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内蒙古根河市金河中学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45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内蒙古根河市金河中学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45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内蒙古根河市金河中学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45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内蒙古根河市金河中学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内蒙古根河市金河中学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一、单选题,下列计算正确的是,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若 || =-,则一定是,计算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ABCDEF和正五边形GHCDL的CD边重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延长LG交AF于点P,则∠APG=( )
A.141° B.144° C.147° D.150°
2.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A.三个内角平分线 B.三边垂直平分线
C.三条中线 D.三条高
3.如图,在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D,且AE、BD交于点F,DE:EC=2:3,则S△DEF:S△ABF=( )
A.2:3 B.4:9 C.2:5 D.4:25
4.已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一、单选题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
A. B. C. D.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2=2a4 B.(-a2)3=-a6 C.3a2-6a2=3a2 D.(a-2)2=a2-4
7.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3),它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8.若 || =-,则一定是( )
A.非正数 B.正数 C.非负数 D.负数
9.如图,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剩余部分剪后拼成一个长方形,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 )
A. B.
C. D.
10.计算36÷(﹣6)的结果等于( )
A.﹣6 B.﹣9 C.﹣30 D.6
11.在“大家跳起来”的乡村学校舞蹈比赛中,某校10名学生参赛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对于这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众数是90 B.中位数是90 C.平均数是90 D.极差是15
12.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657万人数据“5657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已知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若,则__________.(填“”“”“”)
14.甲、乙两点在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ABCD上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甲的速度为5m/秒,乙的速度为10m/秒,甲从A点出发,乙从CD边的中点出发,则经过__秒,甲乙两点第一次在同一边上.
15.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
16.小华到商场购买贺卡,他身上带的钱恰好能买5张3D立体贺卡或20张普通贺卡若小华先买了3张3D立体贺卡,则剩下的钱恰好还能买______张普通贺卡.
17.为响应“书香成都”建设的号召,在全校形成良好的人文阅读风尚,成都市某中学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在本次调查中,阅读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____小时.
18.如图,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C,且∠B=45°,AD=DC=1,点M为边BC上一动点,联结AM并延长交射线DC于点F,作∠FAE=45°交射线BC于点E、交边DCN于点N,联结EF.
(1)当CM:CB=1:4时,求CF的长.
(2)设CM=x,C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ABM∽△EFN时,求CM的长.
20.(6分)某校团委为研究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阅读、运动、娱乐、其他等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在这次研究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其他”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4)该校共有3200名学生,请你估计一下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课余爱好是阅读.
21.(6分)某工厂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生产24000个零件,若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30个零件,则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多生产300个零件.求原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和规定的天数.为了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工厂在安排原有工人按原计划正常生产的同时,引进5组机器人生产流水线共同参与零件生产,已知每组机器人生产流水线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比20个工人原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总数还多20%,按此测算,恰好提前两天完成24000个零件的生产任务,求原计划安排的工人人数.
22.(8分)已知甲、乙两地相距90km,A,B两人沿同一公路从甲地出发到乙地,A骑摩托车,B骑电动车,图中DE,OC分别表示A,B离开甲地的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请用t分别表示A、B的路程sA、sB;
(2)在A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距15km?
23.(8分)为评估九年级学生的体育成绩情况,某校九年级500名学生全部参加了“中考体育模拟考试”,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并绘制出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成绩x分
人数
频率
25≤x<30
4
0.08
30≤x<35
8
0.16
35≤x<40
a
0.32
40≤x<45
b
c
45≤x<50
10
0.2
(1)求此次抽查了多少名学生的成绩;
(2)通过计算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请估计本次测试九年级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
24.(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部,分别以CD,AD为底作等腰Rt△CDE、等腰Rt△DAF,连接AE、CF,交点为O.
(1)求证:△CDF≌△ADE;
(2)若AF=1,求四边形ABCO的周长.
25.(10分)为迎接“全民阅读日“系列活动,某校围绕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这一问题,对八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共抽查了八年级学生多少人;
(2)请直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1〜1.5小时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4)根据本次抽样调查,估计全市50000名八年级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状况,其中在0.5〜1.5小时的有多少人?
26.(12分)如图,在△ABC中,∠ABC=90°,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延长DE到点F,使EF=2DE.
(1)求证: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2)当∠ACB=60°时,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
27.(12分)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以0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图形;分别写出B、C两点的对应点B′、C′的坐标;如果△OBC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x,y),写出M的对应点M′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分别求得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得∠APG的度数.
【详解】
(6﹣2)×180°÷6=120°,
(5﹣2)×180°÷5=108°,
∠APG=(6﹣2)×180°﹣120°×3﹣108°×2
=720°﹣360°﹣216°
=14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关键是熟悉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 (n≥3)且n为整数).
2、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解答.
解: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DEF∽△BAF,从而DE:AB=DE:DC=2:5,所以S△DEF:S△ABF=4:25
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BA=DC
∴∠EAB=∠DEF,∠AFB=∠DFE,
∴△DEF∽△BAF,
∴DE:AB=DE:DC=2:5,
∴S△DEF:S△ABF=4:25,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C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
当时,两条直线无交点;
当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在第一象限.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能够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解答即可.
【详解】
解:A、图形面积为|k|=1;
B、阴影是梯形,面积为6;
C、D面积均为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为2×(|k|)=1.
故选B.
【点睛】
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的关系即S=|k|.
6、B
【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A. a2·a2=a4 ,故A选项错误;
B. (-a2)3=-a6 ,正确;
C. 3a2-6a2=-3a2 ,故C选项错误;
D. (a-2)2=a2-4a+4,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详解】
设函数的解析式是y=kx,
根据题意得:2k=﹣3,解得:k=.
∴ 函数的解析式是:.
故选A.
8、A
【解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
∵|-x|=-x,
又|-x|≥1,
∴-x≥1,
即x≤1,
即x是非正数,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1的绝对值是1.
9、A
【解析】
由图形可以知道,由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进而可以证明平方差公式.
【详解】
解: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
矩形的面积=,
故,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用两种方法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计算可得.
详解:31÷(﹣1)=﹣(31÷1)=﹣1.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除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2的数,都得2.
11、C
【解析】
由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的定义分别列出算式,求出答案:
【详解】
解:∵90出现了5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90;
∵共有10个数,∴中位数是第5、6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是(90+90)÷2=90;
∵平均数是(80×1+85×2+90×5+95×2)÷10=89;
极差是:95﹣80=1.
∴错误的是C.故选C.
12、C
【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时,n是负数.
【详解】
解:5657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
【解析】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若x1>x2>1 时,y1>y2 .
故答案为>
14、1
【解析】
试题分析:设x秒时,甲乙两点相遇.根据题意得:10x-5x=250,解得:x=50,
相遇时甲走了250m,乙走了500米, 则根据题意推得第一次在同一边上时可以为1.
15、减小
【解析】
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中,
∴此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点睛】
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反比例函数
当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16、1
【解析】
根据已知他身上带的钱恰好能买5张3D立体贺卡或20张普通贺卡得:1张3D立体贺卡的单价是1张普通贺卡单价的4倍,所以设1张3D立体贺卡x元,剩下的钱恰好还能买y张普通贺卡,根据3张3D立体贺卡张普通贺卡张3D立体贺卡,可得结论.
【详解】
解:设1张3D立体贺卡x元,剩下的钱恰好还能买y张普通贺卡.
则1张普通贺卡为:元,
由题意得:,
,
答:剩下的钱恰好还能买1张普通贺卡.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17、1
【解析】
由统计图可知共有:8+19+10+3=40人,中位数应为第20与第21个的平均数,
而第20个数和第21个数都是1(小时),则中位数是1小时.
故答案为1.
18、∠A=∠C或∠ADC=∠ABC
【解析】
本题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三个条件中已经具备一边和一角,所以只要再添加一组对应角或边相等即可.
【详解】
添加条件可以是:∠A=∠C或∠ADC=∠ABC.
∵添加∠A=∠C根据AAS判定△AOD≌△COB,
添加∠ADC=∠ABC根据AAS判定△AOD≌△COB,
故填空答案:∠A=∠C或∠ADC=∠AB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 (1) CF=1;(2)y=,0≤x≤1;(3)CM=2﹣.
【解析】
(1)如图1中,作AH⊥BC于H.首先证明四边形AHCD是正方形,求出BC、MC的长,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在Rt△AEH中,AE2=AH2+EH2=12+(1+y)2,由△EAM∽△EBA,可得,推出AE2=EM•EB,由此构建函数关系式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2中,作AH⊥BC于H,连接MN,在HB上取一点G,使得HG=DN,连接AG.想办法证明CM=CN,MN=DN+HM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如图1中,作AH⊥BC于H.
∵CD⊥BC,AD∥BC,
∴∠BCD=∠D=∠AHC=90°,
∴四边形AHCD是矩形,
∵AD=DC=1,
∴四边形AHCD是正方形,
∴AH=CH=CD=1,
∵∠B=45°,
∴AH=BH=1,BC=2,
∵CM=BC=,CM∥AD,
∴=,
∴=,
∴CF=1.
(2)如图1中,在Rt△AEH中,AE2=AH2+EH2=12+(1+y)2,
∵∠AEM=∠AEB,∠EAM=∠B,
∴△EAM∽△EBA,
∴=,
∴AE2=EM•EB,
∴1+(1+y)2=(x+y)(y+2),
∴y=,
∵2﹣2x≥0,
∴0≤x≤1.
(3)如图2中,作AH⊥BC于H,连接MN,在HB上取一点G,使得HG=DN,连接AG.
则△ADN≌△AHG,△MAN≌△MAG,
∴MN=MG=HM+GH=HM+DN,
∵△ABM∽△EFN,
∴∠EFN=∠B=45°,
∴CF=CE,
∵四边形AHCD是正方形,
∴CH=CD=AH=AD,EH=DF,∠AHE=∠D=90°,
∴△AHE≌△ADF,
∴∠AEH=∠AFD,
∵∠AEH=∠DAN,∠AFD=∠HAM,
∴∠HAM=∠DAN,
∴△ADN≌△AHM,
∴DN=HM,设DN=HM=x,则MN=2x,CN=CM=x,
∴x+x=1,
∴x=﹣1,
∴CM=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1)的关键;证明△EAM∽△EBA是解(2)的关键;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3)的关键.
20、(1)总调查人数是100人;(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它”类的圆心角是36°;(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见解析;(4)估计一下全校课余爱好是阅读的学生约为960人.
【解析】
(1)利用参加运动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得这次调查的总人数;(2)用360°乘以“其它”类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3)求得“其它”类的人数、“娱乐”类的人数,补全统计图即可;(4)用总人数乘以课余爱好是阅读的学生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1)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出参加运动的人数为20人,所占的比例为20%,
∴总调查人数=20÷20%=100人;
(2)参加娱乐的人数=100×40%=40人,
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出参加阅读的人数为30人,
∴“其它”类的人数=100﹣40﹣30﹣20=10人,所占比例=10÷100=10%,
在扇形统计图中“其它”类的圆心角=360×10%=36°;
(3)如图
(4)估计一下全校课余爱好是阅读的学生约为3200×=96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1)2400个, 10天;(2)1人.
【解析】
(1)设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x个,根据相等关系“原计划生产24000个零件所用时间=实际生产(24000+3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可列方程,解出x即为原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再代入即可求得规定天数;(2)设原计划安排的工人人数为y人,根据“(5组机器人生产流水线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原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规定天数-2)=零件总数24000个”可列方程[5×20×(1+20%)×+2400] ×(10-2)=24000,解得y的值即为原计划安排的工人人数.
【详解】
解:(1)解:设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x个,由题意得,
,
解得x=2400,
经检验,x=240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规定的天数为24000÷2400=10(天).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2400个,规定的天数是10天.
(2)设原计划安排的工人人数为y人,由题意得,
[5×20×(1+20%)×+2400] ×(10-2)=24000,
解得,y=1.
经检验,y=1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答:原计划安排的工人人数为1人.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注意分式方程结果要检验.
22、(1)sA=45t﹣45,sB=20t;(2)在A出发后小时或小时,两人相距15km.
【解析】
(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分别求得s与t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1)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1)设sA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A=kt+b,
,得,
即sA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A=45t﹣45,
设sB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B=at,
60=3a,得a=20,
即sB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B=20t;
(2)|45t﹣45﹣20t|=15,
解得,t1=,t2=,
,,
即在A出发后小时或小时,两人相距15k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涉及到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23、(1)50;(2)详见解析;(3)220.
【解析】
(1)利用1组的人数除以1组的频率可求此次抽查了多少名学生的成绩;
(2)根据总数乘以3组的频率可求a,用50减去其它各组的频数即可求得b的值,再用1减去其它各组的频率即可求得c的值,即可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先得到成绩优秀的频率,再乘以500即可求解.
【详解】
解:(1)4÷0.08=50(名).
答:此次抽查了50名学生的成绩;
(2)a=50×0.32=16(名),
b=50﹣4﹣8﹣16﹣10=12(名),
c=1﹣0.08﹣0.16﹣0.32﹣0.2=0.24,
如图所示:
(3)500×(0.24+0.2)
=500×0.44
=220(名).
答:本次测试九年级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是220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收集、 处理以及统计图表。
24、(1)详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CDF≌△ADE;
(2)连接AC,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四边形周长解答即可.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D=AD,∠ADC=90°,
∵△CDE和△DA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D= AD,DE=CD,∠ADF=∠CDE=45°,
∴∠CDF=∠ADE=135°,FD=DE,
∴△CDF≌△ADE(SAS);
(2)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D=∠DAC=45°,
∵△CDF≌△ADE,
∴∠DCF=∠DAE,
∴∠OAC=∠OCA,
∴OA=OC,
∵∠DCE=45°,
∴∠ACE=90°,
∴∠OCE=∠OEC,
∴OC=OE,
∵AF=FD=1,
∴AD=AB=BC=,
∴AC=2,
∴OA+OC=OA+OE=AE= ,
∴四边形ABCO的周长AB+BC+OA+O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2)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
25、(1)本次共抽查了八年级学生是150人;(2)条形统计图补充见解析;(3)108;(4)估计该市12000名七年级学生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5小时的40000人.
【解析】
(1)根据第一组的人数是30,占20%,即可求得总数,即样本容量;
(2)利用总数减去另外两段的人数,即可求得0.5~1小时的人数,从而作出直方图;
(3)利用360°乘以日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的所占的比例;
(4)利用总人数120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
【详解】
(1)本次共抽查了八年级学生是:30÷20%=150人;
故答案为150;
(2)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小时的人数是:150﹣30﹣45=1.
(3)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
故答案为108;
(4) (人),
答:估计该市12000名七年级学生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5小时的400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6、(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由题意易得,EF与BC平行且相等,利用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2)根据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
【详解】
(1)证明::∵D.E为AB,AC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DE=BC,
∴DE∥BC,
即EF∥BC,
∵EF=BC,
∴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BCEF为平行四边形,
∵∠ACB=60°,
∴BC=CE=BE,
∴四边形BCFE是菱形.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7、 (1)画图见解析(2)B'(-6,2)、C'(-4,-2)(3) M'(-2x,-2y)
【解析】
解:(1)
(2)以0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则是对应点的坐标放大两倍,并将符号进行相应的改变,因为B(3,-1),则B’(-6,2) C(2,1),则C‘(-4,-2)
(3)因为点M (x,y)在△OBC内部,则它的对应点M′的坐标是M的坐标乘以2,并改变符号,即M’(-2x,-2y)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翁牛特旗乌敦套海中学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把a•的根号外的a移到根号内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昆都仑区2022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计算的值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内蒙古磴口县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