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 (2)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 (2)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 (2)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4节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节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光的折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力求体现新课标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以揭示光折射的特点为目的,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理论依据:物理来源于生活,在学生自己能举出生活中常见例子的情况下,通过学生存在的疑惑,使学生自身产生要解决问题的需求,通过搭设台阶,让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及观察智能。地位作用与学情分析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属于初中物理光学部分,是初中物理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三节。涉及前面所学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第五章凸透镜成像内容的学习,又需要本节内容做为基础,因此本节既是光的传播三种情况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解凸透镜知识的铺垫。从课标内容上看,本节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二个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的二级主题中的声和光,具体 要求是: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从及其特点。可通过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在生活中,有大量让人感兴趣的错觉都与折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这些现象的解释,需要利用光折射时遵循的基本规律。主要内容:从课标的角度分析,内容应包含:(1)了解折射现象(2)探究并了解光折射的特点。从教材上来说应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2)通过实验探究光发生折射时的特点(3)通过实验得到折射光路是可逆的(4)能根据所学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成。(5)通过科学世界,知道生活中的其他折射现象。其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的折射特点,是本节重点;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以及用折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折射成是本节的难点。    学情分析: 光的折射这个名词,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光束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路径发生偏折的直观现象,学生很少见到。因此,本节课的第一个折射现象就需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质疑,在兴趣的趋动下,愿意去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在学习前面的反射规律时,学生已经经历过关于光的反射的探究实验,两个实验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甚至实验结论的总结都有相似之处,这对于本节课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结论得出,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要少得多,像叉鱼,学生就没有生活感受。直接跳到叉鱼,太突然了,需要让学生对先前折射现象有认知的情况下,一步一步的走入折射成,直至最后分析出的大致位置,举一反三至多个类似折射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本节课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观察能力,将实验现象抽象为简约的物理光路图的能力,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对已学过知识的类比、迁移的能力、将物体微分多份的微元法以及极限的思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折射现象及折射角;2          了解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3          能够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能归纳总结出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2          通过讨论与归纳,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3          通过活动,初步体会运用建立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养成尊重事实的态度;2          通过小组分工与合作以及各组间的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合作意识;3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折射光路是可逆的;折射规律的生活应用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折射演示器、透镜、烧杯、筷子、水、刻度值、透明皂  教学结构流程示意图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4.3 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演示】硬币魔术        任务一:做一做,寻找身边的折射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用手边的器材,尽量多的演示出来。 引导学生由前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折射现象先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慢慢再去完善  任务二:试一试,感受折射的路径选择合适的器材,演示光折射的光线路径。 根据前面所学的反射光路及反射光路中的界面、反射点、反射光线、反射角的定义方法,尝试定义折射光路中的折射点、折射光线及折射角 任务三:测一测,探究折射的规律1、实验探究过程   通过小组准备好的器材,团结协作测量数据,总结规律。  光从空气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的现象 2、实验总结规律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玻璃中的数据对比,光路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理,将光从水或玻璃中射入空气中的数据再进行对比,又发现了什么规律?3、光路是可逆的对比光从空气到水,光从水到空气中两组数据;光从空气到玻璃,光从玻璃到空气两组数据,还发现了什么?你能通过实验告诉我吗? 利用手头的器材,在折射光线的位置再放置一个激光手电,一红一绿,可以发现光路是重合的任务四:想一想,享受理性的生活我们来认识一个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吧。观察水中的鱼,发现鱼的位置偏高。尝试由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光路进行分析。引导分析折射成虚像,且位置偏高。 实际应用:爷爷带小明去钓鱼,遇到的一些列的问题。 分析比较前后两次硬币的位置通过观察思考,一起画出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发生偏折的光路图   通过分析可得出光传播路径改变的原因是:出现了另外一种光能进入的透明介质,给折射下简单定义  知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定义方法,并能进行区分    学生自己动手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现象并总结,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玻璃中)的数据记录在学案中 将对比结果计入到  大部分同学由前面学过的反射可逆,尝试观察折射是否可逆,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将现象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 结合反射成像的特点,尝分析折射成像,像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由前面的知识中,学生很容易的完成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路,添水后,硬币上浮,大部分同学经达思考可以大致得到在水中折射的光路图,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察来不断完善定义,体会物理规律学习的过程       将前面学过的反射知识迁移到折射知识的学习,降低了难度。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明白如何得出折射的大致规律,为后面的规律得出的过程进行铺垫    从特殊到一般,从繁到简,有寻找规律的感觉  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用多媒体模拟光的折射过程,加深理解;由反射成像到折射成像,再次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物理知识在生活的有用,强化安全意识。 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方法总结光的传播现象学生总结,巩固所学内容,阅读材料总结所学,收获知识 课后延伸自制彩虹学生课后完成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以及提升动手能力   

    相关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光的折射,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人教版第4节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4节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教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