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3 等腰三角形备课课件ppt
展开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重点)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推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
如图,位于B、C两处的两消防车接到A处失火楼房的报警,当时测∠B=∠C.如果这两辆消防车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其他因素)?
探索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已知:如图,在△ABC中, ∠B=∠C,那么它们所对的边AB和AC有什么数量关系?
做一做:画一个△ABC,其中∠B=∠C=30°,请你量一量AB与AC的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验证结论: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在△ABC中,∠B=∠C.
过点A作AD⊥BC,D为垂足
∴ ∠ADB=∠ADC=90°
在△ADB与△ADC中,
∴ △ADB≌△AD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在△ABC中,∠B=∠C
这个定理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它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也是判定两条线段是否相等依据之一.
问:如图,下列推理正确吗?
错,因为都不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 ∠1=∠2 ∴ BD=DC
∵ ∠1=∠2 ∴ DC=BC
猜想: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在△ABC中, ∠A=∠B(已知)
∴ BC=AC(等角对等边)
已知:如图,△ABC中, ∠ A=∠B=∠C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 AC=AB(等角对等边)
∴ BC=AC=AB(等量代换)
∴ △ABC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探索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论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在△ABC中,∠A=∠B=∠C
∴ △ABC是等边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已知:△ABC中,AB=AC, ∠A=6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 ×(180°-∠A)=60°
且 ∠A=60°(已知)
∴ ∠A=∠B=∠C= 60°
已知:△ABC中,AB=AC, ∠B=6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且 ∠B=60°(已知)
∴ ∠A=180°-∠B-∠C= 60°
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几种?
3、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几种?
探索 3: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ADC是△ABC的轴对称图形,
因此AB=AD, ∠BAD=2×30°=60°,
从而△ABD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证明:在△ABC 中,∵ ∠C =90°,∠A =30°, ∴ ∠B =60°.延长BC 到D,使BD =AB,连接AD,则△ABD 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 在BA上截取BE=BC,连接EC. ∵ ∠B= 60° ,BE=BC. ∴ △BCE是等边三角形, ∴ ∠BEC= 60°,BE=EC. ∵ ∠A= 30°, ∴ ∠ECA=∠BEC-∠A=60°-30° = 30°. ∴ AE=EC, ∴ AE=BE=BC, ∴ AB=AE+BE=2BC.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应用格式:∵ 在Rt△ABC 中, ∠C =90°,∠A =30°,
(1)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另一直角边的 一半. (2)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最长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中最小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30°角所对直角边的2倍.
2、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CD是斜边AB上的高,AD=3cm,则AB的长度是( )A.3cm B.6cm C.9cm D.12cm
注意:运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时,要分清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DC=90°,∴∠ACD=∠B=30°.在Rt△ACD中,AC=2AD=6cm,在Rt△ABC中,AB=2AC=12cm.∴AB的长度是12cm.
3. 如图,∠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于D,若PC=3,则PD等于( )A.3 B.2 C.1.5 D.1
解析:如图,过点P作PE⊥OB于E,∵PC∥OA,∴∠AOP=∠CPO,∴∠PCE=∠BOP+∠CPO=∠BOP+∠AOP=∠AOB=30°.又∵PC=3,∴PE=1.5.∵∠AOP=∠BOP,PD⊥OA,△EOP≌△DOP,∴PD=PE=1.5.
方法总结: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与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综合运用时,关键是寻找或作辅助线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一艘船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航行,从A处测得一礁石C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如果这艘轮船上午8:00从A处出发,10:00到达B处,从B处测得一礁石C在北偏西60°的方向上.(1)画出礁石C的位置;(2)求出B处到礁石C的距离.
解:(1)如图,以B为顶点,向北偏西60°作角, 这角一边与AM交于点C, 则C为礁石所在地;
(2)∵∠DBC=∠BAC+∠ACB, ∠BAC=30 °, ∠DBC=60°, ∴∠ACB=30°,即∠BAC=∠ACB, ∴BC=AB ,(等角对等边) 即 BC=AB=10×2=20 (海里).
答:B处到礁石C的距离为20海里.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 °,腰长为20.求腰上的高.
解:过C作CD⊥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D.
∵∠B=∠ACB=15° (已知),∴∠DAC= ∠B+ ∠ACB= 15°+15°=30°,
方法总结:在求三角形边长的一些问题中,可以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
已知:如图,AB与CD交于点P,CP=PD,∠A=42°,∠CPB=138°,∠B=69°. 求证:AC=PB.
∵ ∠CPB=138°
∴ ∠CPA=180°-138°=42°
又∵ ∠CPB=138°,∠B=69°
∴ ∠D=∠CPB-∠B=69°
已知:△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B=45°,BC=10cm. 求:AD的长度.
∴ ∠ADB=∠ADC=90°
= BC=5 (cm)
90°-45°=45°
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BC,CA,AB上,且AF=BD=CE. 求证:△DEF也是等边三角形.
∵ △ABC是等边三角形
∴ BC-BD=AC-CE
在△AEF和△CDE中,
∴ △AEF≌△CDE(SAS)
∴ △DEF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B=∠D.求证:BC=CD.
∴ ∠ABD=∠ADB
∵ ∠ABC=∠ADC
∴ ∠ABC-∠ABD=∠ADC-∠ADB
即 ∠DBC=∠BDC
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边AC的中点,AE⊥EC,BD=EC,证明:△ADE是等边三角形.
∵ △ABC是等边三角形,
∴ ∠BDA=∠CEA=90°
在Rt△ABD和Rt△ACE中,
∴ Rt△ABD≌Rt△ACE(HL)
∠EAD=∠BAD=60°
∴ △ADE是等边三角形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与CE相交于M点.求证:BM=CM.
∴ ∠ABC=∠ACB
∴ BD⊥AC,CE⊥AB
∴ ∠BEC=∠CDB=90°
∴ ∠1+∠ACB=90°
∠2+∠ABC=90°
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过点D作DE⊥AB.DE恰好是∠ADB的平分线.CD与D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理由如下:∵DE⊥AB,∴∠AED=∠BED=90°.
∵DE是∠ADB的平分线,∴∠ADE=∠BDE.
又∵DE=DE,∴△AED≌△BED(ASA),
在Rt△ACD中,∵∠CAD=30°,
∴AD=BD,∠DAE=∠B.
∴∠BAD=∠CAD=∠B.
∵∠BAD+∠CAD+∠B=90°,
∴∠B=∠BAD=∠CAD=30°.
解:∵DE⊥AC,BC ⊥AC, ∠A=30 °,
答:立柱BC的长是3.7m,DE的长是1.85m.
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 的中点,立柱BC,DE 垂直于横梁AC,AB =7.4 cm,∠A =30°,立柱BC、DE 要多长.
1、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E是∠BAC的角平分线,AE与CD交于点F.求证:△CEF是等腰三角形.
∵ ∠ACB=90°,
∴ ∠EAC+∠AEC=90°,
∠BAE+∠AFD=90°
∴ ∠AEC=∠AFD
∵ AE是∠BAC的角平分线
∴ ∠BAE=∠EAC
又∵ ∠AFD=∠EFC
∴ △CEF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为BC、AC上的点,且CD=AE,AD、BE相交于点P,BQ⊥AD于点Q, 求证:BP=2PQ.
∴△ADC≌△BEA(SAS).
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 AC=BC=AB ,∠C=∠BAC=60°,
∴ ∠CAD=∠ABE,∠BAP+∠CAD=60°.∴ ∠ABE+∠BAP=60°.∴ ∠BPQ=60°.又∵ BQ⊥AD,
∴ ∠PBQ=30°,
∴ ∠BQP=90°,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2 一次函数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2 一次函数备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导入,课程讲授,新课推进,购买种子量,y5x,函数图象为,xm3,习题解析,习题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科版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备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导入,课程讲授,新课推进,随堂小练习,1-2,习题1,习题解析,习题2,习题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4 角的平分线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4 角的平分线备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导入,逆命题,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作射线OP,∴∠AOP∠BOP,应用所具备的条件,应用格式,解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