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达标检测卷含答案第1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达标检测卷含答案第2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达标检测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 号总 分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D.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盐类:烧碱、纯碱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 D.氧化物:水、二氧化锰4.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性顺序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5.用燃着的小木条不能鉴别的一组气体是(  )A.空气、氮气、氧气 B.氢气、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氮气、空气 D.氧气、二氧化碳、空气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SO42-、Cl B.H、Ag、Cl、NO3C.K、HCO32-、Cl D.Cu2+、Fe3+、Cl、NO37.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OH)2→NaOH   B.CO2→Na2CO3C.MgCl2→Mg(OH)2    D.CaCO3→Ca(OH)28.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BaCl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的NaOH溶液B.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C.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D.用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9.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C.该金属可以是Zn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增大10.根据下列转化关系:推断物质甲是(  )A.Fe2O3     B.CaO    C.CuO    D.Cu11.已知:2Al+Fe2O32Fe+Al2O3;2Na+2H2O===2NaOH+H2↑。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X得到Y的一组物质是(  ) 选项ABCDXFeFe2O3NaZnYFeCl3Al2O3NaOHZnCl212.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铜均被还原C.反应时都需要加热 D.反应中三者都作还原剂13.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图所示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第13题)A.X:Cu Y:CuO Z:CuSO4B.X:CO2 Y:O2 Z:COC.X:CaCO3 Y:CaO Z:Ca(OH)2D.X:NaOH Y:NaCl Z:Na2CO314.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和Al,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C.滤渣中一定含有FeD.滤渣中一定含有Ag15.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 : 6 : 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  )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B.a、b、c与金属Mg反应的速率:b>a>cC.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6.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2O、CO2、Mg、Ca中,水属于________。(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数目:在水、空气、土壤、海水中,水属于__________。(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H2SO4、Na2CO3、NaOH中,水属于________。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_____性。(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18.A、B、C、D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请完成以下填空:(1)金属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__________。19.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第19题)(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3属于________(填字母)。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氯化镁在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以后,对生成氯化镁的方法加以归纳和整理,如图所示: (第20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X、Y是常见的盐类物质,试推断它们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1.小阳同学在厨房里,发现3包用相同塑料袋装着的白色粉末,询问后得知是淀粉、苏打(碳酸钠、Na2CO3)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为了区分它们,把3种白色粉末分别标号为A、B、C后,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第21题图1)(1)各取白色粉末少量于试管中,分别加适量水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A、C试管内为无色溶液,B试管内出现明显分层现象。可判断白色粉末B为__________。(2)查询资料:碳酸氢钠在加热时能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不易分解。(3)取少量A、C两种白色粉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加热A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加热C时无上述现象。可判断白色粉末A为__________。(4)小阳用碳酸钠粉末又做了以下实验: (第21题图2)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甲溶液是__________。22.某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猜想一:只有硫酸锌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③猜想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④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2)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氯化铁溶液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第23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滤渣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小敏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和水;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状况下该气体密度为ρ g/L);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 (第24题)(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常实验前需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25题6分,26题、27题各7分,共20分)25.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提示:ZnCO3ZnO + CO2↑)(1)黄铜是金属材料吗?________(填“是”或“不是”)。(2)写出其中赤铜和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原料中含25 t ZnCO3 ,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所得黄铜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t。26.现有一块铜合金,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白铜[铜、镍(Ni)合金]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查阅资料】Ⅰ.锌、锡、镍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金属离子;Ⅱ.相对原子质量Zn—65,Sn—119,Ni—59。【实验步骤及数据】取5 g合金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 g 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入酸质量/g5.05.05.05.0剩余固体质量/g4.543.53.2 试求:(1)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通过计算判断合金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         27.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NaCl、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步骤(1):取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步骤(2):取步骤(1)中的滤渣8.0 g,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 g。步骤(3):取步骤(2)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8.0 g Fe2O3(注:滤液中的Fe元素已全部转化为Fe2O3)。求:(1)8.0 g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2)该“脱氧剂”在未变质时,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3)该“脱氧剂”的变质程度。 
    参考答案一、1.B 2.D 3.D 4.A 5.C 6.D 7.D 8.C 9.D10.C 点拨:由丁与氧气反应可得到甲,可推测甲为氧化物;由氧化物甲能与盐酸反应,可猜想氧化物甲为金属氧化物;再由丙与铁反应可生成丁,可判断金属氧化物甲中金属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弱;综合以上分析,结合选项中的物质,利用金属活动性钙>铁>铜,可推断物质甲为氧化铜。11.A 点拨: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不是氯化铁。12.A 点拨:木炭、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水,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均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13.D 14.D 点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5.D 点拨:2HX+Mg===MgX2+H2↑,H2Y+Mg===MgY+H2↑,2H3Z+3Mg===Mg3Z2+3H2↑,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说明消耗的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假设产生的氢分子的个数都是3个,则消耗HX分子6个,消耗H2Y分子3个,消耗H3Z的分子个数为2个,因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 : 6 : 2,故a、b、c分别为H2Y、HX、H3Z。二、16.(1)液体 (2)纯净物 (3)氧化物17.(1)导电 (2)氧气和水18.(1)前面 (2)A>B>D  (3)Zn19.(1)CO2 (2)D (3)C+O2CO2(合理即可)20.(1)①Mg+2HCl===MgCl2+H2↑;③Mg(OH)2+2HCl===MgCl2+2H2O(2)MgCO3; BaCl2三、21.(1)淀粉  (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4)稀盐酸22.(1)④ (2)取一定量固体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固体B是铜,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B的成分是铜和铁23.(1)Fe+CuCl2===FeCl2+Cu (2)铁和铜;2HCl+Fe===FeCl2+H224.(1)在C管中加水,提高D管,静置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 (2)重新实验,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四、25.(1)是 (2)2Cu2O + C4Cu+CO2↑ (3)1326.解:(1)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100%=64%(2)设该金属的化学式为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5.0 g 15%的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为5.0 g×15%=0.75 g,再根据表格知,当加入酸的质量为5.0 g时,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5.0 g-4.5 g=0.5 gR + H2SO4 ===RSO4+H2x    980.5 g  0.75 gx≈65故另一种金属为锌。答:(1)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4%。(2)合金中另一金属为锌。27.解:(1)由题意可知,1.2 g固体是活性炭,8.0 g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为8.0 g-1.2 g=6.8 g;(2)Fe元素的质量为:8.0 g××100%=5.6 g,则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为5.6 g : 1.2 g=14 : 3;(3)由于铁变质而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为:6.8 g-5.6 g=1.2 g,变质的铁的质量为:1.2 g÷=2.8 g,“脱氧剂”的变质程度=×100%=50%。答:(1)8.0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为6.8 g;(2)该“脱氧剂”在未变质时,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为14 : 3;(3)该“脱氧剂”的变质程度为50%。

    相关试卷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提升卷(含解析),共10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