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角的认识及画法(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31704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教案+练习(含答案)
- 2.15《整理和复习(1)》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0 次下载
- 2.16《整理和复习(2)》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7 次下载
- 3.2《直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6 次下载
- 3.3《锐角钝角的认识》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6 次下载
- 3.4《拼角》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1 次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 角的初步认识图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 角的初步认识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31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pptx、31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docx、31角的认识及画法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3.1《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设计
课题 | 角的认识及画法 |
教学目标 |
|
教学重点 |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
教学难点 | 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
教学准备 |
|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下面是什么图形吗?请大家按照规律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
2.揭示课题。 师:大家真棒,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区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认识及画法)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找平面图形这一环节,让学生既复习了已有的相关知识,又为新课奠定了基础。 二、新课讲解 1.联系实际,找角。 师:找一找,在图中哪些地方有角? 结合学生的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上也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吗?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角,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室里找到角,但表述上不够规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如桌子的面上有角,数学书的封面有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交流,一方面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参与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学生很容易把角的顶点当成角,指角的过程中只点一下角的顶点处。 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2:我们组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生3:我们组找到了窗户上的角、椅子上的角。 生4:我们组找到了黑板上的角。 ……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学生直观感知这只是个点,不是角。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都是这样的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角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学生思考)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教师示范指角:从角的顶点出发,沿着角的两条边移动。如右图: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建立正确的表象。 师:哪位同学能再指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用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出角: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指角,一方面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打好了基础。 3.认识角。 (1)直观认识角。 师:我们从身边找到了角,那么下面这些物体有角吗?它们的角在哪儿? 课件出示教科书P39例1的情境图。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角,谁能说说,观察这些角,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很难准确表述出什么是角,特别是很难发现角的顶点, 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平直的线是角的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 (2)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教师板书:
概括: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设计意图】结合前面的操作,直观感知角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有益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一组图形的观察,则有利于学生概括角的组成。 4.小组合作,折角和比角。 (1)学生自主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请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将不同折法的贴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这张纸上有三个角。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他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条线与另外的边组成的图形就不是角。 (2)感知角有大小,体验用叠合法比角。 教师展示两个折成的角(大小明显不同的)。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个角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教师再呈现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你们再看看这两个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台上给大家演示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指名学生演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再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5.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1)做角。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角(教师呈现一个活动角,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带孔的小棒试试看。 学生活动: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 (2)玩角。 师:(出示活动角)哪位同学能把老师手上的这个角变大一些? 指名学生操作。在操作中让学生感知:将角的两边张开些,角会变大。 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学生自主操作,交流讨论。 师:老师想让大屏幕上的这个角变大。(课件动态展示把边延长)角变大了吗? 在边变长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困惑,有的学生会觉得角变大了,有的则认为没变大,出现这样的认知冲突时,把话语权留给学生。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原来的角在哪儿?现在的呢?从而发现边变长了,但角的大小没变。 师:那老师让它变小吧。(课件动态展示把边缩短)角变小了吗? 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会发现角没变小。 师:边变长、变短,角的大小怎么都没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师小结: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两边张开得越小,角越小。(板书) 【设计意图】解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的问题,要充分抓住学生好奇的天性,设计两个层次的“变变变”活动,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用角。 师:能把你们刚才做的角变大吗?(学生动手操作将角变大)再变小、变大、变小…… 师:角变大、变小的过程能让你们想到我们用过的什么东西?(扇子) 课件动态演示折扇打开、闭合的过程。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体验感悟,画角。 (1)学生自主画角。 师:你们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画角。 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2)规范画角。 师:同学们画出了不同的角,老师也来画一个角,可以吗? 教师在黑板上规范画角:第一步,画一个顶点;第二步,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边,并标上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课件动态演示教科书P39例2画角的过程。 师:请大家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 学生再次画角。 (4)总结画角的方法。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9“做一做”第1、2题。 师: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把找到的角画出来。 2.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八”第1题。 同桌交流,互相指角。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部分角。 3.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八”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第一个图形和第三个图形是角,学生都会判断;第二个图形不是角,学生会说是因为它没有顶点;对于第四个图形学生就有些模糊,有说是的也有说不是的,让学生明确它有一条边不是直的,所以不是角。 4.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八”第3题。 先数给同桌看一看,看谁数得对,再全班交流汇报。 师:第四个图形有几个角?为什么? 前三个图形学生都会数角,第四个图形学生容易数出4个角,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图中只有2个角。 5.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八”第5题。 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再全班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如果学生表达不好,可以直接用课件演示的方式加以说明。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学会了画角;(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
板书设计 | 角的认识及画法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两边张开得越小,角越小。 |
课后作业 |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 |
教学反思 |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角的认识及画法》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 角的初步认识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1角的认识及画法pptx、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docx、第三单元总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32直角的认识及画法课件pptx、32直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docx、32直角的认识及画法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