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展开《测量面积》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测量面积》这一教学内容是冀教2011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二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后,进而学习用正方形作为测量标准来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或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操作和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同一个物体的面积,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就不同,进而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本节课为后面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以及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但是他们的几何直观能力还处在培养期,而面积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测量面积时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操作,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直观化、简单化,易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1、 在合作中,经历自己选定测量单位对课桌表面进行测量的过程。
2、 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3、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比较,了解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结果(测量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测量面积中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课件、边长不等的正方形纸片、扑克牌、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面积。 (课件出示课桌图片)那这张课桌桌面的面积指什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指什么?谁能上来指一指。
师:同学们,我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或一个图形的面积,必须通过准确的测量和计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它们的面积。
板书课题:测量面积
二、 探究新知活动
活动一:测量图形的面积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工人叔叔铺地砖吗?我们测量面积的方法和铺地砖的方法有些相似。我们使用的测量工具就是同学们自己准备的正方形。
2、课件出示图1、图2、图3三个图形
师:现在我们先试着测量这3个图形的面积。我们分A、B两个小组来测量,A组同学测量图1、图2的面积,B组同学测量图3的面积.
3、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指名读,学生明确测量要求。
学生四人一小组,测量并记录活动单上图形的面积。
A组:
测 量 图 形 | 正 方 形 边 长 (测量标准) | 测 量 结 果 (正方形的个数) |
图1 |
|
|
图2 |
|
|
B组:
测 量 图 形 | 正 方 形 边 长 (测量标准) | 测 量 结 果 (正方形的个数) |
图3 |
|
|
4、学生分小组测量图1、图2、图3的面积,教师巡视,用授课助手将学生选择的不同的测量标准和测量结果拍成图片。
5、教师将各种测量结果分别展示在课件中,请相应小组的同学给其他同学讲解本小组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6、教师将3个图面积测量的所有不同结果以复式统计图的形式统计,并课件展示。
提问:同学们,观察这3个图形的测量标准和面积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当学生回答“同一个图形选择的侧量标准不同,面积测量的结果就不同”时,教师结合图2和图3测量的数据来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师:为什么同一个长方形,大家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有没有办法使大家的测量结果相同呢?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哪个测量标准我们在测量3个图形时都选择了?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以后在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选择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为测量标准,至于选择1厘米,1分米还是1米,就要根据被测物体表面或图形面积的大小而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测量3个不同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让学生总结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就不同。”让学生体会在测量面积中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活动二: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1、课件出示课桌图片:
提问:如果现在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应该选择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作为测量标准?为什么?
2、小组四人合作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并把结果填入表格里。
测量物
| 正方形边长 (测量标准) | 测量结果 (正方形的个数) |
课桌面 |
|
|
3、教师结合授课助手将同学们的不同的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展示在课件上,并请展示的小组说说自己的思路。
师:同学们,比较两种测量面积的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测量课桌的面积,让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面积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加强学生对测量方法的掌握,通过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对比,学习测量面积的简便方法,为后面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做铺垫。)
活动三:测量包装盒的面积
1、教师出示某一个商品的包装盒。
师:同学们,现在大部分商品都有包装盒,如果要测量老师手里这个包装盒侧面的面积,应该选择哪个测量标准,为什么?
指一名学生读合作要求。
2、同桌两人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合作测量自己准备的包装盒某个面的面积,并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测量物
| 正方形边长 | 测量结果 (正方形的个数) |
包装盒 |
|
|
3、教师利用教学授课助手展示部分学生的测量结果,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测量过程。
4、组织学生前后同桌交流测量包装盒的种类以及面积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结:因为大家测量的包装盒不同,测量面积时选择的测量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测量结果也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测量包装盒的面积,让学生在操作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面积的简便方法,联系实际生活在,渗透对学生估测方法和估测意识的培养)
活动四:测量报纸的面积
1、教师展开一张报纸。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测量一张报纸的面积,应该选择什么测量标准,为什么?
2、教师说明测量报纸的面积选择扑克牌作为测量标准,让学生猜猜这张报纸有多少张扑克牌那么大?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填写活动单的估测结果。
测量物 | 测量标准 | 估测结果 (扑克牌的张数) | 测量结果 (扑克牌的张数) |
报纸 | 扑克牌 |
|
|
3、教师组织同桌两人用扑克牌测量一张报纸的面积,并完成活动单。
4、教师播放课件微课视频,让学生感受用扑克牌测量报纸面积的3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并学习物体面积的估测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报纸的面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测量的不同方法,对学生渗透估测方法和估测意识的培养。)
活动五: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所给图形的面积,画出来表示。
课件出示图形:
师:同学们,这是两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我们要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比一比,画一画,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分别有几个正方形那么大。
2、课件演示测量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的完成结果。
师: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
小结:面积相同的两个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测量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会学生另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又得出“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三、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设计:
测 量 面 积
统一测量标准:1厘米/1分米/1米
后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测量面积》这一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的概念后学习的另一个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的总思路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本节课的内容,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化,简单化。而每个操作活动在本节课中的作用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教学开始测量3个不同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通过测量结果的对比,让学生总结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就不同。”让学生体会在测量面积中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二个操作活动是测量课桌桌面的面积,测量前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既加强了学生对测量方法的掌握,又通过两种不同测量方法的对比,学习测量面积的简便方法,为后面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做铺垫。后面的测量包装盒和报纸的面积,都是对测量面积简便方法的巩固,同时活动中渗透估测方法和估测意识的培养。最后一个测量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又教会了学生另一种测量面积的方法,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又得出“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获得体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大部分的测量对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也存在令人遗憾的地方,教师在学生操作时对学生的指导还有些欠缺,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学生汇报后欠缺对学生恰当的评价。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感受面积的概念,合作学习,比较面积的大小,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同桌测量,深入探究,议一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