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你的名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你的名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博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意象,解读诗歌的技能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所展现的美好真挚的感情,感受诗美。
教学重点:通过意象的特点解读、赏析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所展现的真挚感情,感受诗美。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主题自古以来都是诗歌吟咏的重点内容之一,同学们曾经听过哪些和爱情有关的诗呢?(学生集体回答)【展示PPT“古今中外爱情经典诗句”】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致橡树》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愿上帝保佑,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普希金《我曾经爱过你》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容《一颗开花树》
什么是爱?爱就是笼罩在晨雾中的一颗星。没有你,天堂也变成地狱。——海涅《什么是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很有新意的爱情诗。它就是台湾的著名作家纪弦的《你的名字》。
(二)作者简介
纪弦(1913~2013),生于河北,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1948年到台湾后改用笔名“纪弦”,他的诗歌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极富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诗集:《行过之生命》、《飞扬的时代》、《槟榔树》等。
《你的名字》堪称是“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照亮”的一篇佳作。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听一听
整体感知: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明确:大多认为这是一首奇绝的爱情诗。诗人没有吟咏爱情的崇高和坚贞,没有描述爱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没有表现初恋的甜蜜与焦灼,更没有赞美爱人的美貌和品德,甚至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巧妙地选取为人所忽视的对方的名字作为吟咏对象,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恋人的相思之情。
思考:全诗的构思中心和中心意象是什么?
明确:中心意象是“你的名字”。
2. 初读
学生活动:自由诵读。(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学生活动:尝试配乐朗诵(2-3人),同学点评。
教师活动:教师做最后点评,分析诗歌朗诵时的注意事项。(从节奏、语调、轻重音、感情等几方面分析。)
(四)再读,赏析诗歌
学生活动:逐节思考,带领大家从自己认为最佳的赏析点进入赏析诗句。
1. 赏析第一节。(学生带领自主赏析)
参考:‘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用听觉意象体现了作者对爱人的呵护与用情之深;‘每日每夜’——体现了作者对爱人的用情之久。
赏析第二节。(学生带领自主赏析)
参考:‘写’、‘画’、‘梦’你的名字,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炽烈的感情。
赏析第三节。(学生带领自主赏析)
参考:将爱人的名字比作日、星、灯、钻石、火花、燃烧的森林这7个意象,化抽象为具体。而这7个意象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发光。在修辞手法上作者既用了比喻又用了排比,这是他在力所能及地赞美爱人的名字。
赏析第四节。(学生带领自主赏析)
参考:意象更加鲜明具体化,感情也更加强烈。
思考:为什么要把你的名字刻在生命之树上?
明确:生命之树常青,代表“永恒”。
赏析第四节。(学生带领自主赏析)
参考:‘轻轻轻轻轻轻轻地’是叠字‘轻轻地’的延伸与发展,又是‘最轻最轻的’具体化。
思考:为什么在情感如此强烈之时,诗人没有直抒胸臆向爱人表白,却写道“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唤你的名字”?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又轻轻地唤你的名字呢?
明确:艺术效果上,更加含蓄,意蕴悠长。大声的呼喊,放纵的是自己的感情,而“轻轻”,表达了诗人害怕惊扰到你,更显含蓄和深沉;一份热烈而又绵绵的情意跃然纸上。
“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
思考:全诗把“你的名字”重复了15遍,但却一直没有明确点出,如果把“你的名字”具体化,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自主回答,答案开放不定。)
参考:(1)不好。因为如果诗人把“你的名字”具体化,诗境就受限了,不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抽象的“你的名字”是具有泛指性的,能引起读者对不同“名字”美的联想,给人以想象空间,更具有魅力。
(2)好。因为把自己爱恋的人的名字具体化,更加体现那种爱的真挚与热烈。
(五)艺术特色总结
一、叠字、复沓回环
叠字、复沓手法的运用,产生一唱三叹,往复回环的音乐美效果。
二、动作形象化
在表现爱人名字的态度上,诗人连用了五个动词:“唤”“写”“画”“梦”“刻”,由浅入深、有层次地表达了对爱人的炽烈情感。
三、博喻
“你的名字”本是抽象的,诗人将“你的名字”比作日、星、灯、钻石、闪电、缤纷的火花、燃烧的原始森林这七个意象,“你的名字”也就幻化成具体的形象——“发光的名字”。
再听,再读
再听经典朗诵(视频朗诵展示)
再读(全班配乐有感情齐诵)
拓展阅读
对比阅读《雨巷》,思考两首诗歌在主题上的共同点。
明确:“你的名字”和“丁香姑娘”都是既实又虚的。
(八)课堂小结:
《你的名字》将“唤你的名字”作为引子与收束,以排比和比喻反复地刻画着“你的名字”,在一首十八行的小诗中重复出现15次“你的名字”,采用复沓回环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刻骨铭心、热烈执着的缠绵之情。
至于“你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思国者,“你的名字”就是国家,思故乡者,“你的名字”就是故乡甚至“你的名字”可以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诗能够感动千万读者的原因。
(九)布置作业
试对比鉴赏《神女峰》、《预言》,分析其抒情手法的异同。
提示:可从表达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鉴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天狗》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文学争鸣,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憎恨》教学设计2,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课时安排,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品读提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河床》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初读《河床》,初步感知整首诗,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