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宁夏省银川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51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宁夏省银川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51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宁夏省银川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251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宁夏省银川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m+n的值是( )
A.﹣5 B.﹣3 C.3 D.1
2.已知: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A、C除外),作PE⊥AB于点E,作PF⊥BC于点F,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矩形PEBF的周长为y,在下列图象中,大致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3.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4.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x>3,那么a的取值范围为( )
A.a>3 B.a<3 C.a≥3 D.a≤3
5.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BC=2AB,点E在BC边上,连接DE、AE,若EA平分∠BED,则的值为( )
A. B. C. D.
6.如图,在△ABC中,DE∥BC,若,则等于( )
A. B. C. D.
7.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AE与AB的夹角为48°,若CF与EF的长度相等,则∠C的度数为( )
A.48° B.40° C.30° D.24°
9.如图1,在△ABC中,AB=BC,AC=m,D,E分别是AB,BC边的中点,点P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D,PB,PE.设AP=x,图1中某条线段长为y,若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 )
A.PD B.PB C.PE D.PC
10.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
A. B. C. D.
11.一组数据:6,3,4,5,7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5,5 B.5,6 C.6,5 D.6,6
1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3x﹣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4≤m<7 B.4<m<7 C.4≤m≤7 D.4<m≤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分别为,甲:7,9,8,6,10;乙:7,8,9,8,8; =8,则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的方差S甲2_____S乙2(填“>”“<”或“=”).
14.有一个计算程序,每次运算都是把一个数先乘2,再除以它与1的和,多次重复进行这种运算的过程如下:
则第n次的运算结果是____________(用含字母x和n的代数式表示).
15.如图,AB是⊙O的直径,AC与⊙O相切于点A,连接OC交⊙O于D,连接BD,若∠C=40°,则∠B=_____度.
16.二次根式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0),点B (0,1),过点A的直线l垂直于线段AB,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垂足为C,把△ACP沿AP翻折,使点C落在点D处,若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则所有满足此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个不透明口袋里装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2个红球和4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顶点C在直线上,将抛物线沿射线 AC的方向平移,
当顶点C恰好落在y轴上的点D处时,点B落在点E处.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平移过程中线段BC所扫过的面积;
(3)已知点F在x轴上,点G在坐标平面内,且以点 C、E、F、G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点F的坐标.
20.(6分)某种蔬菜的销售单价y1与销售月份x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成本y2与销售月份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1)的图象是线段图(2)的图象是抛物线)
分别求出y1、y2的函数关系式(不写自变量取值范围);通过计算说明:哪个月出售这种蔬菜,每千克的收益最大?
21.(6分)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3,5),且抛物线经过点A(1,3).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2)如果点A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是B点,且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是C点,求△ABC的面积.
22.(8分)问题背景:如图1,等腰△ABC中,AB=AC,∠BAC=120°,作AD⊥BC于点D,则D为BC的中点,∠BAD=∠BAC=60°,于是==
迁移应用:如图2,△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BAC=∠DAE=120°,D,E,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1)求证:△ADB≌△AEC;(2)若AD=2,BD=3,请计算线段CD的长;
拓展延伸:如图3,在菱形ABCD中,∠ABC=120°,在∠ABC内作射线BM,作点C关于BM的对称点E,连接AE并延长交BM于点F,连接CE,CF.
(3)证明:△CEF是等边三角形;(4)若AE=4,CE=1,求BF的长.
23.(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2011年9月25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就开始尝试网络预售门票,2011年全年网络售票仅占1.68%.2012年至2014年,全年网络售票占比都在2%左右.2015年全年网络售票占17.33%,2016年全年网络售票占比增长至41.14%.2017年8月实现网络售票占比77%.2017年10月2日,首次实现全部网上售票.与此同时,网络购票也采用了“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为没有线上支付能力的观众提供代客下单服务.实现全网络售票措施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精细化管理下,观众可以更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程计划,获得更美好的文化空间和参观体验.
材料二:
以下是某同学根据网上搜集的数据制作的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人数及年增长率统计表.
年度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参观人数(人次)
7 450 000
7 630 000
7 290 000
7 550 000
8 060 000
年增长率(%)
38.7
2.4
-4.5
3.6
6.8
他还注意到了如下的一则新闻:2018年3月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发文,宣布取消纸质门票,观众持身份证预约即可参观. 国博正在建设智慧国家博物馆,同时馆方工作人员担心的是:“虽然有故宫免(纸质)票的经验在前,但对于国博来说这项工作仍有新的挑战.参观故宫需要观众网上付费购买门票,他遵守预约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但(国博)免费就有可能约了不来,挤占资源,所以难度其实不一样.” 尽管如此,国博仍将积极采取技术和服务升级,希望带给观众一个更完美的体验方式.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补全以下两个统计图;
(2)请你预估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并说明你的预估理由.
24.(10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5,cosB=,P是边AB上一点,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的⊙P与边BC的另一个交点为D,联结PD、AD.
(1)求△ABC的面积;
(2)设PB=x,△APD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APD是直角三角形,求PB的长.
25.(10分)在△ABC中,AB=BC=2,∠ABC=120°,将△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角a(0°<a<90°)得到△A1BC;A1B交AC于点E,A1C1分别交AC、BC于D、F两点.
(1)如图1,观察并猜想,在旋转过程中,线段BE与B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2,当a=30°时,试判断四边形BC1DA的形状,并证明.
(3)在(2)的条件下,求线段DE的长度.
26.(12分)如图,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的交于点C,其中A点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0,﹣3),对称轴为直线x=﹣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S△POC=4S△BOC,求点P的坐标;
(3)设点Q是线段AC上的动点,作QD⊥x轴交抛物线于点D,求线段QD长度的最大值.
27.(12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DC∥AB,AD=BC,BD平分∠ABC,∠A=60°.
求:(1)求∠CDB的度数;
(2)当AD=2时,求对角线BD的长和梯形ABCD的面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据此求出m、n的值,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
∴1+m=3、1﹣n=2,
解得:m=2、n=﹣1,
所以m+n=2﹣1=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的点,熟练掌握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由题意可得:△APE和△PC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PE,PF=CF,那么矩形PEBF的周长等于2个正方形的边长.
则y=2x,为正比例函数.
故选A.
3、C
【解析】
根据题意先解出的解集是,
把此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要注意表示时要注意起始标记为空心圆圈,方向向右;
表示时要注意方向向左,起始的标记为实心圆点,
综上所述C的表示符合这些条件.
故应选C.
4、D
【解析】
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得到x>3,由于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则利用同大取大可得到a的范围.
详解:解不等式2(x-1)>4,得:x>3,
解不等式a-x<0,得:x>a,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a≤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5、C
【解析】
过点A作AF⊥DE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AF=A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过点A作AF⊥DE于F,
在矩形ABCD中,AB=CD,
∵AE平分∠BED,
∴AF=AB,
∵BC=2AB,
∴BC=2AF,
∴∠ADF=30°,
在△AFD与△DCE中
∵∠C=∠AFD=90°,
∠ADF=∠DEC,
AF=DC,,
∴△AFD≌△DCE(AAS),
∴△CDE的面积=△AFD的面积=
∵矩形ABCD的面积=AB•BC=2AB2,
∴2△ABE的面积=矩形ABCD的面积﹣2△CDE的面积=(2﹣)AB2,
∴△ABE的面积=,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AF=AB.
6、C
【解析】
试题解析::∵DE∥BC,
∴,
故选C.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7、B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
【详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正确;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8、D
【解析】
解:∵AB∥CD,∴∠1=∠BAE=48°.∵CF=EF,∴∠C=∠E.∵∠1=∠C+∠E,∴∠C=∠1=×48°=2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9、C
【解析】
观察可得,点P在线段AC上由A到C的运动中,线段PE逐渐变短,当EP⊥AC时,PE最短,过垂直这个点后,PE又逐渐变长,当AP=m时,点P停止运动,符合图像的只有线段PE,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对于此类问题来说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图象解决问题时,要理清图象的含义即会识图.
10、D
【解析】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求出每个式子的结果,看结果等于原式的即是答案.
【详解】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知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式的值不变.此题比较简单,但计算时一定要细心.
11、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再根据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解答.
平均数为:×(6+3+4+1+7)=1,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1,6,7,所以,中位数为:1.
故选A.
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12、A
【解析】
先解出不等式,然后根据最小整数解为2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解之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解不等式3x﹣m+1>0,得:x>,
∵不等式有最小整数解2,
∴1≤<2,
解得:4≤m<7,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解不等式,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
【解析】
分别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出甲、乙两人的方差,再比较大小.
【详解】
∵=8,∴=[(7﹣8)2+(9﹣8)2+(8﹣8)2+(6﹣8)2+(10﹣8)2]=(1+1+0+4+4)=2,=[(7﹣8)2+(8﹣8)2+(9﹣8)2+(8﹣8)2+(8﹣8)2]=(1+0+1+0+0)=0.4,∴>.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4、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根据以上规律可得:=.
考点:规律题.
15、25
【解析】
∵AC是⊙O的切线,
∴∠OAC=90°,
∵∠C=40°,
∴∠AOC=50°,
∵OB=OD,
∴∠ABD=∠BDO,
∵∠ABD+∠BDO=∠AOC,
∴∠ABD=25°,
故答案为:25.
16、x≤1
【解析】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就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题意得:1﹣x≥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点睛】
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17、
【解析】
∵点A(2,0),点B (0,1),
∴OA=2,OB=1, .
∵l⊥AB,
∴∠PAC+OAB=90°.
∵∠OBA+∠OAB=90°,
∴∠OBA=∠PAC.
∵∠AOB=∠ACP,
∴△ABO∽△PAC,
.
设AC=m,PC=2m, .
当点P在x轴的上方时,
由 得, , ,
,PC=1,
,
由 得, , ∴m=2,
∴AC=2,PC=4,
∴OC=2+2=4,
∴P(4,4).
当点P在x轴的下方时,
由 得, , ,
,PC=1,
,
由 得, , ∴m=2,
∴AC=2,PC=4,
∴OC=2-2=0,
∴P(0,4).
所以P点坐标为或(4,4)或或(0,4)
【点睛】本题考察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比例式时,要找好对应边,如果对应边不确定,要分类讨论.因点P在x轴上方和下方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要分两种情况求解.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18、.
【解析】
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②全部情况的总数.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详解】
∵一个不透明口袋里装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2个红球和4个黑球,
∴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2; (1)满足条件的点有F1(,0),F2(,0),F1(,0),F4(,0).
【解析】
分析:(1)根据对称轴方程求得b=﹣4a,将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9a+1b+1=0,联立方程组,求得系数的值即可;
(2)抛物线在平移的过程中,线段BC所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BCDE的面积,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的面积得到:∴.
(1)联结CE.分类讨论:(i)当CE为矩形的一边时,过点C作CF1⊥CE,交x轴于点F1,设点F1(a,0).在Rt△OCF1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的值;
(ii)当CE为矩形的对角线时,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x轴于点F1、F4,利用圆的性质解答.
详解:(1)∵顶点C在直线x=2上,∴,∴b=﹣4a.
将A(1,0)代入y=ax2+bx+1,得:9a+1b+1=0,解得:a=1,b=﹣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1.
(2)过点C作CM⊥x轴,CN⊥y轴,垂足分别为M、N.
∵y=x2﹣4x+1═(x﹣2)2﹣1,∴C(2,﹣1).
∵CM=MA=1,∴∠MAC=45°,∴∠ODA=45°,∴OD=OA=1.
∵抛物线y=x2﹣4x+1与y轴交于点B,∴B(0,1),∴BD=2.
∵抛物线在平移的过程中,线段BC所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BCDE的面积,∴.
(1)联结CE.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点O是对角线CE与BD的交点,即 .
(i)当CE为矩形的一边时,过点C作CF1⊥CE,交x轴于点F1,设点F1(a,0).在Rt△OCF1中,,即 a2=(a﹣2)2+5,解得: ,∴点.
同理,得点;
(ii)当CE为矩形的对角线时,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x轴于点F1、F4,可得: ,得点、.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有),.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20、(1)y1=;y2=x2﹣4x+2;(2)5月出售每千克收益最大,最大为.
【解析】
(1)观察图象找出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y1和y2的解析式;
(2)由收益W=y1-y2列出W与x的函数关系式,利用配方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
【详解】
解:(1)设y1=kx+b,将(3,5)和(6,3)代入得,,解得.
∴y1=﹣x+1.
设y2=a(x﹣6)2+1,把(3,4)代入得,
4=a(3﹣6)2+1,解得a=.
∴y2=(x﹣6)2+1,即y2=x2﹣4x+2.
(2)收益W=y1﹣y2,
=﹣x+1﹣(x2﹣4x+2)
=﹣(x﹣5)2+,
∵a=﹣<0,
∴当x=5时,W最大值=.
故5月出售每千克收益最大,最大为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是解题关键,掌握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最大值常用的方法
21、(1)y=-(x-3)2+5(2)5
【解析】
(1)设顶点式y=a(x-3)2+5,然后把A点坐标代入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B(5,3),再确定出C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1)设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3)2+5,
将点A(1,3)的坐标代入上式,得3=a(1-3)2+5,解得
∴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A(1,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
∴B(5,3).
令x=0,则
∴△ABC的面积
【点睛】
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22、(1)见解析;(2)CD =;(3)见解析;(4)
【解析】
试题分析:迁移应用:(1)如图2中,只要证明∠DAB=∠CAE,即可根据SAS解决问题;
(2)结论:CD=AD+BD.由△DAB≌△EAC,可知BD=CE,在Rt△ADH中,DH=AD•cos30°= AD,由AD=AE,AH⊥DE,推出DH=HE,由CD=DE+EC=2DH+BD=AD+BD,即可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3)如图3中,作BH⊥AE于H,连接BE.由BC=BE=BD=BA,FE=FC,推出A、D、E、C四点共圆,推出∠ADC=∠AEC=120°,推出∠FEC=60°,推出△EFC是等边三角形;
(4)由AE=4,EC=EF=1,推出AH=HE=2,FH=3,在Rt△BHF中,由∠BFH=30°,可得=cos30°,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
迁移应用:(1)证明:如图2,
∵∠BAC=∠DAE=120°,
∴∠DAB=∠CAE,
在△DAE和△EAC中,
DA=EA,∠DAB=∠EAC,AB=AC,
∴△DAB≌△EAC,
(2)结论:CD=AD+BD.
理由:如图2-1中,作AH⊥CD于H.
∵△DAB≌△EAC,
∴BD=CE,
在Rt△ADH中,DH=AD•cos30°=AD,
∵AD=AE,AH⊥DE,
∴DH=HE,
∵CD=DE+EC=2DH+BD=AD+BD=.
拓展延伸:(3)如图3中,作BH⊥AE于H,连接BE.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
∴△ABD,△BDC是等边三角形,
∴BA=BD=BC,
∵E、C关于BM对称,
∴BC=BE=BD=BA,FE=FC,
∴A、D、E、C四点共圆,
∴∠ADC=∠AEC=120°,
∴∠FEC=60°,
∴△EFC是等边三角形,
(4)∵AE=4,EC=EF=1,
∴AH=HE=2,FH=3,
在Rt△BHF中,∵∠BFH=30°,
∴ =cos30°,
∴BF=.
23、(1)见解析;(2)答案不唯一,预估理由合理,支撑预估数据即可
【解析】
分析:(1)根据2015年网络售票占17.33%,2017年8月实现网络售票占比77%,2017年10月2日,首次实现全部网络售票,即可补全图1,根据2016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人数及年增长率,即可补全图2;(2)根据近两年平均每年增长385000人次,即可预估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
详解:(1)补全统计图如
(2)近两年平均每年增长385000人次,预估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为8445000人次.(答案不唯一,预估理由合理,支撑预估数据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表、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是正确从统计表中得到正确的信息,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24、(1)12(2)y=(0<x<5)(3)或
【解析】
试题分析:(1)过点A作AH⊥BC于点H ,根据cosB=求得BH的长,从而根据已知可求得AH的长,BC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
(2)先证明△BPD∽△BAC,得到=,再根据 ,代入相关的量即可得;
(3)分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得.
试题解析:(1)过点A作AH⊥BC于点H ,则∠AHB=90°,∴cosB= ,
∵cosB=,AB=5,∴BH=4,∴AH=3,
∵AB=AC,∴BC=2BH=8,
∴S△ABC=×8×3=12
(2)∵PB=PD,∴∠B=∠PDB,
∵AB=AC,∴∠B=∠C,∴∠C=∠PDB,
∴△BPD∽△BAC,
∴ ,
即,
解得=,
∴ ,
∴ ,
解得y=(0<x<5);
(3)∠APD<90°,
过C作CE⊥AB交BA延长线于E,可得cos∠CAE= ,
①当∠ADP=90°时,
cos∠APD=cos∠CAE=,
即 ,
解得x=;
②当∠PAD=90°时,
,
解得x=,
综上所述,PB=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底在同一直线上且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的关系等,结合图形及已知选择恰当的知识进行解答是关键.
25、(1)(2)四边形是菱形.(3)
【解析】
(1)根据等边对等角及旋转的特征可得即可证得结论;
(2)先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得到邻边相等即可判断结论;
(3)过点E作于点G,解可得AE的长,结合菱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1)
证明:(证法一)
由旋转可知,
∴
∴又
∴即
(证法二)
由旋转可知,而
∴
∴∴
即
(2)四边形是菱形.
证明:同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四边形是菱形
(3)过点作于点,则
在中,
.由(2)知四边形是菱形,
∴
∴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旋转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的菱形的判定与性质,选择适当的条件解决问题.
26、(1)y=x2+2x﹣3;(2)点P的坐标为(2,21)或(﹣2,5);(3).
【解析】
(1)先根据点A坐标及对称轴得出点B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
(2)利用(1)得到的解析式,可设点P的坐标为(a,a2+2a﹣3),则点P到OC的距离为|a|.然后依据S△POC=2S△BOC列出关于a的方程,从而可求得a的值,于是可求得点P的坐标;
(3)先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设点D的坐标为(x,x2+2x﹣3),则点Q的坐标为(x,﹣x﹣3),然后可得到QD与x的函数的关系,最后利用配方法求得QD的最大值即可.
【详解】
解:(1)∵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3,0),对称轴为直线x=﹣1,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B的坐标为(1,0),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3)(x﹣1),
将点C(0,﹣3)代入,得:﹣3a=﹣3,
解得a=1,
则抛物线解析式为y=(x+3)(x﹣1)=x2+2x﹣3;
(2)设点P的坐标为(a,a2+2a﹣3),则点P到OC的距离为|a|.
∵S△POC=2S△BOC,
∴•OC•|a|=2×OC•OB,即×3×|a|=2××3×1,解得a=±2.
当a=2时,点P的坐标为(2,21);
当a=﹣2时,点P的坐标为(﹣2,5).
∴点P的坐标为(2,21)或(﹣2,5).
(3)如图所示:
设AC的解析式为y=kx﹣3,将点A的坐标代入得:﹣3k﹣3=0,解得k=﹣1,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
设点D的坐标为(x,x2+2x﹣3),则点Q的坐标为(x,﹣x﹣3).
∴QD=﹣x﹣3﹣( x2+2x﹣3)=﹣x﹣3﹣x2﹣2x+3=﹣x2﹣3x=﹣(x2+3x+﹣)=﹣(x+)2+,
∴当x=﹣时,QD有最大值,QD的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27、:(1) 30º;(2).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条件易得∠ABC=∠A=60°,结合BD平分∠ABC和CD∥AB即可求得∠CDB=30°;
(2)过点D作DH⊥AB于点H,则∠AHD=30°,由(1)可知∠BDA=∠DBC=30°,结合∠A=60°可得∠ADB=90°,∠ADH=30°,DC=BC=AD=2,由此可得AB=2AD=4,AH=,这样即可由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ABCD的面积了.
详解:
(1) ∵在梯形ABCD中,DC∥AB,AD=BC,∠A=60°,
∴∠CBA=∠A=60º,
∵BD平分∠ABC,
∴∠CDB=∠ABD=∠CBA=30º,
(2)在△ACD中,∵∠ADB=180º–∠A–∠ABD=90º.
∴BD=AD A=2tan60º=2.
过点D作DH⊥AB,垂足为H,
∴AH=ADA=2sin60º=.
∵∠CDB=∠CBD=∠CBD=30º,
∴DC=BC=AD=2
∵AB=2AD=4
∴.
点睛:本题是一道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求解的题,熟悉等腰梯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5x2-3x2的结果是,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下列计算错误的是,计算的结果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共22页。
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