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051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1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1,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抓住散文形神结合的特点,欣赏林语堂笔下北平的“动人”之处。
感受林语堂散文优雅的情怀,体会作品飘逸闲适的语言美。
体味理解作者诚挚炽烈的爱国情怀及乡土情结。
二.教学重点:
抓住散文形神结合的特点,欣赏林语堂笔下北平的“动人”之处。
感受林语堂清雅闲适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体味理解作者诚挚炽烈的爱国情怀及乡土情结。
四.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本课作为散文单元的第一篇,延续了诗歌细腻含蓄的语言风格,所以,确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作者抒情写意语言的闲适优雅的独特风格,探究散文内容中形与神的有机融合,进而挖掘林语堂先生的诚挚炽烈的爱国情怀及乡土情结。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动人的北平
通读课文,找出北平的动人之处体现在哪里?
(三)品读赏析——动人的语言
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有人说他文笔清雅闲适,语言运用极其娴熟而自由,情味、神韵流动其间,你甚至感觉不到“语言”本身的存在,眼前闪现故都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幕幕景象。
请同学们根据点拨品味语言,感受林语堂的动人语言。
合作探究——动人的情感
作者对北平寄寓了怎样的感情?
插入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 散文家、小说家、学者。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 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是,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 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
这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作家,他拥有孩童般的眼光和自由独立的心态。作者借助这样一种城市构建来寄寓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既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旧融新的喜悦,更有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迷恋。林语堂先生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
“形”和“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文中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犹如一粒粒散落的珍珠,这正是动人北平“形”的表现,而贯穿其中包容精神和作者真挚而丰富的感情则是文章“神”的体现,因此本文虽然有22段之多,却形神相依,形散神聚。
2.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里再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进入《动人的北平》后会变得如此美丽动人?
补充课外资料:林语堂有着自己独特的都市文化理想 ,那就是“田园式”的都市。这一文化思想的形成原因很多,最主要者有三: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基本原因;中西文化的滋养是第二个原因;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第三个原因。当然,林语堂并不愿意回归山野做远离都市的山林隐士,而宁愿做都市的“隐者”。
——王兆胜《林语堂“田园式”都市文化理想的成因考察》
一方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另一方面林语堂笔下的北平形象,应该是一个“田园都市”。林语堂虽然也象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一样,摆荡于都市与乡村之间,但他既没有纯然以乡村美学或田园诗学为起点或归宿,从而批判现代都市与工业文明的罪恶与堕落,也没有刻意经营深厚、独特的都市文学。作者带有审美的眼光,写的不只是客观外物,而是写自己的内在感受,写一种审美的心境,写一种心灵的镜像。
(五)拓展迁移——乡土情结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柯灵《乡土情结》
“任何一个早年离乡的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 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吗?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的家乡究竟在哪里。”
——余秋雨《乡关何处》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比较阅读老舍《想北平》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半棵树》教学设计1,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作者简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结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天狗》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文学争鸣,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2,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课堂小结和课堂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