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
2.(1分)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
3.(1分)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
A.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4.(1分)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从有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区分动植物细胞
B.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
C.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完全相同
D.与棕熊相比,棕榈树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5.(1分)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和蕨类植物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都有输导组织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肥沃的土壤
C.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管道,导管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种子中都有胚
6.(1分)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收多收少在于肥”一一植物生活需要有机物
B.“春雨贵如油”一一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需要水分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D.“大树底下好乘凉”一一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7.(1分)如图表示的是白天发生在植物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生理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二氧化碳,甲表示光合作用
B.乙过程分解的有机物是甲过程制造的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过程
D.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物的甲过程
8.(1分)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B.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9.(1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
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10.(1分)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乙表示骨骼肌,则丙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若乙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
C.若乙表示小肠,则饭后丙内葡萄糖含量增加
D.若乙是胰岛,则饭后丙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
11.(1分)5月12日,某中学进行了疏散逃生演习,当同学们一听到警报声就迅速有序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12.(1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B.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前方
C.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
D.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13.(1分)“关注健康,快乐成长“。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
B.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流感流行的时候在教室喷洒消毒液,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14.(1分)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心积压的烦恼用恰当的方式宣泄
B.有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时又有依赖性
C.男孩和女孩性意识开始萌动是不正常的
D.男女同学相处要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
15.(1分)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四个时期,在幼虫期吐丝结茧
B.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6.(1分)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
C.越小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
17.(1分)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18.(1分)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因此,它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但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血液的白细胞中提取的,运用这种方法生产干扰素获得量少、成本高。1980年﹣1982年,科学家将人的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降低成本并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这种生产干扰素的方法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仿生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19.(1分)据人口普查统计,我国近十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调,即男性多于女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责任全在女方
B.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C.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D.性别比例失调会影响社会稳定
20.(1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应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生物圈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内填写相应的标号,“”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21.(6分)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实验中有 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3)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4)如图1所示,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则该枝条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是 (填“水蜜桃”或“毛桃”)。
(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把正常生长的植物装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如图2所示为自然条件下该容器内某气体一天24小时的含量变化。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22.(7分)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都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我们北方人主要靠摄入禾谷类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如图一),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如图二),作为能量的来源。某些激素的调节(如图三)和泌尿系统在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淀粉经过[Ⅰ]过程,分解成[X] ,[Ⅲ] 过程在小肠处完成。
(2)图三中,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进入血液,由血管[④]运送到器官[A] 的毛细血管处,在 的调节作用下实现了图二的变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3)通过体循环的运输,血液由血管[⑥] 进入器官[B],血糖被输送到肾小管处后,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细胞内的结构 中分解,为肾小管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
(4)如果由于某种疾病或一次摄入葡萄糖过多,导致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葡萄糖便会随尿排出体外。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是 的。
23.(7分)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图三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1)图一的甲、乙两种组合方式中, 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产生的精子中有 条染色体。
(2)图二中,经过发育过程的[ ] 期,羽化出翅,成为成虫,与幼虫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
(3)根据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子代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的几率是 。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他可以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 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 ;否则,这只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24.(5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经河南,沿途形成了多个湿地。如图是某个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某黄河湿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 成分组成的。在生物成分中,水生植物属于 。
(2)在如图食物网中,其中鹭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 。如果某种不易降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此食物网中这种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3)近年来,随着黄河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5.(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口鸟洲位于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内,其中的白鹳每年4月初热带迁徙至江口鸟洲繁殖,为衡阳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材料二:动物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饿”…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材料一中的白鹳的迁徙属于 行为。
(2)人和小白鼠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 三者的协调配合,在 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当你直臂提重物时,你的肱二头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白鹳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 ,可辅助呼吸。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蝗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2.(1分)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解答】解:A、细菌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有鞭毛和荚膜,A错误;
B、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
C、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C错误;
D、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是真菌,D错误。
故选:B。
【点评】学会识图,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分)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
A.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分析】(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3)调节细准焦螺旋能让像变得更加清晰,解答即可。
【解答】解: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②的放大倍数小,物像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故选:D。
【点评】解此类综合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首先应弄清图形所反映的问题,其次弄清要解的问题,弄清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并能联想与和运用图示信息的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步骤来分析、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4.(1分)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从有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区分动植物细胞
B.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
C.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完全相同
D.与棕熊相比,棕榈树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分析】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即可。
【解答】解:A、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所以可以从有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区分动植物细胞,A正确。
B、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上皮组织,B错误;
C、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所以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不完全相同,C错误;
D、棕榈树属于植物体,棕熊属于动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与棕熊相比,棕榈树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及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
5.(1分)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和蕨类植物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都有输导组织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肥沃的土壤
C.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管道,导管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种子中都有胚
【分析】(1)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3)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因此导管变成了上下中空的管道,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水管,水可以在里面自由流动,据此解答。
【解答】解:A、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茎和叶中有了输导组织,A错误。
B、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土壤的肥沃程度与种子萌发无关,B错误。
C、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因此导管变成了上下中空的管道,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水管,水可以在里面自由流动,C错误。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特征等生物学知识。
6.(1分)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收多收少在于肥”一一植物生活需要有机物
B.“春雨贵如油”一一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需要水分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D.“大树底下好乘凉”一一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分析】(1)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2)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完成蒸腾作用的结果: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解答即可。
【解答】解:A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A错误
B、“春雨贵如油”,说明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需要水分,B正确;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遗传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C正确。
D、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7.(1分)如图表示的是白天发生在植物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生理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二氧化碳,甲表示光合作用
B.乙过程分解的有机物是甲过程制造的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过程
D.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物的甲过程
【分析】如图所示:①二氧化碳、甲光合作用、乙呼吸作用。
【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表达式:,①表示二氧化碳,甲表示光合作用,A正确;
B、乙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呼吸作用的分解有机物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B正确;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C错误;
D、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这一生理过程,制造的有机物就会减少,D正确;
故选:C。
【点评】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1分)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B.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解答】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必须需要能量,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其根本原因在于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故选:A。
【点评】知道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满足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9.(1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
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解:A、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A正确;
B、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B正确;
C、①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C正确;
D、②③有两个变量:唾液和搅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0.(1分)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乙表示骨骼肌,则丙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若乙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
C.若乙表示小肠,则饭后丙内葡萄糖含量增加
D.若乙是胰岛,则饭后丙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
【分析】图示中,横坐标表示血流方向,因此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据此解答。
【解答】解:A、若乙表示骨骼肌,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进行了物质交换,则Ⅲ中变为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的静脉血,A正确;
B、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丙是肺静脉,丙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B错误;
C、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葡萄糖含量增加,C正确;
D、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C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血管丙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D正确。
故选:B。
【点评】根据血流方向判定出三种血管的名称和物质的含量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1.(1分)5月12日,某中学进行了疏散逃生演习,当同学们一听到警报声就迅速有序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解答】解:A、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A正确;
B、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需要大脑皮层上语言中枢等的参与,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C正确;
D、该逃生演练过程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D正确。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反射弧的各部分作用。
12.(1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B.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前方
C.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
D.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分析】图一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图二①晶状体、②视网膜、③视神经;图三①肝脏、②胰腺;图四,①大脑、②脊髓、③神经
【解答】解:A、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正确;
B、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前方,正确;
C、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错误
D、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正确;
故选:C。
【点评】熟记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13.(1分)“关注健康,快乐成长“。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
B.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流感流行的时候在教室喷洒消毒液,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分析】(1)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2)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人体特的免疫包括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但是高蛋白食品要适量吃,不是越多越好,错误;
B、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所有进入体内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正确;
C、流感流行的时候在教室喷洒消毒液,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D、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通过蚊虫叮咬不会传播,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涉及知识面广,解答时注意结合实际,灵活解答.
14.(1分)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心积压的烦恼用恰当的方式宣泄
B.有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时又有依赖性
C.男孩和女孩性意识开始萌动是不正常的
D.男女同学相处要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琉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
【解答】解;A、内心积压的烦恼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正确;
B、有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时又有依赖性,正确;
C、男孩和女孩性意识开始萌动是正常的,错误;
D、同学相处要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正确;
故选:C。
【点评】熟记掌握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特别注意掌握青春期的卫生清洁问题,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项变化,寻求父母、老师等的帮助,树立正确的观念。
15.(1分)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四个时期,在幼虫期吐丝结茧
B.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分析】(1)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2)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解答】解:A、家蚕的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在幼虫期吐丝结茧,A正确。
B、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C、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蝌蚪再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像青蛙这样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C错误。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生殖发育的特点。
16.(1分)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
C.越小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
【分析】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解答】解:A.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不是属,错误;
B.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所以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错误;
C.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正确;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少,不是越多,错误;
故选:C。
【点评】熟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单位
17.(1分)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分析】1.细菌都是形体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
2.真菌的种类:分为酵母菌、霉菌和蕈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他的是多细胞
3.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答】解:A.细菌菌落小于酵母菌的菌落,颜色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菌落区分细菌和真菌,错误;
B.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没有多细胞的,错误;
C.防腐剂超过一定的量,会对人体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不能大量使用防腐剂,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正确;
故选:D。
【点评】熟记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他生物的结构和特点,注意区分
18.(1分)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因此,它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但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血液的白细胞中提取的,运用这种方法生产干扰素获得量少、成本高。1980年﹣1982年,科学家将人的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降低成本并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这种生产干扰素的方法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仿生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解答】解:人体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科学家将人的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降低成本并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这种生产干扰素的方法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19.(1分)据人口普查统计,我国近十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调,即男性多于女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责任全在女方
B.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C.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D.性别比例失调会影响社会稳定
【分析】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XX,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XY。
【解答】解: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从图中看出,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而不是生男生女责任全在女方。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生男生女决定于父亲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
20.(1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应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生物圈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分析】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解答】解: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护生物圈,A正确;
B、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是破坏了生物圈,B错误;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了代价,是为了保护生物圈,C正确;
D、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爱护它,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内填写相应的标号,“”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21.(6分)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实验中有 一 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100 倍。
(3)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胚乳 。
(4)如图1所示,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则该枝条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是 水蜜桃 (填“水蜜桃”或“毛桃”)。
(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把正常生长的植物装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如图2所示为自然条件下该容器内某气体一天24小时的含量变化。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叶绿体 。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 CE (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5)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体浓度的变化。
【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因此对照实验的变量要唯一。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3)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含有淀粉,因此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胚乳变蓝色。
(4)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接穗优良性状,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出的果实是水蜜桃品味。
(5)①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②A、在0﹣6点时,该气体的浓度升高,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氧气的浓度不升高。A错误;
B、6﹣12点时在,该气体的浓度又逐渐减少,而此时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图中0点和24点二氧化碳的浓度相等,说明一昼夜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减少,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相等,没有积累有机物。B错误;
C、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即有机物一直在积累,直到18点,因此18点有机物积累最多,C正确。
D、6点和18点代表呼吸作用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光合作用是逐渐增强和逐渐减弱的,所以6点前和18点后有光合作用在进行,因此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大于12小时,D错误。
E、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此E正确。
故答案为:(1)一;
(2)100;
(3)胚乳;
(4)水蜜桃;
(5)①叶绿体;②CE。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对照实验的设置、显微镜的使用、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知识点。
22.(7分)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都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我们北方人主要靠摄入禾谷类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如图一),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如图二),作为能量的来源。某些激素的调节(如图三)和泌尿系统在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淀粉经过[Ⅰ]过程,分解成[X] 麦芽糖 ,[Ⅲ] 吸收 过程在小肠处完成。
(2)图三中,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进入血液,由血管[④]运送到器官[A] 肝脏 的毛细血管处,在 胰岛素 的调节作用下实现了图二的变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3)通过体循环的运输,血液由血管[⑥] 肾动脉 进入器官[B],血糖被输送到肾小管处后,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细胞内的结构 线粒体 中分解,为肾小管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
(4)如果由于某种疾病或一次摄入葡萄糖过多,导致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葡萄糖便会随尿排出体外。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是 有限 的。
【分析】图一:I口腔中的消化;II小肠中的消化;III是吸收;X是麦芽糖。
图二:坐标图示人体内血糖浓度由高到降低到正常数值。
图三:A肝脏;B肾脏;C肺;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体动脉;④肝门静脉;⑤肾静脉;⑥肾动脉;⑦肝静脉。
【解答】解:(1)图一中,淀粉经过Ⅰ在口腔的消化过程,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X麦芽糖,Ⅲ葡萄糖的吸收过程是在小肠处完成的。
(2)图三中,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进入血液,由血管④肝门静脉运送到器官A肝脏的毛细血管处,在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血糖合成肝糖原,实现了图二血糖浓度降低的变化。
(3)通过体循环的运输,血液由血管⑥肾动脉进入器官B肾脏,血糖被输送到肾小管处后,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细胞内的结构线粒体中分解,为肾小管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
(4)如果由于某种疾病或一次摄入葡萄糖过多,导致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葡萄糖便会随尿排出体外。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麦芽糖;吸收(2)肝脏;胰岛素;(3)肾动脉;线粒体(4)有限。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3.(7分)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发育过程;图三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1)图一的甲、乙两种组合方式中, 乙 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产生的精子中有 4 条染色体。
(2)图二中,经过发育过程的[ ③ ] 蛹 期,羽化出翅,成为成虫,与幼虫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完全变态 发育。
(3)根据图三的杂交实验可知,子代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的几率是 。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他可以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 残 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 Aa ;否则,这只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分析】(1)果蝇的“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图一中,甲是雌果蝇,乙是雄果蝇。
【解答】解:(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图甲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是雌果蝇;图乙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所以图一中乙表示雄果蝇体细胞,甲表示雌果蝇体细胞。雄果蝇有4对染色体,其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
(2)观察图二果蝇发育过程图,其发育起点是①受精卵,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的发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羽化出翅,成为④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3)图三中,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图二的杂交实验可知,残翅是隐性性状。“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则长翅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aa)果蝇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子代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的几率是。
(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还是Aa,他可以在图三的子代中选取一只残翅雄果蝇与该果蝇杂交。长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若后代出现残翅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2:
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3所示:
;
故答案为:(1)乙;4
(2)[③]蛹;完全变态
(3)
(4)残;A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染色体的组成、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4.(5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经河南,沿途形成了多个湿地。如图是某个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某黄河湿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 非生物 成分组成的。在生物成分中,水生植物属于 生产者 。
(2)在如图食物网中,其中鹭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 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鹭 。如果某种不易降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此食物网中这种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鹭 。
(3)近年来,随着黄河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在图中,水生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水生植物是生产者。
(2)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营养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等级越多,最高级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所以如图食物网中,其中鹭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鹭。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鹭食物链中,水生植物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鹭的级别最高,含量最多。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故答案为:
(1)非生物;生产者
(2)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鹭;鹭
(3)生态系统。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
25.(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口鸟洲位于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内,其中的白鹳每年4月初热带迁徙至江口鸟洲繁殖,为衡阳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材料二:动物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饿”…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材料一中的白鹳的迁徙属于 先天性 行为。
(2)人和小白鼠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 关节 三者的协调配合,在 神经系统 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当你直臂提重物时,你的肱二头肌处于 收缩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白鹳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 气囊 ,可辅助呼吸。
【分析】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解答】解:(1)材料一中的白鹳的迁徙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2)和小白鼠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当你直臂提重物时,你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因此,感觉比较累。
(3)鸟类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白鹳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1)先天性;
(2)关节;神经系统;收缩;
(3)气囊;
【点评】掌握动物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幽门螺杆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6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