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
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②若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
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⑦若F1的基因型为Dd,则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属于“演绎”内容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2.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小鼠,任意两只黄色的雌雄鼠交配,后代黄色与灰色的比例总是2:1,因此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由于存在隐性基因花粉不育现象,因此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C.色盲与血友病两者之间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男性中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由于没有等位基因,因此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3.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 1∶1 比值的是( )
A.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B.一只红眼 XAY 与一只白眼果蝇(XaXa)杂交后,子二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性状之比
C.基因型为 AaXBY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类型之比
D.15N 标记的 DNA 在14N 培养液中半保留复制两次后,含15N 与含 14N 的 DNA 数量之比
4.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性染色体的情况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之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5.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
②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③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丁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Y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丙中的M、m表示相应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图乙为初级卵母细胞
B.图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图丙中的M,m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减数分裂被称为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图乙中染色体的行为为减数分裂所特有
D.对一种生物来说,判断其减数分裂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分布
7.如图是某基因型为TtRr的动物睾丸内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
A.处于AF段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FI段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若该动物产生基因组成为Ttr的配子,则分裂异常发生在FG段
C.同一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在HI段基因型不同,分别是TR和tr
D.AF段所对应的细胞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8.为了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中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某DNA部分片段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为磷酸二酯键,③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B.①代表氢键,①的形成与断裂需要ATP提供能量
C.片段中碱基②与五碳糖构成的脱氧核苷与ATP中的腺苷相同
D.若该DNA一条链中碱基A与T之和占48%,则整个DNA中碱基C占26%
10.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B.DNA的复制有精确的模板,通常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DN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在细胞分裂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
D.一个含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1.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
B.过程①中的酶能使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
C.过程②四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D.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中特有“A—U”配对
12.真核细胞中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
B.真核细胞中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13.下列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同
B.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
C.tRNA、rRNA和mRNA分子中都含有氢键
D.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共同合成一条肽链,加快翻译速率
14.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1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变为S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材料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6.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黄色(A)对灰色(a1)、黑色(a2)为完全显性,灰色(a1)对黑色(a2)为完全显性,且存在A纯合胚胎致死现象。下列相关杂交及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接近3∶1
B.该群体中黄色鼠有2种基因型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鼠的比例一定为1/2
D.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8
17.某病毒的DNA分子共有碱基600个,其中一条链的碱基比例为A∶T∶G∶C=1∶2∶3∶4,在侵染宿主细胞时共消耗了嘌呤类碱基2 100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半保留复制
B.子代病毒的DNA中(A+T)∶(C+G)=7∶3
C.该病毒DNA第3次复制需要36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了8个子代DNA
18.桃树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桃树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纯合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代自交,后代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可能为9:7
C.纯合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代自由交配,后代紫花与白花的分离可能为13:3
D.纯合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代全为紫花,该紫花测交,后代紫花:白花=1:3
19.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所示(已知酶a能被蛋白酶水解)。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其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a和酶b结构的区别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B.油菜含油量高的原因是物质C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转录阶段
C.模板链转录出mRNA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T、G—C
D.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0.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图)。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21.图甲、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_时期,它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_阶段(填数字编号);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时期,名称为____________细胞,含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丙中,曲线①②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曲线从④→⑤转折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曲线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阶段含有无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3)图乙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没有发生互换,但是染色体C和染色体D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终形成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BCD,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
22.某二倍体(2N=24)植物,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d位于6号染色体上),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为研究这两对遗传性状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不符合3: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
(2)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将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自交,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
(3)若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B决定红色素的形成,其隐性决定基因b则为白化基因;基因A决定红色素的沉积,基因a在纯合时则表现为粉色;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向某基因型AaBb的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上导入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则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已知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Dd的植株X,其细胞中6号染色体有一条因缺失而异常,为了确定植株X的D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组实验来推断D基因的位置,写出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分析a 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
23.转录因子OrERF是一类蛋白质,在植物抵抗逆境时发挥作用。科研人员对水稻基因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OERF基因转录非模板链的上游部分测序,结果如下。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的起始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起始密码子与模板链配对区域的氢键数比下一个密码子配对区域的氢键数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2)植物细胞中的RNA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在细胞核外。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编码序列在基因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全部碱基对数量的10%,若一个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1200个,则该基因表达时需要的氨基酸总数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3)①②③三个元件分别在高盐、干旱、低温三种不同信号的诱导下,导致此基因表达出不同的OrERF蛋白,以适应高盐、干旱、低温环境,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又将水稻OrERF基因导入拟南芥体内,获得抗逆性强的植株,并设计有关实验检测OrERF基因在高盐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高盐处理后初期拟南芥中OrERF基因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高盐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后OrERF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
24.图中甲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图乙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的某时期图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虚线)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酪氨酸(UAU、UAC)终止密码(UAG)。
(1)图甲中的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____个碱基对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最小。图甲中___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3)导致图乙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异种类)。
(4)诱发基因突变一般处于图丙中的______阶段,而基因重组发生于_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各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3、测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交,是杂交子一代个体(F1)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是用以测验子一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详解】
①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所以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短毛应该是相对性状,①错误;
②若用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一定为显性性状,②正确;
③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③正确;
④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如C和c,④正确;
⑤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⑤错误;
⑥检测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以用测交方法,⑥正确;
⑦如果F1的基因型为Dd,则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属于 “演绎”内容,⑦正确。
综上所述②③④⑥⑦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只要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两只黄色的雌雄鼠交配,后代有黄色与灰色,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显性杂合子,性状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表现型比例总是2:1,可能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A错误;
B、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就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与花粉是否可育无关,B错误;
C、色盲与血友病都是伴性遗传,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男性中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没有等位基因,但它也是随X染色体与Y染色体分离,分配到不同的配子,实质上符合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C。
【点睛】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因的遗传定律,与配子的行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等无关
3.D
【解析】
【分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即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保留了一条模板链。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
3、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
【详解】
A、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表现型黄色圆粒与绿色圆粒之比是1:1,A不符合题意;
B、一只红眼XAY与一只白眼果蝇(XaXa)杂交后,子二代中有红眼(1/2XAXa)、白眼(1/2XaY),子二代中红眼与白眼的性状之比是1:1,B不符合题意;
C、基因型为AaXBY某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两种基因型,AY和aXB或AXB和aY,比例均为1:1,C不符合题意;
D、15N标记的双链DNA,放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两次后,形成4个DNA分子,含15N的DNA分子是2个,含14N的DNA数是4个,二者之比为1:2,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该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5和6、7和8),且7和8这对性染色体的大小不同,为雄果蝇。
【详解】
A、由题图可知,该果蝇为雄性个体,图中7为X染色体,8为Y染色体,因此,从性染色体的情况看,它能形成X、Y两种配子,A错误;
B、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雄性中只要含有e基因,就表现隐性性状,而雌性需要两条X染色体上均为e基因才表现为隐性性状,所以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雄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在雌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B错误;
C、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
D、只考虑3、4和7、8两对同源染色体时,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DdXeY,可产生DXe、dXe、DY、dY四种配子且数量相等,即各占1/4,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结合果蝇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分布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计算配子的种类。
5.A
【解析】
【详解】
甲图的基因型为AaDd,其自交产生的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概率为1/2×1/4=1/8,①正确;乙图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为后期图像,再看一半,有同源染色体,则为二倍体有丝分裂后期或多倍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其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或8条,②错误;丙图中患病若为伴X遗传,如果为显性,男性患病子女都患病,如果为隐性,父母有病,子女一定都有病,所以依图判断很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③错误;依丁图分析知其基因型为AaXWY,④正确。因此,错误的说法有②③,故选A。
6.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后期;图丙细胞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 由题可知为甲乙丙三图来自同一个个体,且图乙不均等分裂,为雌性个体,所以图甲为极体、图乙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 M、m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且图丙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
C、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图乙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所特有,C正确;
D、在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数目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对一种生物来说,判断其减数分裂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分布,D正确。
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AF段为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两个细胞,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得到的,因此HI段没有同源染色体。
【详解】
A、处于AF段的细胞是体细胞(有丝分裂),处于FI段的细胞是减数分裂,A错误;
B、若该动物产生基因组成为Ttr的配子,原因为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次级精母细胞,则分裂异常发生在FG段,B正确;
C、同一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在EF段,基因型相同,都是TtRr,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在HI段,4个细胞两两相同,基因型可能是TR和tr,也可能是Tr和tR,C错误;
D、AF段所对应的细胞为有丝分裂过程,不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步骤首先获得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再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然后适时保温后再搅拌、离心,最后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高低,从而得出结论。
2、噬菌体是专性寄生物,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只能在活体中培养。
【详解】
A、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要研究该标记物的出现的部位,因此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不应含有32P标记的无机盐,A错误;
B、单独以上一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应设置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作为相互对照,B正确;
C、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病毒和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该规律,C错误;
D、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也会出现放射性,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真核生物DN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氢键,②为碱基A,③为磷酸二酯键。
【详解】
A、③为磷酸二酯键,③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催化,A错误;
B、①代表氢键,氢键的形成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构成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构成腺苷的五碳糖是核糖,C错误;
D、由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A=T,G=C,所以若该DNA一条链中碱基A与T之和占48%,则整个DNA分子中则碱基A与T之和占48%,G和C之和占1-48%=52%,所以DNA中碱基C占26%,D正确。
故选D。
【点睛】
10.C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能量、酶、原料;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
A、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A正确;
B、DNA的复制时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模板,B正确;
C、真核生物的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也可发生,C错误;
D、一个含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量为(2n-2n-1)·m =2n-1·m个,D正确。
故选C。
11.B
【解析】
【分析】
图示是原核生物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
【详解】
A、毛霉是真核生物,因此该过程不可以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A错误;
B、过程①中的酶是RNA聚合酶,有解旋功能,B正确;
C、过程②四个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一样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C错误;
D、过程①是转录过程,过程②是翻译过程,翻译、转录过程都有“A—U”配对,D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
【分析】
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的场所:细胞核
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
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
与转录有关的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
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
(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
2、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1)mRNA:信使RNA;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转运RNA;功能: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
(3)rRNA:核糖体RNA;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详解】
A、r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A正确;
B、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翻译时,m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错误;
D、rRNA能催化肽键的连接,可见其具有催化功能,即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C。
【点睛】
RNA作为酶时候起催化作用,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13.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可形成三种与翻译有关的RNA;③表示翻译过程,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相同肽链的合成。
【详解】
A、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T—A、C—G、G-C;②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③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A错误;
B、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核糖体,因此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B正确;
C、mRNA为单链且无折叠区,因此分子中不含氢键,C错误;
D、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加快翻译速率,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中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一般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利少害多的特点。
【详解】
A、对a、b、c等不同基因而言,基因突变均可能发生,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A错误;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没有改变基因的结构,因而不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进行DNA复制,DNA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后很容易发生突变,C错误;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只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才可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
故选B。
15.C
【解析】
【详解】
如果一对相对性状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则杂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A错误;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错误;S型菌的DNA能进入R型菌,并与R型菌的DNA重新组合,进而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突变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
16.B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控制鼠体色的基因有A、a1、a2,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1 、Aa2表现为黄色, a1a1 a1a2表现为灰色,a2a2表现为黑色。
【详解】
A、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后代应出现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由于存在A纯合胚胎致死现象,后代的分离比接近2∶1,A错误;
B、该群体中黄色鼠有Aa1、Aa2 2种基因型,B正确;
C、黄色鼠Aa1与黑色鼠a2a2杂交,后代没有黑色鼠,C错误;
D、 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4×1/2=1/8,D正确。
故选BD。
17.ACD
【解析】
【分析】
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则该DNA分子中A:T:G:C=3:3:7:7,其中A=T=90个,C=G=210个。据此答题。
【详解】
A、该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半保留复制,A正确;
B、该DNA分子中A:T:G:C=3:3:7:7,则子代病毒的DNA中(A+T):(C+G)为3:7,B错误;
C、该病毒DNA第3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3-1×90=360个,C正确;
D、该DNA分子共有碱基600个,其中嘌呤碱基数目为300个,其在宿主细胞中共消耗2100个嘌呤碱基,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原则,假设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了n次,则(2n-1)×300=2100,解得n=3,因此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了23=8个子代DNA,D正确。
故选ACD。
18.AB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的信息: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存在时,才表现为紫花,所以其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紫花:A_B_;白花:A_bb、aaB_、aabb
【详解】
A、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进行减数分裂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纯合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纯合两对白花杂交子一代自交后代有可能为紫花,其基因型为AaBb。AaBb自交后代中,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为9:7,B正确;
C、两纯合白花杂交子一代自由交配,子二代要出现紫花,亲本只能选择AAbb、aaBB,杂交子一代为紫花,其基因型为AaBb,AaBb自交后代中,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为9:7,C错误;
D、子一代为紫花,其基因型为AaBb,进行测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紫花:白花=1:3,D正确。
故选ABD。
19.BCD
【解析】
【分析】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控制性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2、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
3、看图可知: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因为物质C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翻译阶段。4、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详解】
A、酶a和酶b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结构的区别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A正确;
B、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因为物质C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翻译阶段,B错误;
C、模板链转录出mRNA的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G-C、T-A,C错误;
D、从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
故选BCD。
20.BD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1.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突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2.基因中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为杂合子则隐
3.不同的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4.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详解】
【详解】
A、如果两个发生转变的胞嘧啶位于DNA的一条链中,则复制后的一个DNA分子发生了改变,另一个DNA分子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胞嘧啶分子转化为羟化胞嘧啶分子之后,与腺嘌呤进行配对,从而增加了A-T的数量,所以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B正确;
C、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如果DNA转变之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和原来一致,则蛋白质的结构就不会发生变化,C错误;
D、细胞核中DNA的复制可能导致错配;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时也可能发生上述的错配,D正确。
故选BD。
21. 有丝分裂后期 ⑥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卵母细胞 8 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为两个,染色体数目减半 受精作用 ②③④ BCD或A
【解析】
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分析丙图:左边一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中间一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精作用;右边一段表示有丝分裂。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丙图中的⑥。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中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2)图丙中,曲线①②阶段形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细胞一分为二;曲线从④→⑤转折形成的原因是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以及产生的生殖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丙中的②③④。
(3)减数第一次分裂C和D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产生的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CD和A,继续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或者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A,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CD,继续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CD。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1) 缺刻叶 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 两 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25:11
(3)红色:粉色:白色=3:1:2
(4) 让植株X作为父本与正常的马铃薯叶植株进行测交,观察子代表现型 若F1表现型为马铃薯叶,则说明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若F1表现型为缺刻叶,则说明D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淘汰马铃薯叶黄果后,让F1缺刻叶红果自交,分析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1,说明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DD)致死;分析在F2中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7,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B/b、C/c)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红果是双显性基因控制,即(B_C_),黄果的基因型有多种(B_cc、bbC_、bbcc)。
(1)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F1缺刻叶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番茄的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缺刻叶。由于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1,且此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DD)致死。
(2)
由于F1红果番茄自交产生的F2中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7,说明果实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子二代中红果基因型为BBCC:BbCC:BBCc:BbCc=1:2:2:4,由于马铃薯叶为隐性性状,所以只考虑红果自交后代表现型即可,自交后代红果B-C-所占比例为1/9+2/9×3/4×1+2/9×3/4×1+4/9×3/4×3/4=25/36,所以黄果所占比例为1-25/36=11/36,即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25:11。
(3)
根据“基因B决定红色素的形成,其隐性决定基因b则为白化基因,基因A决定红色素的沉积,基因a在纯合时则表现为粉色”可知,A-B-为红色,aaB-为粉色,A-bb、aabb为白色,由于向某基因型AaBb的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染色体上导入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所以自交后代中BB的个体由于带有ss基因导致其死亡,所以AaBb自交后代中A-B-死亡三份,aaB-死亡一份,故AaBb自交后代中A-B-:aaBb:(A-bb+aabb)=6:2:4=红色:粉色:白色=3:1:2。
(4)
若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X(Dd)作为父本与正常马铃薯叶(dd)进行测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Dd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d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的基因型全为dd,表现型为马铃薯叶。若D基因位于正常6号染色体上,让植株X(Dd)作为父本与马铃薯叶(dd)进行测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Dd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D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基因型全为Dd,表现型为缺刻叶。
【点睛】
分析此题中两对性状需要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单独分析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情况,一方面得出其显隐性,另一方面得出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对数以及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3.(1) AUG 1
(2) 会 20
(3)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个性状,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
(4) 较低 12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2、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1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
(1)
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根据图示发现0rERF基因转录非模板链的起始密码子编码区的碱基排列顺序为ATG,则转录模板链的碱基为TAC,因此起始密码子为AUG。起始密码子与模板链配对区域情况为:A=T、A=U、C≡G,下一个密码子的配对区域情况为:A=U、C≡G、G≡C,因此起始密码子与模板链配对区域比下一个密码子的配对区域氢键数少(2+2+3)-(2+3+3)=1个。
(2)
植物中RNA通过转录过程合成,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因此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进行。若一个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有1198个,可以推测出含有碱基数为1200个,又因为编码序列在基因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全部碱基对数量的10%,因此编码序列为≤1200×10%=120个.根据基因表达过程中,DNA分子中碱基数:mRNA中碱基数:氨基酸数=6:3:1的关系,可以推测mRNA的碱基数≤60个,该基因表达时需要的氨基酸总数≤20个。
(3)
①②③三个元件分别在高盐、干旱、低温不同信号的诱导下,导致此基因表达出不同的0rERF蛋白,以适应高盐、干旱、低温环境,此现象说明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
(4)
转录因子OrERF作用于转录过程,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因此转录因子OrERF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分析坐标图中实验数据表明,自然条件下(盐浓度为0时)拟南芥中OrERF基因的表达较低,高盐处理后12小时OrERF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
【点睛】
本题结合表格,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对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熟练,并理解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能由1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
24.(1)RNA聚合酶
(2) 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 2 b
(3)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4) b d
【解析】
【分析】
从图甲可知,①表示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即遗传信息的转录。②表示遗传信息从RNA流向多肽,即遗传信息的翻译。正常基因片段转录合成的mRNA为—GAUCUAUGGUAUG—,合成多肽的氨基酸的顺序为天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图乙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丙中a到c阶段,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逐渐增大,表示细胞分裂的间期。其中,a阶段和c阶段的mRNA含量较多,因此a阶段和c阶段分别表示G1、G2期,b阶段表示S期。d阶段表示末期,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减半,因此a到d阶段表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
(1)
图甲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参与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2)
a丢失T/A后合成的mRNA的序列为—GACUAUGGUAUG—。由分析可知密码子UAU对应的氨基酸为酪氨酸。因此,以—GACUAUGGUAUG—为模板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是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若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2个碱基对,不会破坏其他密码子的完整性,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最小。b由T/A变为C/G后合成的mRNA的序列为—GACCUAUGGUAUG—,合成多肽的氨基酸的顺序为天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c由T/A变为G/C后合成的mRNA的序列为—GAUCUAGGGUAUG—, 合成多肽的氨基酸的顺序为天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酪氨酸。d由G/C变为A/T后合成的mRNA的序列为—GAUCUAUAGUAUG—,合成多肽的氨基酸的顺序为天冬氨酸—亮氨酸。因此,图甲中b突变对性状无影响,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3)
图乙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的。②染色体上B突变为b或b突变为B。因此,图乙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属于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4)
基因突变发生于DNA复制时,即分裂间期中的S期,即图丙中b阶段。基因重组发生于减Ⅰ的前期和后期,在图丙中d阶段。
【点睛】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一10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一10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离子态的无机盐的生理作用不包括,糖原、核酸和淀粉酶的单体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相关叙述正确的,下表为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