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数学5年级上北京版单元知识点汇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数学5年级上北京版单元知识点汇总01
    数学5年级上北京版单元知识点汇总02
    数学5年级上北京版单元知识点汇总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5年级上北京版单元知识点汇总

    展开
    

    一、小数乘整数
    1. 积的变化规律:
    — 小 数 乘 法



    (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它们的积不变。
    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把 0 去掉,把小数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
    1.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
    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在积的前面用 0 补位。
    (4)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可以把 0
    去掉。
    2. 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0.除.
    外..).;
    一.个.因.数.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0.除.
    外..)
    
    重点提示: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 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要点提示:
    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 0 时,一定要先. 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知识巧记:
    小数乘法并不难, 关键点好小数点; 因数小数位数和, 等同积中小数位; 积中位数如不够, 用 0 补足再点点;
    如果因数不为 0,
    一个因数大于 1, 另一个因数小于积; 一个因数小于 1,
    另一个因数大于积。

    一.个.因.数.等.于.1..,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三、小数乘法的估算及积的近似值
    1. 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
    先用“四舍五入法”把两个因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数,再把这两个整数相乘即可估算出积。
    2. 在估算过程中,看作的整数如果比原来
    

    知识巧记:
    四舍五入方法好, 近似值来有法找; 保留哪位看下位, 再同数 5 作比较;

    的因数大,积的估算值大于准确值;看作的整数如果比原来的因数小,积的估算值小于准确值。
    3. 由于估算所得的结果不是积的准确
    值,因此应该用“≈”连接。
    4. 求得的近似值如果是末尾有 0 的小数,
    这个小数末尾的 0 不能去掉,否则会改变精确度。
    四、小数混合运算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2. 在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
    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 在同时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里,要.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 算.中.括.号.外.面.的.。.
    五、小数乘法的简算
    1. 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2.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可以使小数混合运算计算起来更简便。
    六、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后确定解题方法。
    是 5 大 5 前进 1,
    不足 5 的全舍掉; 等号改成约等号, 使人一看就明了。




    方法提示: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知识巧记:
    小数简算并不难, 运算定律莫记乱; 交换、分配和结合, 算完还要再细看。




    重点提示:
    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a×c+b×c=(a+b)×c

    方法提示:
    可以用树状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一、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 小 数 除 法

    1.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小于除数,个位上不够商 1,应在商的个位上写 0 占位,点上商的小数点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
    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 0 继续除;除到哪一位不够除
    时,要在商的那一位上写 0 占位,然后继续除。例如,
    
    提示: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 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由除数决定,即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 计算方法:
    ①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②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 补足。
    ③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例
    
    重点提示:
    0 除以任何数(0 除外)
    都等于 0,所以当被除数是 0
    时,商也是 0,如 0÷4.5=0。

    如,

    (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可以用乘法验算,看商乘除数是否等于被除数,也可以用除法验算,看被除数除以商是否等于除数。
    (3) 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当.被.除.数.不.等.于.0.时..,若.除.数.大.于.1..,则.商.小.于.被.除.数..;若.除.数.小.于.1..(0.除.外..).,则.商.大.于.被.除.数..;若.除.数.等.于.1..,则.商.等.于.被.
    


    方法提示: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重点提示:
    求出的商的近似值末尾是 0 时,末尾的 0 不能去掉。

    除.数.。.
    3. 商的近似值。
    (1) 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先.看.保.留.几.位.小.数..,保.留.几.位.小.数..,就.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 法.”.取.商.的.近.似.值.。.







    (2) 用“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法”: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不.管.省.略.部.分.最. 高.位.上.的.数.字.是.多.少..,都.要.向.前.一.位.进.1.。.用“进一法”得到的近似值比准确值大。
    (3) 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去尾法”: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不.管.省.略.部.分.最. 高.位.上.的.数.字.是.多.少..,都.要.舍.去.。.用“去尾法”得到的近似值比准确值小。
    4. 循环小数。
    (1) 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
    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例如,1.666… 1.1363636…
    (2) 循环节。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小数的循环节。例如,在 1.666…中,“6”是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6”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在1.1363636…中,“36”是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36”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 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①循环节是一个数字的循环小数,可以只写一个循环数字,并在这个数字的上面记一个小圆点,如 1.666…写作:1.。
    
    易错题:
    5.7÷9≈0.6333…
    错解分析:商 0.6333… 是循环小数,它是一个准确值,不能用“≈”连接。
    正确答案:
    5.7÷9=0.6333…



    易错题:
    98989898.9898 是循
    环小数。(√)
    错解分析:题中所给的数虽然是由 9 和 8 两个数字重复组成的,但是这两个数字在小数部分只重复出现了两次,小数部分是四位小数, 这是一个有限小数。
    正确答案:✕ 点拨:
    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的. 位.数.是.无.限.的..,而.这.个.小.数. 的.整.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 的.。.

    ②循环节是多个数字的循环小数,可以只写一组循环数 字,并在这组循环数字的首位数字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小

    圆点,如 1.1363636…写作:1.1; 3.5437437…写作:3.53 。
    (4) 拓展提高。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开.始.的.小.数.叫.作. 纯.循.环.小.数.。.例如,5. ,2.777…。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开.始.的.小.数. 叫.作.混.循.环.小.数.。.例如,2.18585…。
    (5) 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二、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准确找出题中的信息,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策略。
    三、探索规律:揭示除法中的秘密
    被.除.数.和.除.数..(均.不.为.0..)交.换.位.置.后..,所.得.的.商.和.原.商.相. 乘..,积.都.等.于.1.。.用字母表示:如果 a÷b=m,b÷a=n(a、b 均不为 0),那么 m×n=1。
    




    方法提示:
    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要点提示: (a÷b)×(b÷a)
    =a÷b×b÷a
    =1
    a、b 均不为 0。



    一、平行四边形
    三 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平行四边形一样,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不仅具备长方形的所有特征,并且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4. 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引垂线,这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作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一般能画出两种长度的高。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剪拼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重点提示:
    在拉动长方形的过程中,长方形的形状改变,但两组对边的长度不变。



    易错题: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一定相等,邻边一定不相等。( )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理解不准确,平行四边形一定具备对边相等的特征,但对邻边没有要求,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邻边也可以相等。
    正确答案:✕







    重点提示: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一组相互依存且对应的概念(底边上的高,高所对应的 底)。





    易错题:周长相等的两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 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 和 h 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字母公式为 S=ah。二、梯形
    1. 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平行的对边。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3. 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作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作梯形的腰。从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垂线,这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4. 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1) 直角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作直角梯形。

    (2) 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 梯形的面积。
    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也相等。
    (√)
    错解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共同决定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底和高的乘积却不一定相等,因此面积不一定相等。
    正确答案:✕




    易错题: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梯形的特征。“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要注意区分,题中没有强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所以是错的。
    正确答案:✕







    重点提示:
    一个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
    底+下底)×高÷2。
    如果用 a、b、h、S 分别表示上底、下底、高和面积,则
    S=(a+b)×h÷2。
    6.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 已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可以直接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 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下底=面积×2÷高
    三、三角形
    1. 三角形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1) 三角形的含义。
    由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2) 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3)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4)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 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作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作不等边三角
    要点提示:
    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





    易错题: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
    错解分析:两个梯形面积相等,上底、下底和高不一定相等,所以面积相等的梯形不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 形。完全相同的两个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正确答案:✕




    易错题: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错解分析:由三条线段
    组成的图形不一定都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才是三角形。
    正确答案:✕

    重点提示:
    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两.个.角.是.锐.角.。.

    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边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 60°。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
    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拓展提高。
    在一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一定相等;反之,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一定也相等。
    3. 三角形的内角和。
    (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通过观察发现: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自拼成了一个平角。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拼起来和它的直角相等,三个角的度数相加的和是 180°。
    (2)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用内角和 180°连续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的度数,可以直接用 90°减去已知锐角的度数,即可求出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4. 三角形的面积。
    (1) 三角形的底和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作三角形的底。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易错提示: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易错题:
    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一定大于 90°。(√)
    错解分析:这个结论只适用于锐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不成立。
    正确答案:✕

    点拨:
    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小于 90°,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等于90°。


    画法提示:
    画高时必须由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当对边不够长时,可以画虚线将对边延

    长。所.画.的.高.用.虚.线.表.示..,并.标.上.直.角.符.号.。.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 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 表示底,h 表示高,则 S=ah÷2。
    (3)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角形的高 h=2S÷a 三角形的底 a=2S÷h
    四、组合图形
    1. 认识组合图形。


    组合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2. 组合图形的面积。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先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求和或求差。
    五、千米 2 和公顷
    1. 认识千米 2 和公顷。
    . . .....................
    (1)千米 2.和公顷是常用的测量较大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
    .............. ... . .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 (10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千米 2.。
    2. 公顷和千米 2 之间的进率。
    1 公顷=10000 米 2 1 千米 2=100 公顷=1000000 米 2
    3. 千米 2、公顷、米 2 之间的换算方法。
    千米 2 换算成公顷,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反之,向左移动两位;公顷换算成米 2,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反之,向左移动四位;千米 2 换算成米 2,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六位,反之,向左移动六位。
    








    易错题: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强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这一条件。
    正确答案:✕



    提示:
    计算每个简单图形的面积时,要找准对应的数据。

    方法提示:
    由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一、统计表
    四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

    1. 认识复式统计表。
    某电器连锁店 2011 年四种家用电器销售情况统计

    2012 年 2 月





    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统计表,即复式统计表。

    是表头,店别表示竖栏的类别;种类表示横栏的类别,即四种家用电器的名称;销售额
    /万元表示栏中的数据。
    “合计”是指两家分店每种家用电器的销售总额。
    2. 简单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简.单.统.计.表.只.对.某.一.项.目.的.数.量.进.行.统. 计..;复.式.统.计.表.的.统.计.项.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复.式.统.计.表.的.表.内.部.分.比.简.单.统.计.表.的.表.内.部.分.复. 杂.。.
    联系:都.分.为.表.外.和.表.内.两.部.分..,表.外.部.分.都.包.
    
    提示:
    如果表头中已标明单位名称,填写栏中数据时不需要加单位名称;如果没有标明, 填写栏中数据时,数据后要加单位名称。




    重点提示:
    计算时,将同一竖栏中的数据合在一起,填在对应竖栏的合计处。












    方法总结:



    括.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时.间.。.
    二、平均数
    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方法:
    先.求.出.每.组.数.据.的.总.数.量..(用.每.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个.数..).,然.后.求.出.全.部.数.据.的.总.数.量.及.总.份. 数..,最.后.用.“.总.数.量.÷.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三、统计图
    认识并绘制复式统计图:

    1. 复式条形统计图: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条表示不同数量的条形统计图,称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2.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每组中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3.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不.仅.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组.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把.各.组.数.量.进.行.对.比..,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提示:
    1. 画直条时,一般先画一种直条,再画另一种直条。
    2. 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并注明图例,图.中.
    的.直.条.宽.窄.要.相.同..,单.位.长.度.
    要.统.一.。.







    重点提示: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存.在.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可能性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物.体.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发.生.的.可.
    能.性.越.大..,所.占.的.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反映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能性大,对应的物体数量相对较多。




    一、用字母表示数
    五 方 程

    1. 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
    2. 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便写法。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数字是 1 时,可以省略不写。例如,1×x 可以写成x;3×x 可以写成 3x;8×b 可以写成 8b;a×a 可以写成 a2, 读作 a 的平方,表示两个 a 相乘。
    3.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并求值。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当字母的值确定时,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也随之确定。
    (2)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时,将字母的值代入原式,直接计算求出得数即可。
    二、方程
    1. 等式和方程。
    (1) 认识等式。
    把.相.等.的.量.、.式.子.或.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就.成.了.等. 式.。.
    例如,329-9=180+140 3a=9b a-8=b+9
    (2)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4)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易错题:
    a2=(2)×(a)
    错解分析:
    a2 表示两个 a 相乘,不表示 a 的
    2 倍,应是 a×a。正确答案: a2=(a)×(a)

    方法提示:
    将数据代入原式求值时,原来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被省略的乘号要还原。


    易错题:
    3x+12 是方程。(√)
    错解分析:
    3x+12 中虽然含有未知数,但只是一个式子,并不是等式,因此不是方程。
    正确答案:✕ 重点提示:
    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


    提示:
    方程的解中的“解”是名词,是一个数值;解方程中的“解”是一个



    2. 解方程。
    (1) 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步方程
    ①一步方程可以直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
    ②形如 ax=b(a≠0)的方程的解法。ax=b
    解:ax÷a=b÷a→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x=b÷a
    ③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
    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④方程的检验:把求出的 x 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求出的 x 的值是方程的解;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不相等,则不是原方程的解。
    (2) 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稍复杂的方程。
    解稍复杂的方程,可以先将方程化简,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
    解形如 ax±bx=c(a±b≠0)的方程的解法。
    ax±bx=c
    解:(a±b)x=c (a±b)x÷(a±b)=c÷(a±b) x=c÷(a±b)
    3.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用 x 表示。(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语。
    动词,是指演算的过程。



    重点提示:
    解方程之前要先写“解”字,再计算。解方程时等号要上下对齐,且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















    重点提示:
    列方程时一般设 1 倍量(即标准量)为 x。



    一、密铺。
    1. 认识密铺。
    六 数学百花园








    2. 密铺的意义。
    用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地砖铺地,可以使它们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通常把这种铺法叫作密铺。
    3. 通过动手拼一拼可知: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
    边形、正六边形等都可以单独密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图形进行搭配也可以密铺;有一些不规则的图形也可以密铺。
    二、鸡兔同笼
    1. “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趣味名题,出自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因其计算同一个笼中鸡和兔的只数而得名。
    2.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
    假设法的过程是假设—计算—推理—解答。假设全是鸡,则兔的只数=(实际腿数-鸡的只数
    ×2)÷(4—2)。
    假设全是兔,则鸡的只数=(兔的只数×4—实际腿数)÷(4—2)。
    方程法:根据头数和腿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重点提示:
    多边形可以密铺的条件:拼接在一起的边相等,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











    重点提示:

    用.“.假.设.法.”.求.“.鸡.兔.同.笼.”. 问.题.时..,假.设.笼.子.里.全.是.兔.时..,先.求. 出.的.是.鸡.的.只.数..;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时..,先.求.出.的.是.兔.的.只.数.。.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