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二 线与角5 角的度量(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二 线与角5 角的度量(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案
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满成就感,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2.明确1°的意义。
3.明确1周角=360度,1平角=180度,1直角=90度,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4.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体会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
体会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
突破
从学生经常玩的滑梯入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寻找原因,摸索探究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在实践中理解、感悟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
认识1°的角。
难点
突破
利用教材呈现的直观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明确角的度量单位和1°的角的大小。
教法
采取“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发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操作冲突中感受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顺利地引入1°的概念。
学法
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索、同桌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
课前
准备
教师
直尺、三角尺、用硬纸板剪成的角。
学生
PPT课件。
过程
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
师引导:同学们,这是儿童乐园里的三个滑梯,如果你到这个儿童乐园玩,你喜欢玩哪个滑梯?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师肯定学生的自由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
师根据生答择机点拨:这三个滑梯倾斜的程度不一样,也就是说这三个滑梯倾斜的角度不一样。
2.师追问:我们怎样才能弄清楚这三个滑梯倾斜角度的大小?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小结:我们应该想办法度量一下这三个角。
3.如何度量这三个角的大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就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旅程吧![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所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喜欢哪一个滑梯及喜欢的理由,接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人积极的思维状态,为学习新课内容作好了铺垫。
探新
1.合作探究度量角的方法。
(1)课件出示淘气第一次的测量方法。
让学生根据淘气的测量方法自主试一试,组内交流。
(2)师引导:淘气的方法可行吗?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师根据生答小结:用淘气的这种测量方法,首先要以角的顶点为端点,分别在角的两条边上量出一定的长度,然后再量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但我们得到的并不是这个角的大小,而是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如果在另一个角上也采取同样的测量方法,根据这两点之间距离的大小,可以推导出这两个角的大小,但是这个距离会因为测量时离开端点的远近而不同,因此不能作为测量角大小的依据。
(3)学生自学教材,了解淘气量<2的方法。
(4)小组内交流:淘气量<2的方法可行吗?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找3~4名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意见,并尽量让学生说说淘气的这种测量方法的局限和不足)。
师根据生答进行概括小结:淘气的测量方法只能比较出这几个角的大小关系,无法测量出一个角的具
体大小。如果这几个角的大小非常接近,那么用这种测量方法甚至连大小都无法比较出来,因此这种方法对于测量角的大小也是不可行的。
(5)师启发: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发现淘气的两种测量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比较准确地测量一个角的大小?
(6)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设想,师根据生答小结:要想精确地知道角的大小,就要进行测量。测量线段的长度要用直尺,用长度单位进行记录。如果想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首先应该确定角的度量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随着教材设计的思路和淘气一起动手操作,具体感知淘气的两种测量方法的不足,既有趣,又生动,不但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步探索角的度量单位作了很好的铺垫。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1)师导问:我们测量线段的长短用什么单位?测量物体的面积用什么单位?
(2)指名回答后,反问:那么现在测量角该用什么单位?请同学们到教材中去寻找答案吧!
(3)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24页的“想一想,认一认”。
指名自由说一说自己的自学收获。
师根据生答点拨小结(板书):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直角=90° 1平角=180° 1周角=360°
【设计意图】通过导问,勾起学生的记忆,也对度量角的单位产生了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巩固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数一数这三个角分别是由多少个小角组成的。
(2)说一说:这些小角的大小相等吗?
(3)指名说出这三个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2题。
(1)指名说一说自己的估测结果和估测方法。
(2)拓展延伸:这个估测的结果准确吗?
师根据生答点拨引导:估测的结果是不准确的,那怎样才能得到一个精确的结果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行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和估一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进一步明确统一单位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要想明确一个角的具体度数仅凭估一估是不行的,还要继续探索更好的方法。这样的设计不仅复习巩固了新知,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为下一节课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埋下了伏笔。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中测量的一个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对角的大小的空间感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业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互助来感悟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而且还要把度量角的方法与学生头脑中建立的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玩滑梯中体会出角度的不同带给我们玩的感觉也不同,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来比较角的大小。通过尝试测量,使学生体会测量角的难度,认识到要精确测量一个角,必须要统一单位,顺利引入对1°的认识,知道周角、平角和直角对应的度数,为下一节学习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作好铺垫。
板书
角的度量(一)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二 线与角5 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角的度量(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5 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