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初三上学期PPT课件整套
2021学年第5节 物质的转化习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5节 物质的转化习题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熟石灰,确保铁粉完全参加反应,假设成立,有水珠生成,SO2,c→d,Si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伴随颜色变化。下列现象中,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引起颜色变化的是( )A.切开的苹果变成咖啡色B.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银白色的铁钉变成红棕色D.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中考·鄂州)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A.C、CO、CO2、CaCO3 B.C、CO、CO2、H2CO3C.CO、C、CO2、CaCO3 D.CO2、C、CO、H2CO3
(中考·沈阳)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以下两种途径:(1)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________可改良酸性土壤。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
(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SO2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SO2――――→H2S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2H2O+I2===H2SO4+2HI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食用,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有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可使外层两包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此时便可对内层食品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的最佳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C.石灰石和水 D.氯化钠和水
某物质 X 可发生如下反应,则 X 可能是( )①X+酸→盐+水 ②X+水→碱A.SO2 B.Fe2O3 C.CaO D.KOH
(2020·苏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C――→CO2――→COB.S――→SO2――→H2SO3溶液C.Cu―――→CuSO4溶液――――→Cu(OH)2D.NaOH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中考·嘉兴)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作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纸筒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中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题中描述“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可以判断反应放出热量。反应后的物质不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已经完全参与反应,因此硫粉可稍过量。
元素M的氧化物化学式为MO,在此氧化物的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则元素M可能是( )A.铜元素 B.钠元素 C.硫元素 D.钙元素
【点拨】可溶性碱可以由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制取,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等。学生由于对碱溶解性不了解,误认为只要是碱都可以由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制取,如氢氧化铜是不溶性碱,它不能由氧化铜与水反应制取。
SO2与CO2的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例如:SO2+H2O ===H2SO3(亚硫酸),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小明同学想探究SO2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的情况,设计如下实验。(提供的实验试剂与用品有:2瓶干燥的SO2气体;将紫色石蕊试液喷洒在白色滤纸上,干燥后做成3朵紫色石蕊花;一个装有水的喷瓶)请与小明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取一朵干燥的石蕊花喷洒水,不变色
②SO2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或S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假设不成立(或假设成立)
将喷洒水的石蕊花放入一瓶SO2气体中,石蕊花变红色
(中考·金华)小亮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欲探究从资料上获知的:家用发酵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在焙制糕点时,受热分解成Na2CO3、CO2和水而使糕点发酵的原理。请你结合他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还备了一瓶石灰水。你认为装置______(填序号)比较合理,在实验中烧杯内壁上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烧杯内有CO2气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也是NaHCO3,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欲除去其中的NaHCO3,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把烧杯倒转过来,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NaHCO3受热后分解生成大量可以灭火的CO2
(中考·宁波)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1)铁和硫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3)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e→_______(填“c→d”或“d→c”)→b→a。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反应前锥形瓶中含有空气
(推断题)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Cu→A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HCl、CuCl2(合理均可)
【点拨】由图可知,向C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没有马上产生沉淀,说明溶质除铜盐外还含有过量的稀酸B,且生成的Cu(OH)2沉淀能溶于稀酸B。因此稀酸B为盐酸或HNO3等,但不会是H2SO4,因为H2SO4与Ba(OH)2生成BaSO4沉淀,不溶于酸。
炭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强热,炭粉和铜粉都被完全氧化后,冷却到室温,发现固体的质量没有变化,计算原混合物中炭粉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炭粉和铜都被完全氧化后,冷却到室温,发现固体的质量没有变化,说明炭粉的质量等于和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铜的质量为x,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y,
将一定质量的铜与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求原混合物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
(中考·连云港)以镁矿石(主要成分MgCO3、SiO2)为原料生产MgO的工艺流程如下:注:SiO2难溶于水和常见的酸;“沉镁”过程中有Mg(OH)2生成。(1)滤渣X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室中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过滤。①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②若过滤时滤液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a.滤纸已破损 b.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3)“沉镁”时MgSO4与NH3·H2O发生反应。结合图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在不同温度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Mg(OH)2,加热温度与固体残留率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加热”时温度至少要达到350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SO4+2NH3·H2O===Mg(OH)2↓+(NH4)2SO4
低于350 ℃时,Mg(OH)2不能完全分解,得到的MgO不纯
【点拨】(1)依据题中工艺流程及题给信息,可以判断酸浸时,硫酸将碳酸镁溶解,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因此滤渣X主要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2)①过滤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烧杯;②若过滤时滤液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已破损,导致固体通过滤纸进入滤液中而使滤液浑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教学演示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火山喷射的产物-硫磺,实验一硫磺的燃烧,实验操作,实验的化学方程式,O2充足,O2不充足,实验二对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金属的冶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上册第5节 物质的转化习题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Na2CO3,有气泡产生,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碳酸钾,稀盐酸,NaOH,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5节 物质的转化习题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稀硫酸,无气泡冒出,玻璃棒,复分解反应,硫酸根离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