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统考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46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统考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46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统考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46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统考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统考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某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5次成绩分别是:8、9、7、8、x(单位: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这5次成绩的中位数为8,则x=8
B.若这5次成绩的众数是8,则x=8
C.若这5次成绩的方差为8,则x=8
D.若这5次成绩的平均成绩是8,则x=8
2.如图,若a∥b,∠1=60°,则∠2的度数为( )
A.40° B.60° C.120° D.150°
3.在Rt△ABC中,∠C=90°,如果AC=4,BC=3,那么∠A的正切值为( )
A. B. C. D.
4.某同学将自己7次体育测试成绩(单位:分)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则该同学7次测试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50和48 B.50和47 C.48和48 D.48和43
5.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如图,将△ABC 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AB边上点B′处,此时,点A的对应点 A′恰好落在 BC 边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B′=∠ACA′ B.∠ACB=2∠B
C.∠B′CA=∠B′AC D.B′C 平分∠BB′A′
7.有一圆形苗圃如图1所示,中间有两条交叉过道AB,CD,它们为苗圃的直径,且AB⊥CD.入口K 位于中点,园丁在苗圃圆周或两条交叉过道上匀速行进.设该园丁行进的时间为x,与入口K的距离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该园丁行进的路线可能是( )
A.A→O→D B.C→A→O→ B C.D→O→C D.O→D→B→C
8.如图,∠AOB=45°,OC是∠AOB的角平分线,PM⊥OB,垂足为点M,PN∥OB,PN与OA相交于点N,那么的值等于( )
A. B. C. D.
9.下列所给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y=﹣x﹣1 B.y=2x2(x≥0)
C. D.y=x+1
10.如图,AB∥CD,点E在CA的延长线上.若∠BAE=40°,则∠ACD的大小为( )
A.150° B.140° C.130° D.120°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分解因式:x3﹣2x2+x=______.
12.因式分解:16a3﹣4a=_____.
13.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①;②方程的根为,;③;④当时,随值的增大而增大;⑤当时,.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14.小明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点,得到的点数为奇数的概率是 .
15.同学们设计了一个重复抛掷的实验:全班48人分为8个小组,每组抛掷同一型号的一枚瓶盖300次,并记录盖面朝上的次数,下表是依次累计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1组
1~2组
1~3组
1~4组
1~5组
1~6组
1~7组
1~8组
盖面朝上次数
165
335
483
632
801
949
1122
1276
盖面朝上频率
0.550
0.558
0.537
0.527
0.534
0.527
0.534
0.532
根据实验,你认为这一型号的瓶盖盖面朝上的概率为____,理由是:____.
16.在矩形ABCD中,AB=4, BC=3, 点P在AB上.若将△DAP沿DP折叠,使点A落在矩形对角线上的处,则AP的长为__________.
1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B与原点O重合,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交于E、F两点,若△DEF的面积为,则k的值_______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已知:如图,在半径为2的扇形中,°,点C在半径OB上,AC的垂直平分线交OA于点D,交弧AB于点E,联结.
(1)若C是半径OB中点,求的正弦值;
(2)若E是弧AB的中点,求证:;
(3)联结CE,当△DCE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CD的长.
19.(5分)如图,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
(1)求证:△ADE~△ABC;
(2)当AC=8,BC=6时,求DE的长.
20.(8分)如图所示,在中,,用尺规在边BC上求作一点P,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连接AP当为多少度时,AP平分.
21.(10分)已知a2+2a=9,求的值.
22.(10分)解方程组
23.(12分)如图,以AD为直径的⊙O交AB于C点,BD的延长线交⊙O于E点,连CE交AD于F点,若AC=BC.
(1)求证:;
(2)若,求tan∠CED的值.
24.(14分)已知:如图,E,F是▱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BE∥DF.
求证:AF=CE.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D
【解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判断A;根据众数的定义判断B;根据方差的定义判断C;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判断D.
【详解】
A、若这5次成绩的中位数为8,则x为任意实数,故本选项错误;
B、若这5次成绩的众数是8,则x为不是7与9的任意实数,故本选项错误;
C、如果x=8,则平均数为(8+9+7+8+8)=8,方差为 [3×(8-8)2+(9-8)2+(7-8)2]=0.4,故本选项错误;
D、若这5次成绩的平均成绩是8,则(8+9+7+8+x)=8,解得x=8,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和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2、C
【解析】
如图:
∵∠1=60°,
∴∠3=∠1=60°,
又∵a∥b,
∴∠2+∠3=180°,
∴∠2=12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A
【解析】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即可.
【详解】
解:在Rt△ABC中,∠C=90°,AC=4,BC=3,∴ tanA=.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
由折线统计图,可得该同学7次体育测试成绩,进而求出众数和中位数即可.
【详解】
由折线统计图,得:42,43,47,48,49,50,50,
7次测试成绩的众数为50,中位数为48,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折线统计图获取有效的信息.
5、D
【解析】
试题解析:要使分式有意义,
则1-x≠0,
解得:x≠1.
故选D.
6、C
【解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旋转的性质,A:∠与∠均为旋转角,故∠=∠,故A正确;
B:,,
又
,
,故B正确;
D:,
B′C平分∠BB′A′,故D正确.
无法得出C中结论,
故答案: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旋转后具有的性质,注意灵活运用各条件
7、B
【解析】
【分析】观察图象可知园丁与入口K的距离先减小,然后再增大,但是没有到过入口的位置,据此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A. A→O→D,园丁与入口的距离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不符合;
B. C→A→O→ B,园丁与入口的距离逐渐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符合;
C. D→O→C,园丁与入口的距离逐渐增大,不符合;
D. O→D→B→C,园丁与入口的距离先逐渐变小,然后再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不符合,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看懂图形,认真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
过点P作PE⊥OA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E=PM,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POM=∠OPN,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PNE=∠AO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解答.
【详解】
如图,过点P作PE⊥OA于点E,
∵OP是∠AOB的平分线,
∴PE=PM,
∵PN∥OB,
∴∠POM=∠OPN,
∴∠PNE=∠PON+∠OPN=∠PON+∠POM=∠AOB=45°,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9、A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函数符合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选项.
【详解】
解:A.此函数为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
B.此函数为二次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C.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D.此函数为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B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延长DC到F,则
∵AB∥CD,∠BAE=40°,∴∠ECF=∠BAE=40°.
∴∠ACD=180°-∠ECF=140°.
故选B.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平角性质.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x(x-1)2.
【解析】
由题意得,x3﹣2x2+x= x(x﹣1)2
12、4a(2a+1)(2a﹣1)
【解析】
首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
原式=4a(4a2﹣1)=4a(2a+1)(2a﹣1),
故答案为4a(2a+1)(2a﹣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13、①②④
【解析】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判断①,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判断②,根据函数图象判断③④⑤.
【详解】
解:∵对称轴是x=-=1,
∴ab<0,①正确;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
∴方程x2+bx+c=0的根为x1=-1,x2=3,②正确;
∵当x=1时,y<0,
∴a+b+c<0,③错误;
由图象可知,当x>1时,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④正确;
当y>0时,x<-1或x>3,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14、.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掷一次骰子有6个可能结果,而点数为奇数的结果有3个,所以点数为奇数的概率为.
考点:概率公式.
15、0.532, 在用频率估计概率时,试验次数越多越接近,所以取1﹣8组的频率值.
【解析】
根据用频率估计概率解答即可.
【详解】
∵在用频率估计概率时,试验次数越多越接近,所以取1﹣8组的频率值,
∴这一型号的瓶盖盖面朝上的概率为0.532,
故答案为:0.532,在用频率估计概率时,试验次数越多越接近,所以取1﹣8组的频率值.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解答此题关键是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的是近似值,随实验次数的增多,值越来越精确.
16、或
【解析】
①点A落在矩形对角线BD上,如图1,
∵AB=4,BC=3,
∴BD=5,
根据折叠的性质,AD=A′D=3,AP=A′P,∠A=∠PA′D=90°,
∴BA′=2,设AP=x,则BP=4﹣x,∵BP2=BA′2+PA′2,
∴(4﹣x)2=x2+22,
解得:x=,∴AP=;
②点A落在矩形对角线AC上,如图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DP⊥AC,
∴△DAP∽△ABC,
∴,
∴AP===.
故答案为或.
17、1
【解析】
利用对称性可设出E、F的两点坐标,表示出△DEF的面积,可求出k的值.
【详解】
解:设AF=a(a<2),则F(a,2),E(2,a),
∴FD=DE=2−a,
∴S△DEF=DF•DE==,
解得a=或a=(不合题意,舍去),
∴F(,2),
把点F(,2)代入
解得:k=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正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运用,表示出E和F的坐标是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2);(2)详见解析;(2)当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CD的长为2或.
【解析】
(2)先求出OCOB=2,设OD=x,得出CD=AD=OA﹣OD=2﹣x,根据勾股定理得:(2﹣x)2﹣x2=2求出x,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进而得出∠CBE=∠BCE,再判断出△OBE∽△EBC,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两种情况:①当CD=CE时,判断出四边形ADCE是菱形,得出∠OCE=90°.在Rt△OCE中,OC2=OE2﹣CE2=4﹣a2.在Rt△COD中,OC2=CD2﹣OD2=a2﹣(2﹣a)2,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②当CD=DE时,判断出∠DAE=∠DEA,再判断出∠OAE=OEA,进而得出∠DEA=∠OEA,即:点D和点O重合,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2)∵C是半径OB中点,∴OCOB=2.
∵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CD.设OD=x,∴CD=AD=OA﹣OD=2﹣x.
在Rt△O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x)2﹣x2=2,∴x,∴CD,∴sin∠OCD;
(2)如图2,连接AE,CE.
∵DE是AC垂直平分线,∴AE=CE.
∵E是弧AB的中点,∴,∴AE=BE,∴BE=CE,∴∠CBE=∠BCE.
连接OE,∴OE=OB,∴∠OBE=∠OEB,∴∠CBE=∠BCE=∠OEB.
∵∠B=∠B,∴△OBE∽△EBC,∴,∴BE2=BO•BC;
(3)△DCE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CD=CE时.
∵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CD,AE=CE,∴AD=CD=CE=AE,∴四边形ADCE是菱形,∴CE∥AD,∴∠OCE=90°,设菱形的边长为a,∴OD=OA﹣AD=2﹣a.在Rt△OCE中,OC2=OE2﹣CE2=4﹣a2.在Rt△COD中,OC2=CD2﹣OD2=a2﹣(2﹣a)2,∴4﹣a2=a2﹣(2﹣a)2,∴a=﹣22(舍)或a=;∴CD=;
②当CD=DE时.
∵DE是AC垂直平分线,∴AD=CD,∴AD=DE,∴∠DAE=∠DEA.
连接OE,∴OA=OE,∴∠OAE=∠OEA,∴∠DEA=∠OEA,∴点D和点O重合,此时,点C和点B重合,∴CD=2.
综上所述:当△DCE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CD的长为2或.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判定;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DE⊥AB,∴∠AED=∠C=90°.
∵∠A=∠A,∴△AED∽△ACB.
(2)在Rt△ABC中,∵AC=8,BC=6,∴AB1.
∵DE垂直平分AB,∴AE=EB=2.
∵△AED∽△ACB,∴,∴,∴DE.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1)详见解析;(2)30°.
【解析】
(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
(2)连接P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即可得∠B的度数,可得答案.
【详解】
(1)如图所示: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E、F,作直线EF,交BC于点P,
∵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
∴PA=PB,
∴点P即为所求.
(2)如图,连接AP,
∵,
∴,
∵AP是角平分线,
∴,
∴,
∵,
∴∠PAC+∠PAB+∠B=90°,
∴3∠B=90°,
解得:∠B=30°,
∴当时,AP平分.
【点睛】
本题考查尺规作图,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1、,.
【解析】
试题分析:原式第二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试题解析:
= = =,
∵a2+2a=9,
∴(a+1)2=1.
∴原式=.
22、
【解析】
解:由①得③
把③代入②得
把代人③得
∴原方程组的解为
23、(1)见解析;(2)tan∠CED=
【解析】
(1)欲证明,只要证明即可;
(2)由,可得,设FO=2a,OC=3a,则DF=a,DE=1.5a,AD=DB=6a,由,可得BD•BE=BC•BA,设AC=BC=x,则有,由此求出AC、C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证明:如下图,连接AE,
∵AD是直径,
∴,
∴DC⊥AB,
∵AC=CB,
∴DA=DB,
∴∠CDA=∠CDB,
∵,,
∴∠BDC=∠EAC,
∵∠AEC=∠ADC,
∴∠EAC=∠AEC,
∴;
(2)解:如下图,连接OC,
∵AO=OD,AC=CB,
∴OC∥BD,
∴,
∴,
设FO=2a,OC=3a,则DF=a,DE=1.5a,AD=DB=6a,
∵∠BAD=∠BEC,∠B=∠B,
∴,
∴BD•BE=BC•BA,设AC=BC=x,
则有,
∴,
∴,
∴,
∴.
【点睛】
本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到三角形的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考点,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内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参见解析.
【解析】
分析:先证∠ACB=∠CAD,再证出△BEC≌△DFA,从而得出CE=AF.
详解:
证明:平行四边形中,,,
.
又,
,
,
点睛:本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