达量不同,可能导致雌雄个体出现性状差异D.通过检测组织细胞的myD基因和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是否分化【答案】 D
    【解析】 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myD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不能说明该细胞分化程度最高,A正确;受损成体细胞转变成早期胚胎干细胞状态,恢复了增殖的能力,有利于细胞快速增殖治愈伤口,B正确;由题意知,myD基因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表达量不同,可能导致雌雄个体出现性状差异,C正确;所有细胞中呼吸酶基因都表达,因此不能通过检测组织细胞的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确定细胞是否分化,D错误。
    1.(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造孢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细胞。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同参与B.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C.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不同D.过程③的细胞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
    【解析】 据图可知,该植物造孢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花粉粒,花粉粒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精子,A正确;精子是由细胞Y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Y和细胞Z是由花粉粒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细胞中遗传物质一样,所以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遗传信息相同,B错误;过程①处在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过程④是细胞Y(n)进行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两者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粒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过程③的细胞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无联会现象,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应选A。
    2.(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中细胞之间为亲子代关系,则其分裂顺序为:①→②→⑤→③→④B.图甲②细胞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三种可遗传的变异C.BC段形成原因是DNA复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的DE段D.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乙的CD段【答案】 D
    【解析】 图甲中①-⑤分裂时期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减数分裂Ⅱ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中期和减数分裂I中期,若图甲中细胞之间为亲子代关系则细胞分裂顺序应为①→③→⑤→④→②,A错误;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的CD段,C错误;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乙的CD段,D正确。
    3.(2021·河南洛阳市高三二模)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对线粒体DNA的损伤程度较对核DNA高16倍。骨骼肌细胞的衰老与线粒体中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辅酶Q10浓度降低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自由基对线粒体DNA损伤程度更高可能与线粒体内膜上的DNA更易接近内源性氧自由基有关B.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而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合成减少
    C.衰老的骨骼肌细胞中自由基还攻击蛋白质,使线粒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速率减慢D.线粒体DNA呈环状,不会与蛋白质结合,其上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答案】 B
    【解析】 线粒体中的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衰老的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中相关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B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线粒体DNA呈环状,也可能会与蛋白质结合,如:复制和转录过程中DNA会与酶结合,质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
    4.(2021·山东德州市高三二模)细胞迁移过程中会产生迁移小体(如图所示),释放的迁移小体会被周围细胞吞噬。研究发现,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迁移小体出现特定的时空分布,敲除TSPAN4蛋白基因后迁移小体不能形成,影响胚胎的发育。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迁移小体的形成、释放与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通过迁移小体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与线粒体和溶酶体的作用密切相关C.迁移小体中存在生长因子、调节基因等,能调控周围细胞的分化D.抑制癌细胞中TSPAN4蛋白基因的表达可能会抑制癌细胞的转移【答案】 C
    【解析】 结合图示可知,迁移小体的形成、释放与细胞骨架有关,因为蛋白纤维是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迁移小体形成和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迁移小体与细胞迁移、细胞信息交流有关,释放后可能会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利用,迁移小体的释放过程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且释放的迁移小体在被周围细胞吞噬和消化过程中需要溶酶体的参与,B正确;根据迁移小体被吞噬的结果推测迁移小体不会存在生长因子、调节基因等物质,C错误;结合分析可知,迁移小体的迁移过程与TSPAN4蛋白基因密切相关,显然,抑制TSPAN4蛋白的合成,迁移小体形成受阻,细胞迁移也会受阻,可能会抑制癌细胞扩散,D正确。
    5.(2021·苏州一模)细胞正常增殖可维持个体稳态,异常分裂可能引发个体患病,一旦癌变并逃过免疫监视,稳态会被打破,甚至危及生命。医疗人员一直致力于抗癌药物的研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部分时期示意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据图推测,最终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中①②③细胞所处时期依次位于图乙曲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段。
    (2)一对基因型为XaXa(色盲女性)与XAY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男孩。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可能来源于下图中的________。
    (3)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脂溶性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①假设对照组癌细胞增殖率为100%,给药组癌细胞增殖率(%)=[(给药组各时段癌细胞数-给药组开始癌细胞数)/(对照组各时段癌细胞数-对照组开始癌细胞数)]×100%,下表是通过对照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
    分析数据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②将培养48 h的培养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及分析,得到对照组和给药组48 h细胞周期变化、凋亡率及凋亡蛋白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量如下表所示:
    丹参酮的浓度、培养时间(缺一不可)
    据此推测,丹参酮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______期。丹参酮可能通过促进癌细胞内 Bax(基因) 的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解析】 (1)图甲中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与其同时形成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AB,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b,其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所以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ab;
    图甲中①②③细胞所处时期依次为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分别有两个、一个和一个DNA分子,所以①②③依次位于图乙曲线中的CD、EF、EF段。(2)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为XaXaY,则该男孩可能是由基因型为XaXa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也可能是由基因型为Xa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XaY的精子结合而成。产生基因型为XaXa的卵细胞可能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正常进入两个子细胞。图A为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该细胞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若分裂异常,则可能形成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共60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第3讲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第3讲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内容索引,主干知识梳理,核心考点突破,备考技能提升,网络构建,要点整合,考向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专题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⑤⑦⑧,②③⑨,①②⑤⑥⑦⑨,2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CO2,Y+2X,甲和乙,甲和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