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对数的运算--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3038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2 对数的运算--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3038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2 对数的运算--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3038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整套
- 4.2 指数函数(第2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 4.3.1 对数的概念--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 4.4.1 对数函数的概念--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 4.4.2 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 4.5.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3 对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3 对数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类题通法,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3.2 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第三节《对数》(第二课时)。因为运算,数的威力无限,对数运算和指数幂的运算是两类重要的运算,所以是应用指数幂的运算去推导学习对数的运算性质。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的概念与性质,根据对数与指数幂的对应关系,不难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有了对数的运算性质之后,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此外,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数学运算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总结,从整体上理解数学运算是一个挑战。三.学习目标1、掌握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性质,理解其推导过程和成立条件.2、掌握换底公式及其推论.3、能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四.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性质,理解其推导过程和成立条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难点:掌握换底公式及换底公式的推导。五.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619年,伦敦斯彼得所著的《新对数》使对数与自然对数更接近(以e=2.71828...为底).
对数的发明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正如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说:“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宇宙”.又如十八世纪数学家拉普拉斯( 1749-1827)亦提到:“对数用缩短计算的时间来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
最早传入我国的对数著作是《比例与对数》,它是由波兰的穆尼斯(1611-1656)和我国的薛凤祚在17世纪中叶合 编而成的.当时在lg2=0.3010中,2叫“真数”,0.3010叫做“假数”,真数与假数对列成表,故称对数表.后来改用 “假数”为“对数”.
我国清代的数学家戴煦(1805-1860)发展了多种的求对数的捷法,著有《对数简法》(1845)、《续对数简法》(1846)等.1854年,英国的数学家艾约瑟(1825-1905) 看到这些著作后,大为叹服.【想一想】已知lg2=0.3010,你会求lg5的值吗?提示: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问题1】 已知有两位同学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答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思考1】(1)? (2)通过上述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提示】 (1)(2).【设计意图】 由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指数的运算性质中,得出其他相应对数的运算性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二)对数的运算性质1.对数的运算性质:一般地,如果a>0,且a≠1,M>0,N>0,那么:(1)loga(M·N)=logaM+logaN; (2)loga=logaM-logaN; (3)logaMn=nlogaM(n∈R).2.对运算性质的深度剖析:(1)在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时,必须底数相同才可以.(2)真数大于0,是M>0,N>0,并不是MN>0:【做一做】 化简求式子的值(1)log84+log82; (2)log510-log52;(3)lg ; (4)已知ln a=0.2,求ln 的值.解:(1)log84+log82=log88=1. (2)log510-log52=log55=1.(3)lg =. (4)已知ln a=0.2, ln = lne - lna=1- 0.2=0.8.【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加深学生对对数运算的理解及应用。(三)对数的换底公式【思考2】1.如果将底数换成c(c>0,且c≠1)等式还成立吗?提示:成立,推导如下:2.这个等式能推广到任意底数的对数式吗?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式子呢?你能写出它的推导过程吗?提示:将公式进行推广,可得logab=(a>0,且a≠1;c>0,且c≠1;b>0)推导如下:【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得出对数的换底公式,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的换底公式logab=(a>0,且a≠1;c>0,且c≠1;b>0)特别提醒: 换底公式中的底数需要满足c>0,且c≠1,分子分母上底数相同,【探究】1.换底公式中的c=b时,会有什么结论呢?提示:,可见将对数的底数和真数位置互换,两个对数值互为倒数。但是b≠1.2.对数的运算性质中真数的指数可以拿到对数式的前边,底数的指数可以吗?提示:可以,推导如下:2.换底公式的重要推论(1)logaN=(a>0,且a≠1;N>0,且N≠1);(2)=logab(a>0,且a≠1,b>0);(3)logab·logbc·logcd=logad(a>0,b>0,c>0,d>0,且a≠1,b≠1,c≠1).【做一做】 求值。1.=______ ;2.4=______ ;3.若log5·log36·log6x=2,则x=______提示:1.=×=×=. 2.4=()4=4. 3.原式=××==2,∴-lg x=2lg 5=lg 52=lg 25,∴x=.【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四)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的应用1.对数的运算性质例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lg 5)2+2lg 2-(lg 2)2;(2);(3)log535-2log5+log57-log51.8.解:(1)原式=(lg 5)2+(2-lg 2)lg 2=(lg 5)2+(1+lg 5)lg 2=(lg 5)2+lg 2·lg 5+lg 2=(lg 5+lg 2)·lg 5+lg 2=lg 5+lg 2=1.(2)原式===.(3)原式=log5(5×7)-2(log57-log53)+log57-log5=log55+log57-2log57+2log53+log57-2log53+log55=2log55=2.【类题通法】对数式化简与求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基本原则:对数式的化简求值一般是正用或逆用公式,对真数进行处理,选哪种策略化简,取决于问题的实际情况,一般本着便于真数化简的原则进行.(2)两种常用的方法①“收”,将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收成积(商)的对数;②“拆”,将积(商)的对数拆成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跟踪训练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log5;(2)log2(32×42);解:(1)log5=log5625=log554=.(2)log2(32×42)=log232+log242=5+4=9.2.换底公式的应用例2 计算:(1)(log43+log83)(log32+log92)-log. (2)(log43-log83)(log32-log92).【类题通法】利用换底公式化简与求值的思路跟踪训练2.求值.解: =·=-·log32·3log23=-.例3.已知log189=a,18b=5,求log3645.(用a,b表示)解 法一 ∵log189=a,18b=5,∴log185=b,于是log3645======.法二 ∵log189=a,18b=5,∴lg 9=alg 18,lg 5=blg 18,∴log3645=====.【延伸拓展】已知log23=a,log37=b,用a,b表示log4256.解 ∵log23=a,则=log32,又∵log37=b,∴log4256===.【类题通法】利用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求值的方法在对数式、指数式的互化运算中,要注意灵活运用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尤其要注意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相互转化.跟踪训练3.已知log1227=a,求log616的值.解: 由log1227=a,得=a,∴lg 2=lg 3.∴log616====.例4.(1)已知2m=5n=10,则+=________.(2)已知2x=3y=5z,且++=1,求x,y,z.解: (1)因为m=log210,n=log510,所以+=lg 2+lg 5=lg 10=1.(2)令2x=3y=5z=k(k>0),∴x=log2k,y=log3k,z=log5k,∴=logk2,=logk3,=logk5,由++=1,得logk2+logk3+logk5=logk30=1,∴k=30,∴x=log230=1+log215,y=log330=1+log310,z=log530=1+log56.【类题通法】利用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求值的方法对于连等式可令其等于k(k>0),然后将指数式用对数式表示,再由换底公式可将指数的倒数化为同底的对数,从而使问题得解.跟踪训练4 (1)设3a=4b=36,求+的值;(2)设2x=5y=m,且+=2,则m=————.解析:(1)法一 由3a=4b=36,得a=log336,b=log436,由换底公式得=log363,=log364,∴+=2log363+log364=log3636=1.法二 由3a=4b=36,两边取以6为底数的对数,得alog63=blog64=log636=2,∴=log63,=log64=log62,∴+=log63+log62=log66=1.(2)∵2x=5y=m,两边取常用对数.得x=log2m=,y=log5m=,∴+===2,∴lg m=,∴m=.3.对数的综合应用例5 201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平均每年增长8%,估计约经过多少年后国民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2倍?(lg 2≈0.301 0,lg 1.08≈0.033 4,精确到1年)解: 设经过x年后国民生产总值为2018年的2倍.经过1年,国民生产总值为a(1+8%),经过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a(1+8%)2,…,经过x年,国民生产总值为a(1+8%)x=2a,所以1.08x=2,所以x=log1.082==≈9,故约经过9年后国民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2倍.【类题通法】解决对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跟踪训练5. 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明暗程度可以用星等或亮度来描述.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满足m2-m1=lg,其中星等为mk的星的亮度为Ek(k=1,2).已知太阳的星等是-26.7,天狼星的星等是-1.45,则太阳与天狼星的亮度的比值为( )A.1010.1 B.10.1 C.lg 10.1 D.10-10.1解: 设太阳的星等为m1,天狼星的星等为m2,则太阳与天狼星的亮度分别为E1,E2,由题意知,m1=-26.7,m2=-1.45,由m2-m1= lg,得 lg=-1.45+26.7=25.25.∴lg=25.25×=10.1,∴=1010.1,即太阳与天狼星的亮度的比值为1010.1.故选A.(五)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1.下列各等式正确的为( )A.log23·log25=log2(3×5) B.lg 3+lg 4=lg(3+4)C.log2=log2x-log2y D.lg=lg m(m>0,n>1,n∈N*)2.(多选题)(2021·湖南省邵东市第三中学高一月考)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3. 设a=log32,则log38-2log36用a表示的形式是( )A.a-2 B.3a-(1+a)2C.5a-2 D.-a2+3a-1【答案】 1.选D. A,B显然错误,C中,当x,y均为负数时,等式右边无意义.2.ABD 由题意,,,. 3.A ∵a=log32,∴log38-2log36=3log32-2(log32+1)=3a-2(a+1)=a-2.【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达标练习,巩固本节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 2.学生反思:(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26页 练习1,2,3 第127页 习题4.3 题4,5,6,7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4.3 对数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3 对数优秀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4.3 对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引入新课,新课讲解,核心必记,例题剖析,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