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4节自然灾害教案 (2)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4节自然灾害教案 (2)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4节自然灾害教案 (2)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检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灾害》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2  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3  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布,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并能分析其原因。难点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总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与我国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导入PPT,我国2016年上半年自然灾害严重。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和气候都较为复杂,这样的自然条件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方面比如使得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我们国家常见的自然灾害。【讲授新课】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是要明确一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请同学们齐读。。。教师: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可不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学生:洪水,地震,泥石流。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对自然灾害都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具体来说自然灾害的概念到底是什么?通常又分为哪些类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4内容找出答案。好,通过阅读课文,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什么是自然灾害?学生: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教师:很好,我们发现自然灾害其实是自然环境发生了异常导致的。那么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出示课件。学生:AD教师:很好,那么大家来判断一下,图片所示为什么灾害?出示课件。学生判断略。教师:很好。我们一般把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称为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称为地质灾害,自然灾害一般分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两大类。好,接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图,图2.482.49,找一找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分布情况如何?找学生回答。教师指导说明。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我国的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寒潮、干旱、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那么有没有同学可以总结一下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生回答:类型多,分布广。噢,我们发现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而且分布很广。那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总结一下这些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结合58页课后活动,首先来看气象灾害,请大家读图2.48,小组讨论完成下表。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台风 东南沿海      寒潮 我国大部分地区(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干旱 北方地区    洪涝 南方地区教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些气象灾害这样分布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1.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2.寒潮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因为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受重重山岭的阻挡,所以受寒潮影响较小。3.干旱多分布在北方地区,因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4.洪涝多发生在南方地区,因为我国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而南方地区是夏季风最先到达、最后退出的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长。教师:大家总结的都很好。接着来看地质灾害,同样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地震     滑坡和泥石流 东南沿海西南地区 中西部山区,西南地区最集中 原因:东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带)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原因:多山且多陡坡,降水多暴雨,冲刷力强教师总结:所以我们发现,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其实是和我国的自然环境直接相关的。而且往往是祸不单行,这些自然灾害常常是相伴发生的,这给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8-60页内容,了解我国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努力。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遇到自然灾害又应该怎么办? 师生共同总结:从国家层面,提高预报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完善的防灾工程;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个人层面掌握地震、泥石流灾害的避灾方法。【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明确了自然灾害的分类。同时我们通过读图总结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了其分布的原因。也思考了如何面对灾害,采取措施。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关心自然,关注自然灾害,积极学习灾害自救措施等,让我们能够在面对灾害时勇敢面对,并且能够帮助别人。这节课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做几个练习,看看大家对今天的课堂掌握的如何。 【课堂检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2.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 地震          B. 滑坡         C. 台风         D. 泥石流3.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4.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       洋,在我国的          地区登陆。(2)寒潮入侵我国西北地区的路径是自                    方向。(3) 19551月发生强烈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安康比西安的气温         (高或低)得多,请解释原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自然灾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学生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原因也有较强的兴趣。本课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外,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分布的原因,加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训练,同时能深刻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规律。             

    相关教案

    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获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自然灾害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自然灾害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