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教案
展开课 时 教 案
第 七 单元 第 4 案 总第 案
课题: §7.4.1 宇宙航行 2020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 物理观念:能正确描述和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 | ||||
科学思维:能运用物理模型,对卫星的发射原理进行分析和推理; | |||||
科学探究:能依据卫星发射原理,制定合力探究路线,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 |||||
科学态度与责任:卫星发射是人类宇宙奥秘探索的过程,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 |||||
教学重点 | 1.第一宇宙速度及其推导; | ||||
2. v、ω、T、a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规律 | |||||
3. 卫星轨道的特点 | |||||
教学难点 | 1. 发射速度和环绕速度的关系 | ||||
2. v、ω、T、a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规律 | |||||
3. | |||||
高考考点 |
| ||||
课 型 | 新授 | 教 具 |
| ||
教 法 |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 复习引入: 1.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 2.天体运动中,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关系。 将天体运动看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或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L:两天体间距离,可能等于轨道半径,可能不等于轨道半径; r:轨道半径; :向心加速度 M:中心天体质量 m:卫星(行星)质量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 播放视频,神州十号发射。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此后我国相继发射了数千颗不同种类的卫星。还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卫星是如何发射成功的呢?运行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 一、牛顿的设想 1687年,牛顿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设想:物体从高山上抛出,速度原来越大,落地点就越来越远,如果速度达到一定值,物体会不会不再落回地面?从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二、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思考讨论:若发射一颗卫星,至少需要多大的速度才能离开地球进行宇宙航行呢? 简化处理: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运动,太阳作用可忽略不计,把物体水平抛出后,若物体刚好不能落回地面时,即物体恰好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此时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设卫星质量为m,地球质量M,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r。 ①卫星环绕地球速度v是多大? ②发射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是多大? 解:①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即: 化简得: 轨道半径越大,环绕速度越小。 ②卫星刚好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发射速度最小,此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 所以有: ① |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引入新课。
阅读教材P59上部文字及插图。思考问题。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 地面附近,忽略太阳作用力: ② 由①可得 ③ 这个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联立②式得: ④ 将G、M、R带入③或者将g和R带入④得 所以发射卫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此时的卫星做近地环绕,依据知,轨道半径越小,环绕速度越大,所以近地环绕时的环绕速度最大。因此,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最小发射速度和最大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若发射速度,轨道由圆变为椭圆,长轴变长,当时,卫星脱离地球的吸引,永远离开地球,进入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当发射速度7.9km/s < v <11.2km/s时,仍是地球的卫星,轨道为椭圆,速度越大,长轴越长。 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物体,还受到太阳的引力,如果速度继续增大,达到16.7km/s物体将挣脱太阳的吸引,永远离开太阳系。 思考①和是否矛盾? 不矛盾,前式是环绕速度的表达式,当环绕半径为R时(近地),由带入,即可得。 ②发射速度和环绕速度有什么关系? |
完成教材P60思考与讨论。
向学生说明:三个宇宙速度指的都是最小发射速度。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 发射速度越大,轨道半径越大,环绕速度越小。 ③如果发射速度达到了极限速度v=3.0×108km/s,都不能从某天体表面脱离,这种天体称为黑洞。 例1.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为 B.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其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小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D.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 E.我国向月球发射的 “嫦娥二号”宇宙飞船在地面附近的发射速度要大于11.2km/s。 F.在地面附近发射火星探测器的速度应为 G.由知,高轨道卫星运行速度小,故发射高轨道卫星比发射低轨道卫星容易。 例2.我国发射了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设该卫星轨道为圆形,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点质量约为地球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的1/4,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最大速率约为( B )。 A. 0.4km/s B. 1.8km/s C. 11km/s D. 36km/s
知道了环绕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关系,其它物理量ω、T、an与轨道半径r有什么关系呢?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 三、ω、T、an与r的关系 1. ω与r的关系 由 可得: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r最小为R(近地环绕),此时ω最大。 2.T与r关系 由 可得: 半径越小,周期越小,当环绕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时,周期最小。(约85min) 也可由 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3.an与r的关系 由 得: 半径越小向心加速度越大。 结论:无论星球质量多大,只要环绕的轨道半径相同,v、ω、T、an均相同。 例1.如图所示,a、b两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R和2R(R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 B. a、b的周期之比是 C. 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 D. 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例2. 如图,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abd)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 B.b、c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 C.b、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E、b速度变大后,可与c相遇 四、人造地球卫星 牛顿虽然预言了人造地球卫星,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直到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苏联)才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1.轨道类型 ①赤道轨道: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 ②极地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过地球两极 辨析:能否发射一颗卫星,轨道与地球 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平面是共面同心圆。 学生探讨:不可以,因为地球在自转。 ③一般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一定夹角 2.共同特征 ①轨道平面一定过地心(为什么?) ②卫星均参与两种运动:围绕地球转;随着地球公转。(匀速圆周运动在太阳系内) ③卫星内的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原因) 说明:①卫星的轨道形状可能是圆,也可能是椭圆,由发射速度大小决定。 ②如果是圆形,地心就是轨道圆心;如果是椭圆,地心位于椭 圆的一个焦点上。 例.如图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环绕地球 |
引导学生分析卫星为什么有这三个特征。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言 ( BCD ) A.卫星的轨道可能是a。 B. 卫星的轨道可能是b。 C. 卫星的轨道可能是c。 D. 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是b。
例2.飞机中的乘客要想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 怎样实现?(飞机自东向西飞,用地球仪演示) 例3.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地球的转速应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对赤道上的物体受力分析得: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 由题意可得: ① ② 刚好飘起来设角速度为ω,则有:
由②③可得: ④ ④/①可得: 例4.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加速a=g/2随火箭向上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物体与卫星中支持物间的压力为90N,地球半径R=6400Km,g=10m/s2,求此时卫星离地球表面的距离。 解析:设物体质量为m,可得:地面处: ①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 设卫星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h,此处重力加速度为g’,可得: ② N=90N 将数据带入②得:mg’=10N ③ ④ 联立①/④得: h=3R=1.92×107m
小结: 作业: |
|
高中人教版 (2019)4 宇宙航行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4 宇宙航行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新知探究,课堂小结,学习效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准讲解,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5.宇宙航行》教学设计2: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5.宇宙航行》教学设计2,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宇宙速度知识及其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