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八年级上数学同步PPT课件+教案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 等腰三角形评优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3 等腰三角形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2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ppt、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2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课题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并能灵活运用判定方法解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交流、逻辑推理、总结归纳等活动,探究学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解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正确的判定方法解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学生准备:剪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课前预习课本第63~65页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过程一、 温故知新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0,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其它内角。解:当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0, 则两底角的度数为:
(1800-300) ÷2=750
当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300, 则另一底角的度数也为300 ,顶角度数为:
1800-300 × 2=1200
∴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其它内角为750、750 或300、1200。2、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AD=5,CD=2,求△ABC的面积。
解: ∵在△ABC中,AB=AC,
AD平分∠BAC交BC于点D
∴BD=CD=2, AD⊥BC∴BC=BD+CD=4∴S△ABC= BC·AD=×5×4=10二、情景导入 1、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简称“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且都等于60°逻辑推理表达:
∵在△ABC中,AB=AC=BC
∴∠A=∠B=∠C三、新授内容(活动一):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断提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反过来,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如图,在△ABC中,如果∠B=∠C,那么AB与AC之间有什么关系吗?1、测量:用直尺量一量AB、A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我测量后发现AB与AC相等。2、证明:如图,在△ABC中,∠B=∠C.
沿过点A的直线把∠BAC对折,得∠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则∠1=∠2.
又∠B=∠C,所以由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得:∠ADB=∠ADC.
所以将△ABC沿AD所在直线折叠,射线DB与射线DC重合,射线DB与射线DC重合.从而点B与点C重合,于是AB=AC.
(活动二):规律总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逻辑推理格式表达“等角对等边”:∵ 在△ABC中, ∠B=∠C
∴AB=AC
(活动三):议一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提问:三角形的两角相等可以得到两边相等(等腰三角)。那么怎样可以得到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答: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就可以得到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逻辑推理格式表达:
∵ 在△ABC中,∠B=∠C=∠A=600
∴ AB=AC=BC(活动四):做一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例2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
求证:△ADE为等腰三角形.
证明 ∵AB=AC, ∴ ∠B=∠C.
又∵ DE∥BC, ∴ ∠ADE=∠B,∠AED=∠C.
∴ ∠ADE=∠AED. ∴ AD=AE, 即:△ADE为等腰三角形. §规律: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需两底角相等或两边相等。(活动五):动脑筋——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证明: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A=600
求证: △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 ∵在△ABC中,∠A=600
∴ ∠B+∠C=(1800-∠A)=1200
又∵ AB=AC ∴∠B=∠C
∴ ∠B=∠C=∠A=60°.
∴ AB=AC=B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提问:如果底角∠B=600(或∠C=600),可以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规律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② 内容: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逻辑推理格式表达:
∵ 在△ABC中,AB=AC, ∠A=600
∴AB=AC=BC
(活动六):做一做 ——典例分析2 例3 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A,CA的延长线上,且AD=A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B=∠C= 60°.
∴ ∠EAD=∠BAC= 60°又∵ AD =AE, ∴△ADE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课堂小测1.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求证:△OBC为等腰三角形.
证明:∵∠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1=∠ABC, ∠2=∠ACB,又∵ △ABC是等腰三角形,∴ ∠ABC =∠ACB,
∴ ∠1 =∠2, ∴ △OBC是等腰三角形.
2. 已知:如图,CD平分∠ACB,AE∥DC,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且∠ACE= 60°.
求证:△AC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 ∵∠ACE=60° ∴∠ACB=1800-∠ACE=1200
∵CD平分∠ACB, ∴ ∠1=∠2= ∠ACB=600,又∵ AE∥DC ∴ ∠3=∠2=60°, ∠E=∠1=60°∴ ∠3=∠ACE=∠E=60° ∴△ACE是等边三角形.3. 已知:如图,AB=BC ,∠CDE= 120°, DF∥BA,且DF平分∠CDE.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CDE=120°,DF平分∠CDE.
∴ ∠1=∠FDE=∠CDA =60°
又∵DF∥BA, ∴ ∠2=∠1=60°,∵ AB=BC, ∴△ABC是等边三角形.布置作业课作:P66 习题2.3第5、6题家作:P67 习题2.3第7、8、9、10题并预习课本P68~P70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测量、折叠,探究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需学生在学习中交流、总结归纳,让学生实践中领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优秀复习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复习题2课件ppt、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复习题2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2.6 用尺规作三角形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262《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ppt、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262《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三角形2.6 用尺规作三角形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261《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ppt、湘教版8上数学第二章261《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