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02汉语拼音-14语文园地二-教案02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02汉语拼音-14语文园地二-教案02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02汉语拼音-14语文园地二-教案02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02汉语拼音-14语文园地二-教案02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图文结合,识记生字,细心观察,巩固识记,诵读古诗,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
    课前准备
    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课件。(教师)
    2.了解阳光的作用。(教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
    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
    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
    (2)识记新词语。
    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
    预设:数学书、美术书……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背诵字母表。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
    (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
    (4)找朋友游戏。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
    (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设计意图: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
    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
    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熟识事物特点的兴趣,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语言文字里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中。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找阳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制作手抄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让文章的思想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进行语文园地教学,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教学时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18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猴、结、掰”等生字,会写“块、非、常”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讲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给下列汉字注音。
    ()掰()扔()摘
    ()捧()蹦()追三、学习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书:玉米地)
    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2.理解“掰、扛”两个动词。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导表情朗读。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犹豫地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甭提有多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有表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上台表演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来到了,看到的玉米。
    3.小猴子非常高兴。“非常”一词可以用来替换。(填序号)
    A.时常
    B.十分
    C.经常四、回顾所学,小结学法
    1.刚刚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师板书: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来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动作。
    (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4.照样子,说一说。
    (又大又多的)玉米
    ()苹果
    ()葡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文第1~4自然段结构类似,下面,四人小组选择第2~4自然段中你们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尝试用老师刚才使用的方法进行学习。二、利用学法学习第2~4自然段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选择一段学习。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向导:
    ①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争取读明白。
    ②想一想: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③议一议: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着做一做。
    ④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板书。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后来去了和。摘到了和。桃树下(扔摘捧)
    西瓜地里(扔摘抱)
    回家路上(扔追)三、学习第5自然段
    同学们,小猴子下山来,它掰到过又大又多的玉米,摘到过又大又红的桃子,摘到过又大又圆的西瓜,追过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这次下山来看到了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却空着手回家。这是为什么呢?
    1.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出示: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一无所获)
    2.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说自己有没有做过像小猴子一样的事情呢。如果有,今后你准备怎样做?6.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
    四、复习生字、学习词语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2.学习量词。
    (1)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课本中的量词填入括号里。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2)指名学生读句子,学习量词的使用。
    3.积累并学会运用“又()又()”的词语。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2)出示图片,让学生将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三个词语贴在对应的图片处。
    (3)拓展运用。
    ①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知道的“又()又()”的词语。
    ②老师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③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4.说话练习。用今天所学的动词说一句话。7.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玉米地
    一()玉米
    一()桃树
    一()瓜地
    一()小兔子8.选择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掰扛扔摘捧抱
    [教学板书]
    小猴子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子——又大又红——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圆——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图,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执教这一课时,我首先示范讲解一个自然段,教学生总结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支配课堂,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很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后,我抓住文本特点,让学生自主积累课本中的好词,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起到良好效果。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实。

    相关教案

    语文人教部编版5 g k h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5 g k h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9 ai ei ui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9 ai ei ui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复习旧知,合作交流,学习韵母,游戏活动,学习音节,趣读儿歌,总结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朗读感悟,理解短文,总结全篇,感悟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