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1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2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3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4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5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6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7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习题课件第8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浙教版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将铁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ZnSO4 B.CuSO4 C.HCl D.AgNO3
    (中考·河北)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可能是铝B.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C.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前
    (中考·常州)将铁粉装入纱袋制成“吸金球”,以“吸”出含有金盐的电镀废液中的金,变废为宝。“吸金”利用的原理是(  )A.铁粉具有吸附性 B.铁粉具有磁性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强 D.铁的导电性比金强
    (中考·永州)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以解释的是(  )A.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C.在化合物中,铁显+2、+3价,铜显+1、+2价D.相同条件下,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2020·日照)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A.丙<丁<甲<乙 B.乙<甲<丁<丙C.丁<甲<乙<丙 D.丙<乙<甲<丁
    (2020·金昌)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中考·金华)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中考·潍坊)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率最快的是(  )
    (2020·雅安)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A.在表面刷漆 B.改用不锈钢 C.在表面镀铬 D.用湿布擦拭
    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容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装硝酸银溶液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不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化合物是(  )A.氯化镁   B.氯化亚铁C.氯化锌   D.氯化铁
    【点拨】 铁与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某些学生会误认为生成+3价的铁盐。
    (2020·郴州)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点拨】 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即Mg>H;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H>Cu;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Mg>Ag;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由A、B、D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Mg>Cu>Ag,不必进行的是C实验。
    (2020·舟山)科学兴趣小组采用不同方案对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甲同学:将镁带和铜丝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现象。乙同学:把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放在同一潮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容器表面的锈蚀情况。……实验后,同学们进行汇报和评价交流。
    (1)甲同学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得出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铜强。(2)乙同学观察到铁制容器表面有明显的锈蚀现象,而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据此他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铝强的结论。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方案设计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铝制容器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容器中的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此方法比较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
    镁带燃烧而铜丝不能燃烧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保护膜
    (中考·荆门)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方法规律】 本题运用差量法解答。金属活动性Zn>Cu>Ag,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析出银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析出铜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而反应前后固体质量都是m g,说明硝酸银反应完了,硝酸铜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中考·葫芦岛)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得无色滤液和滤渣。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A.Zn        B.Mg、CuC.Zn、Cu      D.Mg、Zn、Cu
    【点拨】 锌不能和硫酸镁反应,因此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镁;锌能和硫酸铜反应,当锌过量时,滤渣中含有锌和铜,当锌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渣中只有铜;因为滤液是无色溶液,因此硫酸铜完全反应,锌恰好完全反应或过量,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Zn、Cu或只有Cu。
    (中考·黔东南)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或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是Ag、Cu、ZnB.滤液中含有Zn2+、Mg2+、NO3-C.滤渣是Ag、Cu、MgD.金属活动性顺序:Ag<Cu<Zn<Mg
    【点拨】 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锌(>氢)>铜>银,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根据优先原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才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在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一定含有锌,说明加入的锌粉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和锌。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镁,存在的离子为锌离子、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液反应C.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Zn、Cu、AgD.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点拨】 金属活动性:Zn>Cu>Ag,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溶液质量增加,故B正确;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有Ag、Zn,故C错误;c点和d点表示锌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所以溶质种类相同,故D错误。
    (中考·眉山)往200 g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B.D点对应纵坐标为6.4C.该200 g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6.75%D.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
    【点拨】 分析图像可知:0→A段是铁与氯化铁反应,A→B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B→C段铁粉剩余。然后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中考·大连)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
    (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
    铝和铁都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铝和铁都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铝能够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因此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
    (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可将合金中的铝、铁恰好溶解,既能测量出铜的质量,还能保证步骤②中所加的铝只与硫酸亚铁反应,继而确定合金中铁的质量。

    相关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属与O2的反应,实验一,氧化铝,铝制容器,被腐蚀的铝,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三,铜片无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品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果是铜制的容器呢,实验1,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化学方程式,实验2,无现象,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实验3,FeCuAg,湿法炼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习题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2O,先挤压微型滴管,灼热的铜被氧化,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氧化铜中氧元素,将尾气点燃,C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