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17 事理说明文阅读(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考向17 事理说明文阅读(重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8页。
考向17 事理说明文阅读
例1: 【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智能气象时代加速到来
罗京佳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等趋势。天气无常,也加大了天气预报工作的难度。利用人工智能,可显著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②目前,天气预报除了依靠预报员的综合判断外,主要采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通过处理由气象卫星、观测台站、雷达等收集到的观测资料,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大气动力学方程组,进而提供天气气候的预测信息。这一过程涉及大量计算,耗费较长时间与较大的计算资源。
③人工智能方法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通过数学统计方法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减少计算量、节省计算资源。机器学习算法能分析大量历史数据间隐藏的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厘清地球系统现象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中国深圳气象局建立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外推模型,可以在5—10分钟内有效预测未来0—6小时的降水。可见,将人工智能应用到传统数值天气预报中,可加快天气预报速度并提高预报准确率的特点。
④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准确及时的预报有助于降低损失、挽救生命。无论是提前几小时的短临预报,还是提前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气候预测,人工智能都有“用武之地”,可以快速识别可能导致极端灾害事件的气象条件。比如,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出闪电预测模型,仅使用基本的气象数据就可以提前10—30分钟发出30公里半径内的雷暴预警,预测准确率接近80%。再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韩国全南大学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改进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季节—年际预测,比现有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提高10%—20%。
⑤不过,对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进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也存在争议。人工智能的本质是通过对过去天气形势的学习,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而实际的天气过程千变万化,一个变量微小的扰动都会改变未来天气状况。同时,人工智能也格外依赖数据的精确程度,观测数据有细小差异,预测结果就会相差甚远。此外,人工智能常被比喻为“黑箱模型”,该方法只能得出天气预测结果,但其科学性以及可解释性较弱。
⑥虽然有局限性,但人工智能在预报天气领域的应用已获得业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对“人工智能+气象”进行布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发布了2021—2030年战略规划,提出未来10年将人工智能完全融入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服务中。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正推动一项研究计划,深化人工智能在天气气候领域中的应用。中国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人工智能地学应用研究,还设立了气象联合基金,关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会更加准确,智能气象时代将加速到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概括选文第③~⑥段的说明内容。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文第④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作用。
①人工智能都有“用武之地”,可以快速识别可能导致极端灾害事件的气象条件。
②比如,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出闪电预测模型,仅使用基本的气象数据就可以提前10—30分钟发出30公里半径内的雷暴预警,预测准确率接近80%。
(4)下列说法中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通过处理相关的观测资料,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大气动力学方程组,提供预测信息。
B.人工智能方法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其过程涉及了大量的计算,耗费较长时间与较大的计算资源。
C.人工智能也格外依赖数据的精确程度,当观测数据有细小差异的时候,预测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D.业界认可人工智能在预报天气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对“人工智能+气象”进行全面安排。
【答案】
(1)气象预测中的人工智能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局限性,发展状况。
(2)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有说服力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测中准确率更高,无论是短临预报,还是气候预测,人工智能都有“用武之地”。
(3)①“用武之地”形象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测中能够发挥作用,具有生动、形象、幽默的表达效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接近”是靠近的意思,这里指略低于80%。如果删去,准确率就成了80%,与事实不符。这一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B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由文章第③段“人工智能方法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通过数学统计方法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减少计算量、节省计算资源。机器学习算法能分析大量历史数据间隐藏的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厘清地球系统现象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等语句可概括为:气象预测中的人工智能方法是什么;由第④段“无论是提前几小时的短临预报,还是提前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气候预测,人工智能都有‘用武之地’,可以快速识别可能导致极端灾害事件的气象条件”等语句可概括为:人工智能方法的作用;由第⑤段“不过,对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进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也存在争议”可概括为:人工智能方法的局限性;由第⑥段“虽然有局限性,但人工智能在预报天气领域的应用已获得业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对‘人工智能+气象’进行布局”可概括为: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状况。据此筛选概括作答。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由本题中的“再如”可知,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有准确具体、有说服力的表达效果。由“比现有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提高10%—20%”可知,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有准确、突出地说明事物特点的作用。这几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目的在于说明“无论是提前几小时的短临预报,还是提前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气候预测,人工智能都有‘用武之地’”的说法。具体来说,是体现了人工智能进行气象预测的准确率。
(3)①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语句“人工智能都有‘用武之地’,可以快速识别可能导致极端灾害事件的气象条件”中的“用武之地”,本意是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后来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这是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测中能够发挥作用,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②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文章第④段语句“预测准确率接近80%”中的“接近”,是说略低于80%,还没有达到80%;若删去,就成了准确率就是80%了,这与事实不符,“接近”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B.有误,依据文章第③段“人工智能方法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通过数学统计方法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减少计算量、节省计算资源”可知,B项“人工智能方法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其过程涉及了大量的计算,耗费较长时间与较大的计算资源”的说法与原文不符,理解错误。故选B。
例2: 【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人类物种老化危机
詹克明
①依据生物学定义——“种”是一群能够通过交配繁殖出后代的生物;“种”是生物分离的最基本单位。在地球上,唯独“人类”在生物学上全都只属于同一物种,再无分支旁系。相比之下,鸟类、鱼类、禽类、兽类全都分支林立,品种繁多。就连与我们同纲同目的灵长类也都有四大种类,230种分类,而整个地球却唯独我们一种人类。
②与“物种”相比,“环境”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生态环境理所当然地决定着任何物种的生死存亡!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改变地球生态环境的物种,也是唯一能够掌控地球未来环境走向的物种。现代人类责无旁贷地应该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负有全责。
③有一种关于细胞老化的理论——“细胞体内毒素的逐渐积累导致了细胞的老化”。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不可化解的毒害物质与垃圾积累。这些毒害垃圾不能及时化解就只能在大城市周围堆积如山,在海洋中漂浮如“岛”,在大江大河里流毒千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垃圾就是塑料!迄今为止,人类大约共生产了83亿吨塑料,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120吨。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可能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逐级降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洋环境中整块塑料逐渐破碎成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首先进入鱼的身体,最终通过食物进入我们人体,拥塞在五脏六腑及各种器官之中。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被发现的鱼中,有三分之一体内含有塑料,包括鳕鱼、黑线鳕、鲭鱼以及贝类。在2016年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业已成为可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等相提并论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④人类明明知道目前所作所为将会缩短自己物种的寿期,可是为什么还要身不由己地继续走下去?这就需要从人类物种本性来问究了。
⑤在所有动物物种中唯独人类是追求极致贪婪的物种。欲望水涨船高,需求贪得无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一物种本能。于是高楼大厦,园田别墅,山珍海味……为了争夺利益,战争也必然逐步升级,掠夺资源,能源耗尽,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宜人居。
⑥人类是追求极致享乐的物种。位于沙漠极度缺少水源的迪拜必须花费大量能源来淡化海水,因此这里的水比油贵,每种植一棵树的代价都要在3000美元以上。尤其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居然还在炎热缺水的沙漠里建造了一座巨型的室内滑雪场。“有限的地球资源与无限的奢侈欲望”业已成为人类与大自然最为根本性的矛盾!
⑦生物学史表明:一般说来,物种体量越大,其数量就越少。那些大型灵长类动物、哺乳类动物、大型猛禽,其数量最多不过几十万,不可能达到数亿。然而对于人类物种而言,10万年前人类总共只有三万多人,1900年世界人口维持在16亿左右,2000年达到61亿,而现在地球上已有七十多亿人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口数量从60亿到70亿仅仅用了10年!
⑧在地球38亿年的生命史中,高等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要么是地球冰期,要么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均遭遇不可克服的外在原因。唯独人类这个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智慧的物种很有可能仅仅是出自于自身原因而导致灭绝。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毁灭地球生态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最终被埋葬的还是人类自己。
⑨一个正常生物物种本该享有的“物种寿期”一般都以“亿年”计(如恐龙存在了1.8亿年)。而人类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只不过才经历了1万年,若将一个物种的亿年发展历程比作一次“万里长征”,我们不过才走了“1里”,此种文明的“难以为继”就已初见端倪,更不要说后面还有“9999里”,我们真的能撑到底吗?
(选自《新华文摘》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造成人类物种老化的原因。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句)
①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可能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逐级降解”。
②唯独人类这个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智慧的物种很有可能仅仅是出自于自身原因而导致灭绝。
(3)小宁和爸爸去超市购物,家里有菜篮子,但爸爸嫌麻烦不想带,认为直接从超市买塑料袋装东西更方便。结合文中的知识,替他写一段话劝说爸爸。(100字以内)
【答案】
(1)人类活动产生大量不可化解的毒害物质与垃圾,造成环境危害;资源过度消耗,日趋匮乏;地球人口过度膨胀。
(2)①“逐级”是“一级接一级”的意思,表明塑料材质寿命之长,降解过程之缓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②“仅仅”是“只”的意思,说明导致人类灭绝的原因的唯一性,表现人类自身行为的危害,具有警示意味。
(3)示例:爸爸,塑料垃圾污染环境,降解缓慢,微塑料进入人体导致细胞老化,危害生命安全。人类是能改变生态环境和掌控地球未来环境走向的唯一物种,保护生态环境责无旁贷,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还是用菜篮子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内容概括作答。本题筛选答案范围在文章的第3至7段。可依据第3段“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不可化解的毒害物质与垃圾积累……微塑料污染业已成为可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等相提并论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第5段“在所有动物物种中唯独人类是追求极致贪婪的物种……为了争夺利益,战争也必然逐步升级,掠夺资源,能源耗尽,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宜人居”、第7段“现在地球上已有七十多亿人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口数量从60亿到70亿仅仅用了10年”这些语句来概括归纳人类物种老化的原因。
(2)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语句“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可能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逐级降解’”中的“逐级”,意思是“一级接一级”的意思,准确地说明塑料材质的物质降解时间之长,降解过程的缓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语句“唯独人类这个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智慧的物种很有可能仅仅是出自于自身原因而导致灭绝”中的“仅仅”,是“只”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导致人类灭绝的原因只是“出自于自身原因”,从而说明了“人类”是毁灭地球生态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本题要劝说的是父亲去超市购买商品时要使用难以降解的塑料袋的行为。可结合文章第3段的中“塑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材质寿命特别长”和“细胞体内毒素的逐渐积累导致了细胞的老化”的理论进行委婉劝说即可。如:爸爸:你听说过“细胞体内毒素的逐渐积累导致了细胞的老化”理论吗?塑料垃圾污染环境,降解缓慢,微塑料进入人体导致细胞老化,危害生命安全。人类是能改变生态环境和掌控地球未来环境走向的唯一物种,保护生态环境责无旁贷,为了我们的健康,可以用菜篮子代替塑料袋吗?答案不唯一。
1.找说明对象及特征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征看题目,看首段,抓关键词句
2. 概括筛选信息采取以下方法
(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
对策:(四个步骤)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说明文题型及答题方法
考点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1)看题目
在首段中找
抓关键词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三: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极其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四: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掌握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考点五: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四个步骤):
不可以。
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四个步骤)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
类型: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六:概括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
(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考点七:文段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八:拓展题型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一. 【2021·福建建阳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疫苗怎么打
张亚雄
①近日,随着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我国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②为有效防控疫情,在做好常规物理防控的同时,目前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多个省份已加快启动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其中,截至1月7日,广东全省已累计接种120多万人。
③不同传染病的传染力不一样,阻断传染病流行的人群免疫力水平也不一样。人群免疫力跟疫苗保护效力和疫苗的接种率呈正比。因此,要达到足够的人群免疫力,需要有足够高的接种率,也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接种疫苗。反之,如果不接种的人比较多或大多数人不愿去接种,就形成不了牢固的免疫屏障,有传染源存在时,容易出现疾病的传播。当前,我国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一方面能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
④现有研究显示,我国全人群几乎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不久前,我国首款新冠疫苗正式附条件上市。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
⑤目前我国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已经制定了统一的疫苗接种方案,将通过有序开展接种,使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够实现“应接尽接”,逐步在全人群构筑起免疫屏障,从而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得到彻底控制。
⑥为了保护高风险人群,我国已对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公共交通人员,以及农贸市场、海鲜市场从业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开展了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当前我国高风险职业人群和出国人员等的接种正在推进,其他人群接种也正在有序推进。在接种国产新冠疫苗后,个体可降低80%发病风险。
⑦一般认为,达到60%甚至70%的接种率后,疫苗才能建立起对全民的保护。鉴于我国已经批准的疫苗安全性良好,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倡导老百姓在知情同意和排除禁忌症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疫苗接种,这样做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全球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月9日,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零星散发与气温有一定的关联,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B.我国全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是因为大家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C.第④段“绝大部分人”说明不是所有人接种新冠疫苗后都会获得免疫力。
D.文章运用逻辑顺序,对大家关心的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题进行了较全面说明。
8.作者认为,接种新冠疫苗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
9.有人觉得国产新冠疫苗不安全,不打算接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对此观点进行反驳。
二、 【2021·广东高要·一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消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
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文摘》)
10.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2)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人类在睡眠时,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可以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
C.第⑧段画线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体的排毒功能比作清洁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自我清洁的功能。
D.第⑥段画线句是设问句,既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又能引出下文,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12.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
一.【2021·江苏镇江·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为何不喜欢吃“苦”
①苦是一种基本的味觉。有的人很能吃“苦”,而有的人则很敏感。人们经常把对苦味敏感作为“娇气”的表现,但这其实很不公平。人的舌头上有许多“苦味受体”。当一种分子与苦味受体结合,就会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解析出苦味。在自然界,许多苦味的物质往往是有毒有害的。人类演化出感知苦味的能力,也就具有了生存优势。
②有一个著名的检测:把一种叫做PROP(丙硫氧嘧啶)制出的试纸给人们品尝,有1/4的人觉得苦得无法接受,有1/4的人却完全感觉不到苦,另外的一半人能尝到苦但能承受。苦得受不了的那些人被称为“超级味觉者”,而尝不出苦味的那些人则堪称“苦盲”。
③这种差别,跟人体中感知PROP的基因有关——当PROP受体的等位基因是纯合的苦味受体,就会成为“超级味觉者”;是纯合的非苦味受体,就是“苦盲”;是杂合的,则具有普通的苦味感知能力。上面那个检测中的“苦盲”也并非尝不到一切苦味。因为人类有25个不同的苦味受体基因,能识别多种苦味分子。感知PROP的,只是其中之一。
④很多健康的食物,比如西兰花、菜花等蔬菜,葡萄柚等水果,咖啡和茶等饮料,就含有不同的苦味物质。超级味觉者对其中的苦味太过敏感,就可能对这些食物更为排斥。有的孩子天生排斥这些蔬菜,很可能是超级味觉的基因在作怪。也就是说,具有超级味觉的人,更容易挑食。
⑤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可以精细判断哪些“苦味食物”对于健康是好还是坏。比如,咖啡因是苦的,但富含咖啡因的咖啡和茶,都是健康的饮料。基于迄今为止的科学数据,科学家们的共识是:每天不超过400毫克的咖啡因,对于整体健康是有利的。
⑥植物中有许多“次级代谢产物”,比如多酚、皂苷等,往往是苦或涩的。植物产生这些物质,是作为对抗病菌侵袭的防御。能够对付病菌,根本上说是“有害的”。但对于人类而言,也可以用它们来对付病菌、抵抗氧化损伤等。在合理的摄入量下,也就成了有利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
(选自2020年5月18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1.人们为什么能感知苦味?
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为什么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基于迄今为止的科学教据,科学家们的共识是:每天不超过400毫克的咖啡因,对于整体健康是有利的。
3.以下文字,放在文中哪一段之后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人类的不同味觉会互相影响,可以通过其他的味觉体验来掩盖苦味的感知。咸味是常见的一种。在苦的食物中加一些盐,吃起来就不那么苦。比如在海南,人们会把某些水果蘸着盐吃。而有些人喝葡萄柚汁,也会在其中加盐。
4.有人把苦瓜称为“深藏不露的养生高手”,因为它富含奎宁精、皂苷等元素,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对于养生,它“高”在何处?食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2021·河北路南·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给珠峰量身高,没想到原理这么简单
段玉娜
①几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珠穆朗玛峰那么高,用什么办法才能测出它的高度呢?
②这个问题其实说来话长。公元前五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估算金字塔高度的方法。他在地上竖起一根小木棒,用木棒高度和木棒影子的长度计算出了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进而利用这个角度和金字塔影子的长度,计算了金字塔的高度。
③几千年过去了,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又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④我们显然不能直接测量出珠峰影子的长,也不能依靠一根粗糙的小木棍来推算角度,但测量高度的基本原理,还是利用三角形的特性。当然,在现代测绘技术里,机智的工程师们利用了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且采用了分段测量的方法。
⑤简单来说,测量从山脚开始,在测量仪器精度允许的距离A和B两点之间,测量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夹角为α,位于A点的仪器离地高度为i,位于B点的测量目标离地高度为v,那么AB两点间的高度差就可以计算得到,这种方法被称为三角高程测量法。接下来把仪器移动到B点,继续测量更高处目标,直到到达山顶,把所有高度差累加,就会最终得到珠峰的高度。
⑥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现在让我们把这个简单的示意图扩展到地球表面,那么,
⑦首先,我们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水平面,而是有一定弧度的曲面。由于地球的半径很大,在小范围内我们可以忽略球面带来的影响,但在距离超过三百米之后,就必须考虑到这一影响并作出改正。其次,大气层中空气的密度并不是完全均匀的,我们观测的视线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也需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改正。最后,我们常说的是珠峰的海拔高度,并不是我们最终累加得到的绝对高度差,而是珠峰到海拔零米的相对高度差,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知道山脚下测量起点的海拔高度。怎么知道这个数值呢,机智的你一定想到了,从海拔零米的地方一站一站测量过来啊!
⑧但实际操作中,经过几代测绘人的积累,全国各地都已经引测了海拔高度已知的基准点,建立了完善的坐标网络,从这些基准点出发,测量就不需要每一次都回到原点从头,从位于西藏拉孜的基准点开始的。
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总共进行过三次珠峰高度测量。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了第三次测量到的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选自果壳网,有删改)
1.根据选文第④⑤段,说说给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步骤?
2.请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疑问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3.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⑨段的内容,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些。
一. 【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感冒了为何没胃口?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当然,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大约一半的感冒是由它引起的。
一年四车,春夏秋冬,每每四季节交替时,也是感冒多发的时候。感冒虽然是小病。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相当的不便,感冒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咽痒、咽喉痛、咳嗽、声音沙哑、打喷嚏、流眼泪、头痛、头昏、疲乏等,除了这些症状外,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茶饭不思的现象,即使面对中时最爱吃的美食也丝毫没有兴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在感冒尤其是发烧时,体内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的消化酶功能下降,造成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出现紊乱。胃肠消化减慢,我们感受不到饥饿,自然就不太想吃东西。此时进食一些清淡的粥和汤,可少食多装;可适当进食鸡肉、鱼肉、蛋类、牛奶来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因甜食可生痰,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应少吃。
其次,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炎性病变,不仅会引起鼻塞、流涕等症状,还会使黏膜上的嗅觉感受器对气味的敏感性减退;更有某些病毒感染会直接引起嗅觉神经受损,阻碍大脑对香味信号的接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
第三,人体的嗅觉和味觉是协同工作的,感冒导致的嗅觉灵敏度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味觉。患者味觉变迟钝后,会觉得食物不够有味道,进而失去胃口。尽管没有胃口,患者仍需要规律饮食以提供机体对抗疾病的能量。
材料二
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咳嗽的烦恼,尤其是寒冬季节,很多老人、孩子和患者连门也不放出,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
咳嗽是呼吸道黏膜清除外界物质或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护机制。有些人感冒后一直咳嗽,可以持续8周,甚至更长,这种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而是因为感冒损伤了呼吸道的黏膜,机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所致。
咳嗽虽然是感冒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是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存在滥用抗生素、一药百治、用药不及时、一咳嗽就用药等几方面的误区,在正确同药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建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同时也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说明了感冒没有胃口的原因。
B.材料一以问句为题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了说明对象。
C.感染后咳嗽之所以持续时间长,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
D.材料一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体会材料二中加点词“之一”的表达效果。
14.由于天气原因你的同学李明感冒了,主要症状是咳嗽,请你运用材料二的知识给李明一些建议。
二. 【2021·黑龙江大兴安岭·中考真题】
阅读《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年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成了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占60%左右。根据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已经占到了58%。
②健康管理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战略投入。针对现阶段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三减三健”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具体包括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六个要素。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③首先,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如今,我国居民体重超标的趋势已经体现在儿童中。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儿童中,30%患高血压,43%患血脂异常,67%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16%有脂肪肝。儿童高血压和肥胖都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室肥厚,给儿童健康带来双重损害。
④其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染上了熬夜、缺乏运动、经常吃快餐、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损害很大。因此,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
⑤再次,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织密健康防护网。提供优质的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有很多,如:社区营养不良的筛查、老年人肌肉衰减的评仨、甚至糖尿病、血脂异常、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管理等。
⑥最后,要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或使用低钠盐等。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警示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有删改)
5.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具体有哪几项实施步骤?
7.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8.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左右”可否去掉?为什么?
三.【2021·四川凉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登陆火星,究竟难在哪里
庞之浩
①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
②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选择乌托邦平原着陆,或可揭开火星生命之谜。但火星登陆凶险万分,探测器需要克服哪些因困难?登陆火星又有哪些不同的方式?
③选定着陆点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火星着陆。目前,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单只有大约50%,这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了,地面的遥测和遥控信号很微弱。另外,由于地球与火星的通信延时达10分钟以上,所以在火星着陆的全过程中,一切都要靠探测器自主进行。还有,当火星探测器运动到火星背面时,地球上无法准确地确定其轨道参数,这就会给再入高度的选择带来困难。
④着陆前,必须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使它在着陆过程中完全自主地执行上百个程序,任何一个程序都不能有误。
⑤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防热措施如何,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关重要,必须非常精确,1秒不差。因此,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有一名美国科学家曾形容火星探测器着陆时的心情,就好像丈夫在产房外等待妻子分娩一样。
⑥原定1999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在即将登陆火星表面时,由于软件错误导致其起减速作用的火箭发动机过早关闭,最终撞毁。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探测器中的“夏帕雷利”进入、降落和着陆演示器在着陆前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原因仅为一个一秒的计算失误,提前将降落伞与防热罩分离,导致“夏帕雷利”硬着陆而撞毁。
⑦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的基本原理相同。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方案都各有优缺点,都是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⑧第一种着陆方式是气囊弹跳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但只能满足重量小的火星探测器软着陆要求,且着陆精度不高。第二种着陆方式是反推着陆腿式。这种着陆方式复杂一些,成本高,可满足重量较大的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要求,着陆精度较高,与“神舟”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类似。第三种着陆方式是空中吊机式。这种着陆方式最为复杂,成本最高,技术最先进,可满足重量更大的探测器软着陆要求,着陆位置也可以更精确。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 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有三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
2.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目前,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这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了,地面的遥测和遥控信号很微弱。
3. 第⑥自然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说说其作用。
4.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探测器登陆火星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一.【答案】
1.B
2.①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②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
3.①接种国产新冠疫苗,个体可降低80%发病风险;②我国已经批准的疫苗安全性良好,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③接种新冠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全球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强加因果,由原文“现有研究显示,我国全人群几乎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可知,这只是表明一种现象,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故选B。
2.本题考查概括内容,归纳要点。由“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可知,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由“当前,我国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一方面能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可知,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总体疫情防控。据此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文章内容,由“在接种国产新冠疫苗后,个体可降低80%发病风险”可知,接种国产新冠疫苗,个体可降低80%发病风险。由“鉴于我国已经批准的疫苗安全性良好,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可知,我国已经批准的疫苗安全性良好,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由“倡导老百姓在知情同意和排除禁忌症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疫苗接种,这样做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全球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可知,接种新冠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全球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据此回答即可。
二.【答案】
10.(1)“似乎”有不肯定的意思,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主要”表限定,说明睡眠的作用不止这一个;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周密性。
11.B
12.示例:如果总是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最终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符合“规劝”的口吻,言之成理)
【分析】
10.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
(1)“似乎”,表示后面的内容是不确定的,是推测而来。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则表明“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这一结论是肯定的,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由此可见“似乎”的有无,句子意思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似乎”一词的使用使说明更准确,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主要”起限制作用,突出“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是睡眠众多作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如果句子没有了这个词,意思就变为作用有且只有这一个,这样就会与事实不相符。据此可见,这个词是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的体现。
1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B.分析不正确。结合第⑥段句子“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消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可知,应该是“人类在进入深度睡眠时”,而不是“人类在睡眠时”;应该是“脑脊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不是“可以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
故选B。
12.本题考查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口语交际。阅读全文,结合第⑤段句子“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第⑥段句子“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消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第⑦段句子“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以及链接材料中句子“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利用这些内容进行合理地规劝即可。注意表述的语言要委婉、得体。
示例:同学们,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长时间睡眠不足对身体是有害的。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我们的免疫力会下降,最终我们的身体健康会出现问题。因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同学们不要熬夜,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一.【答案】
1.人的舌头上有许多“苦味受体”当一种分子与苦味受体结合,就会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解析出苦味。
2.随着科学的发展,可能会产生新的数据,得出新的结论,加上“迄今为止”,表明该结论只是当前的研究成果,体现语言的严谨准确。(意思对即可)
3.放在第④段后。理由:该段文字主要是想表达“人类的不同味觉会互相影响,可以通过其他的味觉体验来掩盖苦味的感知”这一发现及其早有的应用(海南人蘸着盐吃水果)。而第④段主要是说很多健康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苦味物质,并指出具有超级味觉的人,更容易挑食。放在第④段后正好说明人类在解决挑食问题上的发现和做法,意思连贯。
4.苦瓜虽苦,但它产生的皂苷等物质能对抗防御病菌侵袭;人们食用后,可提高自身对付病菌、抵抗氧化损伤的能力;食用时应注意合理适量摄入。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一段“人的舌头上有许多‘苦味受体’。当一种分子与苦味受体结合,就会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解析出苦”很容易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限制性词语,如“可能”“或许”“主要”“目前”等词语,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本句中的“迄今为止”意思是到现在为止,起限制作用,句意是“每天不超过400毫克的咖啡因,对于整体健康是有利的”只是科学家们到现在为止的共识,但不表示将来也是这样。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3.本题考查句意的衔接。第④段“很多健康的食物,比如西兰花、菜花等蔬菜,葡萄柚等水果,咖啡和茶等饮料,就含有不同的苦味物质”说明很多健康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苦味物质,并指出“超级味觉者对其中的苦味太过敏感,就可能对这些食物更为排斥”,说明苦味需要掩盖,以避免挑食。而所给文字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正好说明了“人类的不同味觉会互相影响,可以通过其他的味觉体验来掩盖苦味的感知”,与第④段内容衔接紧密。所以放在第④段后。
4.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第一问,结合题目中“因为它富含奎宁精、皂苷等元素”可找到苦瓜可以养生的高明之处。最后一段,结合“植物中有许多‘次级代谢产物’,比如多酚、皂苷等,往往是苦或涩的。植物产生这些物质,是作为对抗病菌侵袭的防御”可得:苦瓜虽苦,但它产生的皂苷等物质能对抗防御病菌侵袭;结合“对于人类而言,也可以用它们来对付病菌、抵抗氧化损伤等”可得:人们食用后,可提高自身对付病菌、抵抗氧化损伤的能力。第二问,结合“在合理的摄入量下,也就成了有利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可得:食用时应注意合理适量摄入。
二.【答案】
1.先要利用三角形的特性,分段测量高度,直到到达山顶,然后把所有高度差累加起来,就会最终得到珠峰的高度。
2.机智的你又会发现什么问题呢?
3.示例:介绍了新中国测量珠峰高度的次数和第三次测量的时间、数值。目的是说明我国在珠峰高度测量上取得的成就之大。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段落内容的信息提取能力。首先要通读所指文段,理解内容大意,再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结合文章④段中“测量高度的基本原理,还是利用三角形的特性”“在现代测绘技术里,机智的工程师们利用了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且采用了分段测量的方法”和⑤段“把所有高度差累加,就会最终得到珠峰的高度”可知,给珠峰量身高需要的步骤为:先要利用三角形的特性,分段测量高度,直到到达山顶,然后把所有高度差累加起来,就会最终得到珠峰的高度。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补写能力。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再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补写。阅读题干可知,其要求补写一个疑问句,再结合文章第⑦段可知,其说明的是把上述这个简单的示意图扩展到地球表面会遇到的问题,由此可知,画线句可补写为:机智的你又会发现什么问题呢?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段,理解内容大意,再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结合第⑨段“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总共进行过三次珠峰高度测量。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了第三次测量到的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可知,作者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测量珠峰高度的次数和第三次测量珠穆朗玛峰的时间、数值。其中“三次”“8848.86米”等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在珠峰高度测量上取得的成就之大,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一.【答案】
11.D
12.举例子。列举了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不同症状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
13.“之一”起限制作用(是“一种”的意思),说明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中的一种,而非全部。“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①正确用药;②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或“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③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④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分析】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D.材料一讲述的是感冒时候没有胃口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不是事物说明文;
故选D。
1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
根据关键词“比如……”可知,这里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可知,划线句中列举了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不同症状的例子,作用是使前面的观点“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更加具体真切。
13.本题考查加点字词的作用。
“之一”是“其中一种”的意思,这里主要起限制作用,目的是为了说明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中的其中一种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因此这里加点字“之一”实际上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应用。
根据“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可知,李明应该要正确用药;根据“在正确同药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知,李明同学要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或“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根据“同时也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可知,我们要建议他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根据“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知,我们要建议李明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二.【答案】
5.逻辑顺序
6.(l)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2)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3)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织密健康防护网。(4)要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等。
7.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科学准确的数字,具体说明体重超标儿童患病情况严重,有力地说明了把健康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从娃娃抓起的必要性。
8.不能。“左右”表示估测,说明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接近或稍高于60%,如去掉与事实不符,“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分析】
5.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理解。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通常用于介绍某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空间顺序(用于某个建筑物等)、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事理的内在关系)。本文介绍的是关于做好我国人民健康管理的事理。第①段指出我国人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第②段指出我国在健康管理工作中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第③到⑥段具体介绍了我国健康管理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所以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
6.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本文第③到⑥段介绍了我国健康管理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可采取的有效措施。由第③段“首先,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等内容可知,中小学要设置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中小学抓起;由第④段“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等内容可知,有关部门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要个人要改善日常生活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由第⑤段“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织密健康防护网。提供优质的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等内容可知,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社区要全面做好健康防护工作,要向百姓提供优质的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由第⑥段“要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或使用低钠盐等”等内容可知,有关部门要防控各种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或使用低钠盐。
7.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理解。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划线句中,“30%、43%、67%、16%”为数字,所以本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说明“超重和肥胖儿童”患病率很高,从而具体准确的说明了需要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从中小学生做起的重要性。
8.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解答此类题一般先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然后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理解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明确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左右”表示估计、推测,说明生活方式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将近60%或稍大于60%,去掉后变成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占60%,太绝对,与实际不符,“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答案】
1.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2.“目前”是从时间上限定,“大约”表示不确定,两个加点词语都符合实际情况,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举例子。列举了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及欧洲“夏帕雷利”着陆器撞毁的事例,说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选定着陆点后,如何在火星着陆;着陆前,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时,如何保障每一个程序的准确性;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
根据第⑦段中“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的基本原理相同。目前,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三种,每种方案都各有优缺点,都是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分析可知: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有三种方式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火星大气对进入舱和降落伞产生的阻力以及探测器上缓冲发动机的反推,把高速飞行的火星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减为零。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能力。
“目前”的意思是现在、此刻,即到现在为止的意思。“目前”是一个时间词,是从时间上限定。“目前,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只有大约50%,这不包括以后成功率会提高。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大约”,在句中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即表示50%是概数,是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率的一个估计数字。如果去掉,就是确数,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综上分析,两个加点词语都符合实际情况,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
根据“原定1999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在即将登陆火星表面时,由于软件错误导致其起减速作用的火箭发动机过早关闭,最终撞毁”“2016年10月20日,欧洲‘火星生物学-2016’探测器中的‘夏帕雷利’进入、降落和着陆演示器在着陆前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原因仅为一个一秒的计算失误,提前将降落伞与防热罩分离,导致‘夏帕雷利’硬着陆而撞毁”分析判定,第⑥自然段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例子是美国“火星极区着陆器”,另一个例子欧洲“夏帕雷利”着陆器撞毁的事例,从“过早关闭,最终撞毁”和“仅为一个一秒的计算失误”可知,举这两个例子为了说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第③段中“选定着陆点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火星着陆”概括困难一是:选定着陆点后,如何在火星着陆。
根据第④段“着陆前,必须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使它在着陆过程中完全自主地执行上百个程序,任何一个程序都不能有误”概括困难二是:着陆前,提前给火星探测器注入数据时,如何保障每一个程序的准确性。
根据第⑤段“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防热措施如何,降落伞、气囊和缓冲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至关重要,必须非常精确,1秒不差”概括困难三是: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向16 事物说明文阅读(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9页。
这是一份考向17 事理说明文阅读(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7页。
这是一份考向17 事理说明文阅读(重点)-备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