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教学PPT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发酵工程本章整合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发酵工程本章整合课件,共12页。
第1章本章整合生 物内容索引知识网络系统构建核心观点专题归纳知识网络系统构建核心观点专题归纳专题一 发酵、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传统发酵技术: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它涉及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工程是在传统发酵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应用领域更广泛。专题三 平板划线操作的注意事项1.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的目的如下表:2.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4.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相连。5.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专题四 两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专题五 两种计数方法的比较 注意(1)设置对照组和重复组。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时,并不是只要得到3个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即可,而应该是涂布的同一稀释度的平板均符合菌落数在30~300之间且无较大差异,才能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第1章本章整合生 物内容索引知识网络系统构建核心观点专题归纳知识网络系统构建核心观点专题归纳专题一 发酵、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传统发酵技术: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它涉及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工程是在传统发酵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应用领域更广泛。专题三 平板划线操作的注意事项1.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的目的如下表:2.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4.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相连。5.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专题四 两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专题五 两种计数方法的比较 注意(1)设置对照组和重复组。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时,并不是只要得到3个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即可,而应该是涂布的同一稀释度的平板均符合菌落数在30~300之间且无较大差异,才能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