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新教材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训练含答案
新教材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训练8生物的进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训练8生物的进化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种苍蝇体内的一种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 生物的进化 例1.(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3)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 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 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1.人体内残留了哺乳动物体内相当发达的阑尾,这一事实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是( )A.胚胎学证据 B.生物化学证据C.比较解剖学证据 D.古生物化石证据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B.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蝙蝠的翼和人的上肢的结构相似说明它们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D.不同生物的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能反映亲缘关系的远近3.在喷有杀虫剂DDT的培养瓶内培养一群果蝇,DDT的剂量逐代增加。十代后,果蝇群体的抗药性增加了几百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个体间无生殖隔离,未发生进化B.DDT诱导果蝇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C.具有抗药性的果蝇能产生抗DDT的抗体D.果蝇群体通过遗传使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4.不同种植物之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有部分植物是由于不同种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不能相互识别,导致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及引发该现象的物质分别是( )A.生殖隔离和糖蛋白 B.生存斗争和酶C.自然选择和纤维素 D.地理障碍和磷脂5.选择系数反映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即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适应性越差,选择系数越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则相关基因频率不变B.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基因型的个体选择系数可不同C.选择系数越大,相应基因型生物的进化速度越慢D.随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降低6.某种苍蝇体内的一种酶(PM)能够分解某种杀虫剂而使该种苍蝇对此杀虫剂具有抗性。为了探究PM活性与苍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几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抗性苍蝇不能适应有该种杀虫剂的环境B.PM能明显降低抗性苍蝇的死亡率C.PM抑制剂能延缓无抗性苍蝇的死亡时间D.抗性苍蝇与无抗性苍蝇能进行基因交流7.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会产生生殖隔离B.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8.某A岛屿上的鸟物种a因为地球板块运动,一部分被隔离到B岛屿和C岛屿,形成了a1鸟种群和a2鸟种群,且与原来的物种a鸟种群彼此间都有地理障碍。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鸟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鸟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鸟种群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假设a1与a2的基因频率相同,且两地的环境也相同,则将来b和c是同一物种B.种群a1和种群a2内均存在不同的变异类型,说明各自内部的不同类型存在协同进化,且a1与a2也存在协同进化C.若人们将B岛中的b种鸟带一部分回到原来A岛屿,再通过漫长的进化,将和a种鸟形成同一物种D.a1种群与a2种群也有可能是大量中性突变积累导致生殖隔离9.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近年来在3000m的深海热泉孔周围,就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有待人们继续去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型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的结果。(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________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5)以上研究成果,有力地抨击了特创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10.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生活着一种桦尺蠖,有暗黑色和灰白色两种体色,随着重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桦尺蠖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表所示的结果:地区灰白色蛾暗黑色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1625.0%1548253.2%非污染区3935413.7%406194.7%(1)表中两组数据,53.2%大于________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它们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2)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控制煤烟的排放量,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如图所示是科学工作者的后续调查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大气污染和减少煤烟排放量后,SO2浓度逐年_________,有利于地衣生长,地衣颜色_________,导致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基因频率逐年_________。
例1.【答案】D【解析】遗传漂变一般在发生在小群体中,由于一个小群体与其他群体相隔离,不能充分地随机交配或偶然死亡,因而在小群体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使基因频率容易产生偏差,A错误;遗传漂变没有产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故没有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B错误;遗传漂变是由于一个小群体与其他群体相隔离,不能充分地随机交配或偶然死亡,因而在小群体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使基因频率容易产生偏差,使生物得到进化,自然选择会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都是进化的因素,C错误;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都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均可打破遗传平衡,D正确。1.【答案】C【解析】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人体内残存了哺乳动物体内相当发达的阑尾,这属于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C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A正确;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错误;蝙蝠的翼和人的上肢,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上一致,说明它们属于同源器官,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C正确;现存的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其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越高,故不同生物的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能反映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3.【答案】D【解析】果蝇个体间虽然没有生殖隔离,但是发生了进化,因为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题干中说果蝇群体的抗药性增加了几百倍,说明抗性基因频率升高,因此发生了进化,A错误;DDT是对果蝇产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保留下来抗药性个体,B错误;果蝇具有抗药性不是说产生抗DDT的抗体,而是具有的DDT抗性基因在发挥作用,C错误;果蝇群体通过遗传使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从而使抗药性个体在种群中概率越来越来高,D正确。4.【答案】A【解析】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最可能与柱头细胞膜的糖蛋白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生殖隔离。A正确。5.【答案】B【解析】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但由于其他基因型的选择系数可能改变,故相关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A错误;不同的环境中,同一基因型的适应性可能不同,故选择系数可能不同,B正确;选择系数越大,基因频率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生物进化的速度可能就越快,C错误;随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升高,D错误。6.【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无抗性苍蝇在50min左右死亡率近100%,因此无抗性苍蝇不能适应有该种杀虫剂的环境,A正确;相比抗性苍蝇,用PM抑制剂处理过的苍蝇死亡率大大提高,故PM能明显降低抗性苍蝇的死亡率,B正确;PM抑制剂能抑制PM的活性,使抗性苍蝇不能适应具有该种杀虫剂的环境而死亡,而题中并未涉及PM抑制剂处理无抗性苍蝇,由题无法得出PM抑制剂能延缓无抗性苍蝇的死亡时间,C错误;抗性苍蝇与无抗性苍蝇的差别是是否含有PM酶,是同一物种,因此抗性苍蝇与无抗性苍蝇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7.【答案】B【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但基因频率改变并不意味着生殖隔离的产生,只是说明发生了进化,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二者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正确;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错误。8.【答案】D【解析】假设a1与a2的基因频率相同,且两地的环境也相同,但因两者发生的变异具不定向性,所以不一定进化为同一物种,A错误;同一种群内部的不同类型不能叫协同进化,且a1与a2有地理隔离,也不能发生协同进化,B错误;a与b已经是两个不同物种,即使放到同一地区也不会进化为同一物种,C错误;中性突变进化论也可以解释新物种的形成,D正确。9.【答案】(1)蛋白质的多样性 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2)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3)不同的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4)现代生物工程(或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等) (5)生物是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来的【解析】(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由核酸控制合成的,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型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3)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均适应其生存环境,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4)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可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或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5)特创论认为生物是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来的,各种生物之间不存在亲缘关系,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胚胎学和比较解破学等方面的证据有力地抨击了特创论的观点。10.【答案】(1)25.0% 13.7% 4.7% (2)降低 浅 降低【解析】(1)中两组数据,53.2%大于25.0%,13.7%大于4.7%,污染区白色蛾的回收率比黑化蛾的低,说明污染后的环境选择使黑化蛾更能易生存,而非污染区的情况相反,说明非污染区白色蛾更能适应环境,两者均说明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2)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大气污染和减少煤烟排放量后,SO2浓度逐年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地衣颜色浅,导致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基因频率逐年降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新教材)高一暑假作业之巩固练习8 生物的遗传含答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人感染了某种强力致病细菌,控制鹌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二生物下学期暑假训练8生物与环境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一生物下学期暑假训练7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含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