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课题 |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授课类型 | 新授课 | |||
一、学情分析 | 对于农村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身边的自然资源可能比较熟悉,但具体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应该如何使用可能说得还分不太清。所以应利用多媒体更好地进行教学。 | |||||||
二、教材分析 | 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 教材还通过"活动题"安排学生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教师需要为学生强调划分依据。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得不合理,同样也会面临无法再生的局面。还通过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 |||||||
三、教学目标设计 | ·知识与技能 |
|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节约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 |||||||
四、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 1.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 ||||||
·教学难点 | 1.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 |||||||
五、教学方法 | 讨论法、探究法 | |||||||
六、教具准备 | 自然资源图片、我国地大物博的媒体资料 | |||||||
七、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环节1 |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自由发言。(讨论自然资源的概念) | |||||
教师活动 | 通过学生举例,引导学生总结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 |||||||
学生活动 | 自由发言并总结。 | |||||||
设计意图 | 通过自己发现举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 |||||||
教学环节2 | 教学过程 | 小组合作探讨自然资源的种类,并读文讨论(学生读课本64页两幅图片,然后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讨论自然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教师活动 | 提出讨论问题 1.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老师提点划分依据) 2.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得出划分的依据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
学生活动 | 读课文,然后讨论,学会区分和体会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
设计意图 | 1.通过教材活动题的练习,学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 |||||||
教学环节3 | 教学过程 | 通过表格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 ||||||
教师活动 |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中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醒学生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寻找材料。 | |||||||
学生活动 | 先进行自主分析,然后小组合作,最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 |||||||
设计意图 | 通过表格的分析总结,加深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的认识到,让学生更深切地认识到我国资源的现状,思考我国今后应该做出的决策。 | |||||||
教学环节4 | 教学内容 | 活动题:行为评价,分组讨论,提出倡议 | ||||||
教师活动 | 对学生本节课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做总结性发言,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的使用现状,并要求学生提出倡议。 | |||||||
学生活动 | 资源结合身边的实例,小组讨论我国自然资源使用的情况。分小组提出倡议,然后选出较好的全班内宣读。 | |||||||
设计意图 | 通过倡议与讨论,教学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 |||||||
八、板书设计 |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定义: 自然界中 有价值 二、分类 1.划分依据:短时间内,是否可以循环或重复使用 2.分为: 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保护和培育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 --------珍惜和节约 三、特征(我国):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原因 : 地大 人多 | |||||||
九、习题拓展 | 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森林 B. 河流 C. 煤炭 D.阳光 2.我国资源特点是 ( )。 A.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B.分布不均 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D.分布不均 类型齐全 3.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 | |||||||
十、作业设计 |
挑选地理的《学习与测评》第20页的部分习题进行课后巩固 | |||||||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精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优质课教案设计,共4页。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教授新课,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