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3220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3220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3220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3.8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3.9列宁与十月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3.1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4.13罗斯福新政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设计
展开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所在单元主要介绍了一战带来的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起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重大国际事务无不直接或间接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系。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本课分为两个子目,分别为“《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二者在时间上呈先后关系,在空间上分别协调了战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共同构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按照时序与空间呈现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1919年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及相关条约暂时协调了战胜国在欧洲地区的关系,形成“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及一系列条约暂时协调了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华盛顿体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与矛盾分析等事实,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签订的背景,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的多元联系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通过史料分析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进行评价,逐步发展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意识。认识国家利益是影响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感悟帝国主义时代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的道理。
3.知道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通过史料分析初步理解该体系的局限性,认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2. 教学难点: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以乌克兰地区冲突的时事新闻导入,引导学生感悟地区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体系的重构,并回顾世界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变化,导入新课。
2. 正课讲授
教学内容一、《凡尔赛条约》
教师讲授: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安排战后世界成为当务之急,巴黎和会在这一背景下召开。阅读课本43-44页,完成表格。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
教师过渡: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也出席了会议,并对这场会议抱有很高的期待,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会议?我们从会前图谋、会议流程、会议成果三个角度来再识这场和会。
角度一:会前图谋
教师呈现会前一战后英美法三国的基本情况,并提出问题:
问题:根据表格,思考美国、英国、法国的主要战略企图是什么?对待德国会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呈现结构图点拨总结:美国在一战中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进而希望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而这一过程必然要与英国产生矛盾,美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是依旧试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也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希望其制止法国膨胀;法国在一战中实力也有所削弱,但是仍然保有一定的军事优势,企图争夺欧洲霸权,并主张肢解德国以消灭这个宿敌和对手,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之仇。意大利和日本也各自有争霸野心,尤其是日本,妄图把其在战时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特权合法化,独占中国,称霸亚太。由此可见,巴黎和会主要参与国各有算盘,都从自身不当利益出发企图操纵会议走向,必然带来一番争斗。
角度二:会议程序
教师呈现材料
教师提问:会议的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从程序来看,会议几乎完全被英美法大国操纵,成为其互相交换条件,谋利争霸的平台。
角度三:会议结果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表格,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
1、从会议图谋、会议程序和会议结果来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战胜国希望以什么方式重建世界秩序?
3、条约哪条内容最能体现会议性质?会议的哪些决定也体现了会议的性质?
4、综合以上,你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总结:这次会议是一场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分赃会议。战胜国希望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重建世界秩序,其中瓜分德国殖民地最能体现出会议和条约的性质。此外,列强为获得日本支持,不顾中国的抗议,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全部转交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义愤并引发了五四运动。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弱国无外交。
教师:此后,协约国先后与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协调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的矛盾,确立起了列强在这一地区的新秩序。
教师:巴黎和会还决定成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主要受英法两国操纵,成为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931年日本侵华后,国联曾派调查团来中国调查,袒护日本的侵略行为,希望将中国东北交由“国际共管”,暴露出西方大国对中国的觊觎之心。美国未能实现称霸世界的图谋,在争夺国联领导权中也失败,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联。
教学内容二、《九国公约》
教师过渡:巴黎和会美国退出,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并未获得完全成功,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尖锐。
教师呈现材料: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争霸的新格局
教师提问:战后亚太地区英美日的力量变化会产生怎样的矛盾冲突?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一战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明显增强,严重的影响了英国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称霸蓝图。三方开始展开激励的海军军备竞赛,然而竞赛带来的财政支出都让三个国家力不从心,各国都希望召开新的国际会议,通过外交途径缓解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华盛顿会议召开。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一下华盛顿会议的基本信息。
学生自学展示,教师总结。
教师呈现材料并提问:
- 根据材料一,概况《九国公约》的两条主要内容。
- 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九国公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分别从美、英、中角度谈一谈这一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从文件内容来看,《九国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实现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但是从材料二来看,中国代表提出的各项维护中国主权的要求基本均被驳回,公约标榜的维护中国主权只是表面文章,实际上实在以维护中国主权为借口,达到实现自己门户开放政策,维护在中国及亚太利益的企图。这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其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得中国重新恢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日本独霸中国的美梦破灭,中国的主权再次遭到践踏破坏。《九国公约》实际上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一个纲领文件。
教师:除《九国公约》外,还签署了《四国公约》及《五国海军条约》
协调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同盟问题和海军力量比例问题。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关系,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教学内容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师: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胜国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式重建了战后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夕的世界体系格局。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教师呈现材料并提问:
- 从材料一、二、三来看,这一体系存在什么问题?
- 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 对于国际关系的建构,你有何认识?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这一体系对于德国的处置过于严苛,在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列强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继续存在,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成为二战爆发的根源,由此可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六、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精品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精品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