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10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164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10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164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10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164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10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10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该环形公路设计的主要原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2019全国卷I)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 B.农产品C.工业品 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2019江苏卷)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图7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5.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履门地铁2号线厦门西海城段是国内首条过海盾构隧道地铁。在工程论证时期,该线拟定了3个方案(下图),经多方论证,最终选择方案①。方案①的跨海隧道从大免屿下穿过,并建设跨海隧道的通风通道。据此完成下列各題。1.与方案②、③相比,厦门地铁2号线跨海遂道方案①A.连接的地铁站点数多 B.受海域风浪影响较小C.隧道建设工程量较小 D.隧道的施工难度较小2.方案①线路的跨海隧道选择经过大兔屿可A.保持水流畅通 B.提供设施建设平台C.发展岛屿旅游 D.提高地铁通行速度3.厦门地铁2号线建成开通后,将A.缓解海沧大桥交通运输压力 B.提高海沧生活区环境质量C.提升海沧商业中心服务等级 D.影响厦门西海域航运安全成昆铁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走向 B.城镇分布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5.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6.旅客可以在成昆铁路沿线见到的风景有A.大漠孤烟 B.小桥流水C.大河咆哮 D.千里麦浪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m,该公路限速为30Km/h。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A.沙特 B.日本 C.荷兰 D.孟加拉国8.该环形公路设计的主要原因有①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工程量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展线长度,保护沿线植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某县快递公司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该县快递公司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水运便利的河流两岸 B.位于商业繁华的市中心C.位于人口集中的居民区 D.位于城区外围的公路交汇处10.关于图中快递公司分布的优势区位分析正确的是A.交通便利,利于快递件的收发 B.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C.离市中心近,地价较岛 D.水运便利,降低运输费用11.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 米,乙村位于甲村 方向。(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说明理由。(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12.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下图)(1)公路与铁路相比较,公路的最大优点是。(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为主,原因是。(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a处,理由。b处,理由。(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
【答案】1.B2.A3.D【解析】1.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B对,ACD错。故选B。2.图示地区有海拔1300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误;该区域铁路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误。故选A。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故选D。【答案】4.A5.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的意义。4.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5.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正确答案选D,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A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B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跟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C错误。【答案】1.C2.B3.A【解析】1.与方案②、③相比,从图中可看出方案①主要是以直达为主,隧道建设工程量较小,C对;方案①与方案②经过的地铁站点相同,A错;三地都在海底,海域环境相同,受海域风浪的影响差别小,隧道的施工难度相差无几,BD错。2.从图中可看出大兔屿是海域中的一个岛屿。方案①线路的跨海隧道在海底,与保持水流畅通无关,A错;从图中可看出地铁在该大兔屿并没有站点,故对发展岛屿旅游没有影响,C错;地铁修建虽与经过的地方环境有关,但地铁的通行速度是有规定的,经过大兔屿与提高地铁通行速度无关,D错;从材料中可看出该地铁线路较长,中途如果有一些地方能提供设施建设平台就更有利于建设,而大兔屿刚好满足条件,故B正确。3.海沧大桥是地铁纬修建前的交通要道,地铁的运量大,速度快,厦门地铁2号线建成开通后,将缓解海沧大桥交通运输压力,A对。海沧生活区有地铁站点会便于当地居民的出行,但不能提高海沧生活区环境质量,B错;海沧商业中心没有地铁站点,不能提升海沧商业中心服务等级,C错;地铁在海域下一定的深度,不会影响厦门西海域航运安全,D错。【答案】4.D5.C6.C【解析】4.据图可知,铁路呈之字形弯曲,说明该区域地势起伏大,铁路线布局受地形影响大。5.截弯取直可以缩短路程,提高列车运行速度。6.成昆线沿线地区地势起伏大,铁路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可以看到大河咆哮壮丽景观。【答案】7.B8.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线路布局。7.读图中可知,采用双螺旋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日本岛国地形有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B正确。沙特、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都比较低,以平原为主,无需采用双螺旋设计,且沙特有大面积分布。8.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一方面是考虑到地形因素,增长线路,可以降低坡度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性,③错误;采用架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尽量少占用土地或者耕地资源,同时减小展线长度,保护沿线植被,①④正确,D正确。该设计并不是为了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二者无关,②错误。【答案】9.D10.A【解析】9.读图可知该县快递公司有的位于水运便利的河流两岸,有一个就不在河流岸边,A错误;几乎者不在商业繁华的市中心,B错误;多数不在人口集中的居民区,C错误;都位于城区外围的公路交汇处,D正确。10.快递公司分布在道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利于快递件的收发,A正确;从图中看不在人口密集地区,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快递不能利用水运,速度太慢,BCD错误。11.【答案】(1)100 东北(2)a处 a处为凹岸,受河水侵蚀,水深,航行条件好,b处为凸岸,泥沙易堆积,河水较浅,不利于航行和停泊。(3)1方案 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小,修筑难度低,修筑成本低。【解析】(1)图中有一陡崖M,有三条等高线相交,图中等高距是50米,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其海拔范围是100-200米之间,至少为100米。结合指向标,乙村位于甲村东北方向。(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码头应利于船舶停靠,河道水位应较深。a处为凹岸,受河水侵蚀,水深,航行条件好。b处为凸岸,泥沙易堆积,河水较浅,不利于航行和停泊。所以a处更合理。(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山区修路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1方案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小,修筑难度低,修筑成本低,更合理。2方案穿越等高线多,坡度大,开凿隧道多,工程难度大,不合理。12.【答案】(1)机动灵活(灵活性强) (2)公路 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3)不合理 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 (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解析】(1)公路与铁路相比较,公路可以实现门对门的服务,其最大优点是机动灵活。(2)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公路运输为主,因为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而且较为灵活,山区比较实用。(3)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据此,a线路通往大城市不应弯曲,而B处于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更为安全,合理。(4)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经过尽量多的居民点。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分层训练解密12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含解析),共37页。
这是一份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9工业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训练8农业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