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盐城市伍佑中学20212022学年春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表达类似文如其人观点的比较多,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摘编自《浙江人文大讲堂——诗品与人品》)材料二: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摘编自《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材料三: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有一些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比如,人可在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中有,有生命意志,有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一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B. 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创作的诗歌,所体现出的人品与诗品,可以全面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C. 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对千千万万人的事的关注。D. 材料三认为诗人诗歌创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邻于理想。这里理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史上诗品与人品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有很多,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B. 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C. 材料二中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D. 材料二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上阕抒写作者对中原陷落敌手的悲愤,下阕抒写作者对敌军的深仇大恨、对国家统一的殷切愿望、对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令人动容。B. 在长达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中,诗词较好地解决了继承与革新、规范与灵活等艺术矛盾,成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便利工具。C. 华夏雄奇壮丽的山川,历史悠久的胜迹给了苏轼的诗以丰富的营养,反过来,他的诗又为这些山川、胜迹增加了耀眼的光彩。D. 当诗人带着强烈的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惆怅,或悲悯,或思念等的时候,眼中的景物都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 创造诗歌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诗歌?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渡河沈从文辰河中部小口岸吕家坪,河下游约有四里一个小土坡,名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十几株老枫木树,叶子已被几个早上的严霜镀上一片黄,一片红,一片紫。祠堂位置在山坳上,地点较高。向对河望去,但见千山草黄,起野火处有白烟如云。村落中乡下人为耕牛过冬预备的稻草,傍附树根堆积,无不如塔如坟。河下船埠边,有从土地上得来的瓜果、薯芋,以及各种农产物,一堆堆放在那里,等待装运下船。三五个小孩子,坐在这种庞大堆积物上,相互扭打游戏。更远处有皮鼓钢锣声音,说明某一处村中人对于这一年来人与自然合作的结果,因为得到满意的收成,正在野地上举行谢土的仪式,向神表示感激,并预约明年照常的简单愿心。祠堂前老枫树下,摆摊子守坳的,是个开船老水手,好像在水上做鸭子漂厌了,方爬上岸来做干鸭子。这一天,他听到三个赶路乡下人讨论城里的新生活来了,年岁虽然好,世界可不好,人都在劫数,逃脱不得。老水手虽说颇爱水路消息的丰富,又是个老江湖,新生活是什么,究竟不清楚。他不说话,向远处看,看到对河橘子园那一片橘树,和吕家坪村头那一簇簇古树。他想:来就来你的,有什么可怕?三个过路人走后,老水手却依然坐在阳光下想心事。他预备过河去看看。对河萝卜溪村子里,住了个人家,和他关系相当深。他得把这个重要消息报告给这个一村中的带头人知道,好事先准备一番,免得临时措手不及,弄得个手忙脚乱。上了渡船,掌渡的认识他,正互相招呼,河边又来了两个女子。一个年纪较小的,脸黑黑的,下巴子尖尖的,穿了体葸绿布衣,月蓝布围腰,围腰上还扣朵小花,用手指粗银链子约束在背后,链子尽头还系了一个小小银鱼作坠子,一条辫子盘在头上,背个小细蔑竹笼,放了些干粉条同印花布。一个年纪较大的,眼睛大,圆枣子形脸,穿蓝布衣印花布裤。年青人眼睛光口甜,远远的一见到老水手,就叫喊老水手:满满,满满,你过河吗?到我家吃饭去,有刀头肉焖黄豆芽。老水手一看是夭夭姊妹,就说:夭夭,你姊妹赶场买东西回来?我正要到你家里去。你买了多少好东西!他又向那个长脸的女孩子说:二妹,你怎么,好像办嫁妆,场场都是一背笼!……”老水手对两个女孩子只是笑,因为见较大的也有个竹笼,内里有好些布匹杂货,所以开玩笑,说是陪嫁用的。那个枣子形脸的女子,为人忠厚老实,被老的一说,不好意思,腮帮子颈脖子通红了,掉过头去看水。掌渡船的说:二姑娘嫁妆有八铺八盖,早就办好了。我听你们村子里人说的。头面首饰就用银子十二斤,压箱子十二个元宝还在外,是王银匠说的。夭姑娘呢,不要银的,要金的。谁说的?我说的。末后的话自然近于信口打哇哇,图个嘴响,不必真有其事。夭夭虽听得分明,却装不曾听到,回过头去抿着嘴笑,指点远处水上野鸭子给姊姊瞧。老水手说:夭夭,你一个夏天绩了多少麻?我看你一定有二十四匹细白麻布了。夭夭注意水中漂浮的菜叶,头也不回。我一个夏天都玩掉了,大嫂子麻布多!掌渡船的又插嘴说:大嫂子多,可不比夭夭的好。夭夭什么都爱好。夭夭分辩说:划船的,你乱说。你怎么知道我爱好?掌渡船的装作十分认真的神气:我怎么不知道?我老虽老,眼睛还上好的,什么事看不出。你们只看看她那个细篾背笼,多精巧,怕不是贵州云南府带来的?值三两银子吧。你顶小时我就说过,夭夭长大了,一定是个观音,哪会错?你怎么知道观音爱好?观音不爱好,怎么不怕路远,成天从紫竹林到南海去洗脚?多远一条路!弄渡船的一面悠悠闲闲的巴船,一面向别的过渡人说:我说知道就知道。我还知道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存心不良要登极,我们湖南人蔡锷不服气,一掌把他推下金銮宝殿。把个袁大头活活气死。人老成精,我知道的事情多咧。几句话把满船人都逗笑了。渡船到河中时,夭夭向老水手说:满满,你坳上大枫木树,这几天真好看。叶子同火烧一样,红上了天,一天烧到夜,越烧越旺,总烧不完。我们在对河稻草堆上看到它,老以为真是着了火。老水手捉住了把柄说:夭夭,你才说不爱好看的东西,别的事不管,你倒看中我坳上那枫木树。还有小伙子坐在枫木树下唱歌,你在对河可惜听不着。你家橘子园才真叫好看,今年结多少!树枝也压断许多吧。结了万千橘子,可不请客!因为好看,舍不得!夭夭装作生气样子说:满满,你真是拗手扳罾,我不同你说了。两姊妹是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滕家大橘子园滕长顺的女儿。守祠堂的老水手也姓滕,是远房同宗。老水手原来就正是要到她家里去,找她们父亲说话的。夭夭不作声时,老水手于是又想起新生活,他抱了一点杞忧,以为新生活一来,这地方原来的一切,都必然会要有些变化,夭夭姊妹生活也一定要有变化。过完渡,几个人一起下了船,沿河坎小路向着萝卜溪走去。河边下午景色特别明丽,朱叶黄华,满地如锦如绣。回头看吕家坪市镇,但见嘉树成荫,千家村舍屋瓦上,炊烟四浮,白如乳酪,悬浮在林薄间。……看来一切都象征当地的兴旺,尽管在无章次的人事管理上,还依然十分兴旺。 [注]满满:小叔叔通称。拗手扳罾:言故意扭着。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通过叙写丰收后的谢土仪式、夭夭姊妹的穿着打扮、掌渡船的所说的姑娘嫁妆展现湘西的风土人情。B. 好像在水上做鸭子漂厌了,方爬上岸来做干鸭子,向我们暗示出了老水手对前半生漂泊生活的厌恶。C. 老水手从过路人的交谈中得到了新生活这一概念,他并不特别明白这词的意义,但还是打算告知长顺。D. 小说以日常小事为素材,以普通民众为写作对象,反映的是对湘西在时代变迁中的的思考。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将湘西地区的乡土田园风貌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B. 小说中掌渡船的语言浅显直白,却于生动跌宕中透露出一种农民的机智和诙谐来。C. 小说既有化用文言词语的典雅描写,也有明白如话的生动陈述,读起来韵味十足。D. 小说采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简笔勾勒夭夭姐妹,并以此来折射她们的性格。8. 有人评价沈从文的作品是在乡土故事中寻找一种人性的美丽,请结合文本分析老水手身上呈现了哪些人性的美丽9. 作者在讲述渡河故事时,着重叙述人物对话,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临菑人主父偃上书。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昔秦皇帝并吞战国,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曰:不可。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以攻越。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薉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书奏,天子召见,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皆拜为郎中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B. 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C. 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D. 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皇帝,简称高帝,为开国皇帝的谥号之一,文中指秦始皇。B. 和亲,文中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达成的政治联姻。C. 南夷,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因当时这些地方的人多未开化,故称。D. 郎中,汉代专指帝王侍从官,其职责主要为护卫、陪从、建议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父偃认为,从进攻匈奴的历史来看,匈奴蒙昧野蛮、迁徙流动性非常强,一时难以制服。B. 李斯、成进等谏臣都认为,盲目进攻也会使得民不聊生、社会动荡,造成内忧外患的后果。C. 汉高帝也曾率军向北到达代谷攻打匈奴,结果平城被围,只得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的盟约。D. 严安认为周朝和秦朝的灭亡都因不改变国策而造成,以此来劝谏皇帝要为国做出长远规划。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14. 主父偃引用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这句话有什么用意?天子对其看法持什么态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上礼部侍郎陈情[唐]施肩吾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注]青律:代表春天。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写给礼部侍郎的。上,呈上;陈情,与《陈情表》中的陈情意思基本相同。B. 首联语言质朴,”“二字介绍了自己身处皇城,备感孤独之境况。C. 颔联运用比喻,自比弱小飞鸟和跛脚的行驴,时有乱箭穿身、薄冰行危之感。D. 颈联的下句,写自己就像貌美如花的贫贱之女,可叹无钱买镜,显得卑微凄凉。16. 这首诗与柳永的《望海潮》都表达了相同的写作目的,请加以概括。为了表达这一目的,他们构思的角度却不相同,请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______,______(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柳永《望海潮》中赞美西湖和远近山峰的清秀美丽的句子是______;姜夔《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象的句子是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__________圆满、圆融的精神内蕴。圆形结构的传统中式美学不仅应用于小说创作,更应用于传统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   )。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不少评论家__________,鲁迅即其中一个代表,他们力倡改变这一局面。相比之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至现代的席勒、黑格尔等批评家,西方的悲剧美学观理论早已完善。然而,在现代文学中,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之一。《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的叙事结构,又有的美学色彩,是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杰作。大结局中,翠翠等的那个人(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以说是一个圆满的悲剧”——无尽的等待或许有渺茫的希望,或许即为绝望。《边城》的故事发生在茶峒——一个__________的世外桃源,人物是__________中的普通几个,故事的结局并不算得悲壮,但是沈从文将优美的语言与凄美的结局相结合,使得全文弥漫着悲情的基调。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赋予  抨击  与世隔绝  芸芸众生 B. 赋予   打击  渺无人烟  茫茫人海C. 授予  抨击  渺无人烟  芸芸众生 D. 授予  打击  与世隔绝  茫茫人海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并不存在于讲究大团圆结局的中国古代小说中B. 中国古代小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因此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C. 大团圆结局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D. 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然而,在现代文学中,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B. 然而,在现代文学中,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之一C. 因此,在现代文学中,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D. 因此,在现代文学中,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之一(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能传递往往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定于剥削的命运。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富家大族的传递变得极为困难,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   )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B. 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如同一个炒锅一样,贫富易位。C. 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如同一个炒锅一样,贫富易位,上下颠倒。D. 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贫富易位。2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四、作文(60分)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德国】尼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日本】山本耀司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1 A    2. B    3. A    4. 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名家作品为论据,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
    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    5. 1)要有高境界多视角大胸怀。
    2)要有真情实感、付诸实践,有理想和追求。
    3)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的文章。6. B    7. D    8. 对生活虽有忧患,但不恐惧。他尽管不清楚新生活究竟是什么,但表现出不惧、不怕。善良、热情,关心乡里事情。老水手去萝卜溪向村中带头人报告新生活的消息,可见他对乡里事情的上心。人情关系温暖融洽。老水手调侃夭夭姊妹俩买好东西好像办嫁妆,打趣夭夭大枫木树下有小伙子唱歌,言语中透露着幽默与风趣,以及船上气氛的和乐自然,都体现了老水手与当地温暖融洽的人情关系。    9. 通过对话,展现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乡土人情。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夭夭、老水手、掌渡船的等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于对话中塑造并逐渐丰满。使情节淡化,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娓娓而叙,形成独特的叙述风格。10. C    11. A    12. B    13. (1)成年男子披上铠甲(当兵打仗),成年女子转运物资,(生活)困苦,难以活命,(他们)(于是)在路边的树上上吊自杀,死的人到处可见。(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14. 引用原因:劝谏皇帝不能穷兵黩武,要认清形势,现在不宜进攻匈奴。皇帝态度:赞成。参考译文:临菑人主父偃上书。他在奏书中写道:《司马法》说: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记作战的准备,必然会给国家带来危险。从前,秦始皇吞并六国后,追求胜利的欲望没有休止,又想攻打匈奴。李斯劝阻说:不可以这样做。匈奴人没有城郭可定居,没有储备的粮食可守,迁徙流动如鸟飞,很难制服他们。派军队轻装深入匈奴境内,粮食必然断绝;粮食随军而行,会因负重贻误战机。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也不会为国家带来利益,俘获他们的百姓,也不能调教役使他们防守。秦始皇不听劝告,就派蒙恬率军攻打匈奴,军队在外十多年,死亡的人数也数不清,却最终不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兵力不足,装备不齐吗?是因为客观形势不允许啊。男子拼命地耕作,也不够粮饷,女子纺纱织布也不够做帷幕,百姓疲惫不堪。孤寡老弱得不到抚养,路上的死人接连相望,所以天下人开始反叛秦朝。后来直到汉高祖平定天下,攻略边塞的土地,听说匈奴的部队聚集在代谷之外,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进言劝阻说:不可进攻匈奴。匈奴人的习性,如同野兽一样聚集,又像飞鸟一样忽然分散,追赶他们像捕捉影子。现在凭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认为很危险。汉高帝不听他的劝告,于是率军向北到达代谷,果然发生平城被围的事件。高皇帝后悔不已,便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的盟约,此后天下安定下来,便都忘记双方动干戈的事了。匈奴难以制服,不是一代了。侵扰掠夺人畜财物,成为他们的职业,他们的天性就这样。从上古的虞、夏、殷、周时代,就没有督责规范他们,对他们像禽兽一样畜养,不当作人类看待。陛下不向上看虞、夏、殷、周的传统策略,却要遵循近代的失误,这是令我最担忧的,也将会给百姓带来疾苦。严安上书说:从前秦始皇踌躇满志,好大喜功,只想威扬海外,于是派蒙恬率兵向北攻打匈奴,又派尉屠睢率领水军攻打越人。在这个时期,秦朝兵连祸结,在北方与匈奴作战,南方又陷入百越之地,军队驻扎在无用之地,只能进而不能退。经过十多年,成年男子当兵打仗,成年女子转运粮食,生活艰难困苦,活不下去,纷纷自尽于道旁的树上,死的人一个接一个。等到秦皇帝去世,天下叛乱,秦的后代被灭,断绝了祭祀,这就是穷兵黩武带来的灾祸。所以,周王朝的灭亡是因其衰弱,秦王朝的灭亡是因其强盛,都是不改变国策造成的结果。现在,朝廷征服南夷,诱使夜郎国前来称臣,降服羌人和僰人,攻占葳州,建筑城邑,深入匈奴内地,焚烧他们的龙城,议论的人都称赞这样的做法。实际上这样做只是群臣得到好处,对国家来说并不是长久的计策。   奏书上呈汉武帝,武帝召见他们,问他们:你们原来都在哪里?为什么这么晚我们才相见!任命他们做了郎中。15. D    16. 这首诗与柳永的《望海潮》都是干谒诗,表达了相同的目的,即希望得到援引、引荐,使自己能在仕途上施展才华。从构思角度来分析,柳永《望海潮》盛赞西湖之美,治理卓然,功绩可嘉,是从赞扬对方来写的,希望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能提携自己。本诗是诗人从自己的处境来写,写出自己如花才识之高,然而处境攒箭险”“薄冰危,希望礼部侍郎加以提携。17.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 哀民生之多艰    ③. 飞湍瀑流争喧豗    ④.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⑤. 重湖叠巘清嘉    ⑥. 过春风十里18. A    19. D    20. C21. A    22. C    23. 改为: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24. 

    相关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