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光3 凸透镜成像习题ppt课件
展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组装器材时,没有将烛焰、凸透镜与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则实验中( )A.烛焰经凸透镜不能成像B.光屏接收到的像不清楚C.像始终成在光屏的中心D.光屏可能接收不到像
【点拨】实验中,没有将烛焰、凸透镜与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则所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如果差距很大,则光屏可能接收不到像。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物体移到离透镜光心16 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光心10 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 cm B.14 cm C.8 cm D.6 cm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点拨】由题意和成像规律可得,题中成倒立、等大实像时:u=v=2f。欲再模拟照相机,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应使物距u>2f,像距f<v<2f,故应使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光屏靠近透镜。
手持一只放大镜,在室内的白墙与窗户之间移动,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但有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 )A.在墙上看到缩小的窗户B.在墙上看到放大的窗户C.在墙上看到正立的窗户D.在墙上看不到窗户
【点拨】凸透镜成像,正立的像必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接收,所以不可能在墙壁上成正立的像,故C错误。
以下光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A.毕业合影 B.海市蜃楼C.穿衣镜中的“自己” D.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点拨】毕业合影是照相机所成的像,照相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是虚像,故B错误;穿衣镜是平面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露珠下放大的叶脉,是放大镜成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 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 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既有等大的实像,也有等大的虚像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点拨】平面镜成像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故虚像是正立的,不可以是倒立的,故B错误。
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如图),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位于该“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之内”)。
【点拨】此题中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放大。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________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可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蜡烛向上移动。
“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填“增大”或“减小”)
【点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 cm。
【点拨】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凸透镜的作用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所以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得,f<40 cm<2f,所以20 cm<f<40 cm。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B. 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 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点拨】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 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移动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B.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C.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D.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
【点拨】将蜡烛放在A处时,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等大的像,像变大了,则像距变大,由于实像与成像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光屏应向右移动;在物距大于像距时,移动蜡烛,蜡烛移动的距离要大于像移动的距离,即L屏<L烛,故A正确。
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 向右移动,光斑大小 将________。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 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
【点拨】(1)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由图乙可知,发光小灯泡在凸透镜焦点位置,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平行光线,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不变。
(2)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物距u=30.0 cm-15.0 cm=15.0 cm,满足2f>u>f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应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说明像距在不断变化,是由物距变化引起的,原因可能是蜡烛的烛焰在不断晃动。
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 mm。(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________(填“凹”或“凸”)透镜。(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图中S′为烛焰S的像,请通过作图画出透镜、标出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点拨】连接物像的点S、S′,与主光轴交于O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过O点垂直主光轴作出凸透镜;根据焦点的定义,由点S发出的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到S′点上,此时这条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F便是焦点。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
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__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__。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光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光综合与测试习题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仍然能,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同一高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习题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近视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下册1 光的反射 平面镜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1 光的反射 平面镜习题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光路可逆原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棋子A的像,A的右端到N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