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原创)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加期中期末测试卷(三种难度加答案解析)
物理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在100m赛跑中,甲、乙两计时员分别根据看发令枪的烟和听枪声开始记录同一名运动员的成绩,若甲的记录结果为11.30s,则乙的记录结果约为(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取340m/s)( )
A. 11.01sB. 11.30sC. 11.59sD. 11.88s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雨后彩虹
B. 灯下“手影”
C. 水中“倒影”
D. 池水“变浅”
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 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B. 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 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D. 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海市蜃楼B. 水中的倒影
C. 影子的形成D. 铅笔折了
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 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坐在某个地方的学生看不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镜面反射
D.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成像原理与潜望镜成像原理一样
B. 实验中,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变大
C. 当蜡烛B不能与蜡烛A重合时,纯属偶然可忽略
D. 实验中,只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总与蜡烛A的像重合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
A. 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 蜡烛A的像与蜡烛B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
A. 因光的折射而形成B. 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 在水面下0.9m深处D. 与蜻蜓相距1.2m
如图所示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拱桥倒影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钢笔“错位”
D. 树木间的光线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C.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在光屏上铺上一层红纸,只能看到黑色
D. 丁图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雨后的校园清新洁净,景色分外美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密的树荫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娇艳的花朵是光源,可以发出光线
C. 洁白的云朵在积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温暖的阳光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井上有一只狗,青蛙恰好看不到狗,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所示。当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假设青蛙和狗都保持原来位置不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了光的折射,青蛙的视野变小
B. 发生了光的折射,青蛙一定能看到狗
C. 发生了光的反射,青蛙的视野范围变小
D. 发生了光的反射,狗一定能看到青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如图所示是南昌海昏侯博物馆“刘充国印”的展台,透过上方镜能看到放大的印章,这属于光的 ______现象;通过下方镜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这属于光的 ______现象。
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空水平盘旋,湖深2m,鸟距湖面5m,鸟与它在湖面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______m;鸟发现捕食目标后,迅速冲向水面,这个过程鸟的像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鄱阳湖的鱼、虾、螺、蚌及各种水草丰富,已经成为候鸟越冬栖息的乐园。如图所示,一只大雁正从湖面飞过,大雁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______形成的,大雁越飞越高,则它在水中的倒影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登录网页。如图所示的二维码 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当人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距离二维码应 ______(“大于”或“小于”)2倍焦距。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上的O点处,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光线AO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这是为了比较______;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
(3)小明完成实验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他将右侧贴有半透膜的玻璃板用夹子固定在量角器上,把形如“7”的未点燃的生日蜡烛C、D分别插在铺有方格纸的泡沫板的a、b处,透过普通玻璃看不到蜡烛C清晰的像,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他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是因为______。
(4)请你说出实验改进后的优点(至少说出两点):______。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______ 放置于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 ______ 时针方向转动。
(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______ 。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______ 。
(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 反射。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下暴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若看到闪电后4.6s听到雷声,求打雷处距观察者多远.
人类为了测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向放在月球上的反射装置发射激光,经过2.56 s在地面上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由此可知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如图.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视力表距离小明1m。
求:(1)此人自己的像高度是多少?
(2)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多少?
(3)若小明向平面镜走近0.5m,则他与镜中人的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500s才能到达地球,试计算:
(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了,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
由于声音和冒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乙计时员耳朵里的时间是:t=sv=100m340m/s≈0.29s。
甲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比较准确;乙是听到声音开始计时的,少记了0.29s,因此乙记录下来的成绩为11.30s−0.29s=11.01s。
故选:A。
发令枪冒烟属于光信号,光从起点到终点的传播时间因为很短,是可以忽略的;而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时间是需要考虑的。
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明确光速和声速的大小关系,要围绕光速和声速的大小分析本题。
2.【答案】B
【解析】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错误;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属于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池底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影子、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倒影、照镜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现象;透镜、看水下的物体变高,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3.【答案】C
【解析】AD.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D不符合题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自身都能够发光,都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B正确。
C、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铅笔折了属于光的折射传播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5.【答案】A
【解析】解:A、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故A错误;
B、光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
C、坐在某个地方的学生看不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镜面反射,故C正确;
D、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反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很多,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就是其中一例。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是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漫反射是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镜面反射、漫反射等多个知识点,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强。
6.【答案】A
【解析】解:A、平面镜成像原理与潜望镜成像原理都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当蜡烛B不能与蜡烛A重合时,是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当只前后移动平面镜,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合重合,故D错误。
故选:A。
(1)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2)面镜的作用:一是成像,二是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由于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当玻璃板不竖直,像的底部不在桌面上,所以怎么移动都不会与另一蜡烛重合。
【解答】
如图所示:
;
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作出蜡烛A的烛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蜡烛像的位置,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重合,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D
【解析】解:A、蜻蜓在水中的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故B错误;
C、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蜻蜓的像在水面下0.6m处,故C错误;
D、蜻蜓距水面0.6m,像距水面0.6m,所以物像间距为1.2m,故D正确。
故选:D。
(1)荷花池内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3)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分析解答;
(4)根据物到水面的距离和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可求物像距离,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A.拱桥倒影,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B、D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C是光的折射现象.
10.【答案】D
【解析】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
B、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光发生了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照射到红纸上,只有红光被反射,其它的吸收,所以只能看到红色,故C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也可能等大;
(2)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3)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1.【答案】C
【解析】解:
A、树荫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错误;
B、娇艳的花朵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花朵可以反射光线,故B错误;
C、洁白的云朵在积水中的倒影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3)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太阳光是复色光。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色散等知识,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解:当井里充满水后,光线从空气照射到水面会发生折射,青蛙在井底接收光线,由于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青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有水的时候大,青蛙一定能看到狗,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路发生偏折,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光从水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及其应用的知识,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折射 反射
【解析】解:(1)上方镜是放大镜,透过上方镜能看到放大的印章,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下方镜是平面镜,通过下方镜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1)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会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正是应用了凸透镜成放大、正立、虚像的原理;
(2)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
本题考查了光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4.【答案】10 不变
【解析】解:(1)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情景中,湖面是镜面,湖面上空的鸟距离湖面5m,所以湖面下的像距湖面也是5m,则鸟与它在湖面所成的像的距离为10m。
(2)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在鸟发现目标,冲向水面的过程中,鸟的大小不变,所以像的大小也不变。
故答案为:10;不变。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基础内容,一定要掌握。人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但是我们感觉像在变大,其原因是眼睛看物体的视角在增大的缘故。
15.【答案】反射 不变
【解析】解:一只大雁正从湖面飞过,湖中出现它的倒影,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当大雁向高处飞行时,其倒影的大小与大雁大小相同,所以它在水中的倒影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其特点,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不是 大于
【解析】解: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手机摄像头是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故答案为:不是;大于。
本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摄像头。
本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