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岛版六三制6上科学《2 细菌》教案2 教案 2 次下载
- 青岛版六三制6上科学《3 馒头发霉了》课件2 课件 2 次下载
- 青岛版六三制6上科学《4 食用菌》课件2 课件 2 次下载
- 青岛版六三制6上科学《4 食用菌》教案2 教案 2 次下载
- 青岛版六三制6上科学《5 蜡烛的变化》课件2 课件 2 次下载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3、馒头发霉了教案
展开《3 馒头发霉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难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观察发霉的物体,谁能将你看到的情况给大家描述一下?(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什么物体发霉,物体发霉的样子,和环境,为进一步认识霉奠定基础。)
新课讲解:
第一课时:
(一)学生交流:
生1,我家的馒头发霉了,馒头上有黑色的毛,
生2,我家的面包发霉了,面包上有绿色的点, 师:有几个?面积大吗/
生2,刚开始小,不多,放了几天就更多了,而切多了黑色的毛。
师:从这一点你能联想到什么?(霉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
生3,我家的橘子发霉了,橘子上有绿色的毛,还有白色的点,而且橘子坏了,发软。师:从这一点你又能联想到什么?(霉可以使食物腐烂、变质、)
生4,出示发霉的大米。大米发霉有黑毛。
生5,出示发霉的柚子。柚子上面有白毛的丝状物。
课堂特别活跃,在学生发言时我有意识的记录了物品的名称,霉的颜色目的是为下一步获得霉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生谈体会:初步认识霉
师:从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们获得了关于霉的哪些知识?
(一石激起前层浪,同学们又活跃起来了)
生1,我知道了霉有多种颜色。
生2,我知道了霉的颜色有白、黄、黑
生3,我知道了霉的样子,有的长的长长的丝,有的像棉花一样。
生4,我知道了发霉需要一定的条件,因为有的物品会发霉。有的不会发霉,只有具备了条件下会发霉,
生5,我知道了霉的害处会使食物腐烂。
生6,我知道了不仅馒头发霉,其他食物也发霉。
生7,我知道了霉无处不在。
生8,我知道了霉有很多种,因为颜色不同。
生9,我知道了,霉会生长繁殖。所以它是有生命的,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交流,对霉有了初步认识:霉也是有生命的,叫做霉菌。我们还知道了霉的种类、颜色、样子,霉无处不在。霉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
师:关于馒头发霉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馒头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霉呢?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生1做实验。
下面我们来设计实验研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霉
(三)通过实验研究发霉条件
1、分析实验,作出假设
师;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生:馒头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霉
首先要猜测;或是作出假设,你认为发霉与什么有关?说出理由。
生1:与时间有关,理由是食品放的时间长了就发霉
生3:不一定,有的放很长时间也不霉
师:对呀,看来时间不是主要因素,发霉还需要其他条件,(教师及时引导)
生2我认为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容易发霉:所以食物要放冰箱里,晒干的食物不易发霉
生4我认为温度太高也不行,太高了食物就烤干了,干果就不容易发霉。
师:那我们就假设温暖吧
生5我认为还与湿度有关
生6我认为还与水分有关,发霉的多数是含水多的如橘子,面包,柚子
师: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类型的实验/
生:对比实验
师: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控制变量,
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对比实验,
小组交流方案。教师引导从多角度进行实验,避免漏掉或雷同
思考: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哪些是可以组合的?
温暖---潮湿 温暖---干燥 寒冷-----潮湿 寒冷-----干燥
学生课外进行实验。
第一课时结束。
感悟:在第一课时上,我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感悟关于霉的知识,通过分析得到结论,而不是老师告诉的,可以看出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知识理解了,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课时:
(一)请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我在黑板上列表,划正字
结论;发霉的条件是:与温暖和潮湿有关,与寒冷、干燥 阳光黑暗 时间长关系不大。
(二)理解怎样防止食品和物品发霉
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物体发霉的条件,那么,怎样才能预防物品和食物发霉呢?说出你的方法和理由(目的是理解、应用、发霉条件,巩固所学知识,理解科学和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科学可以改善生活。)
1、小组讨论课文第9页10页图的依据
2、汇报交流
小组1真空包装;隔绝空气,与空气中的菌隔绝,防止污染,长时间保存,
小组2放干燥剂;断绝潮湿,霉菌就不能生长,
小组3放冰箱里;发霉条件是温暖,寒冷不符合发霉条件,所以食品不容易发霉
小组4太阳爆晒,是杀死细菌,而且是高温,不符和发霉条件,
小组5食品小包装;隔绝空气,短时间内吃掉,不容易发霉
(三)观看视频:了解霉的其他用途
目的是理解霉与人类关系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介绍青霉素和弗来明,这是进行科学发展历史教育。
科学六年级上册12、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12、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上册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10、距离和时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10、距离和时间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