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252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252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习作(3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客观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选项,请把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来,错选、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出一个,均计零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的带点字,注音都正确的选项是:( )
A.樱(yīn)桃 无边无垠(yín)
B.呐(nà)喊 抓耳挠(ná)腮
C.血泊(pō) 燕(yàn)园胜地
D.飞驰(chí) 极目远眺(zhà)
2.括号里是用部首查字法要查的部首,每组都正确的选项是:( )
A.蚂(虫) 瓢(瓜) B.龄(令) 匪(二)
C.翘(羽) 帘(宀) D.眷(目) 殊(朱)
3.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都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寻思 肃然起劲 B.由衷 眼急手快
C.难堪 出谋划策 D.俊马 胸有成竹
4.用括号里的词语解释前面文言文中的带点字,正确的选项是:( )
A.吾盾之坚(坚强) B.冀复得兔(复习)
C.群儿戏于庭(戏剧) D.守株待兔(守候)
5.下列每组中的两个词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
A.店家------农家 B.列位----------列队
C.印信-------书信 D.郎中----------医生
6.下面是四句谐音类歇后语,括号里是前面带点字的谐音字,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
A.外甥打灯笼----------照旧(就)
B.四月的冰河----------开动(冬)了
C.隔着门缝吹喇叭---名(明)声在外
D.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7.下面的句子,从中能直接体会到“慢”这种情景的选项是:( )
A.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B.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C.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D.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8.下列我国古典名著中描写人物的句子与括号中人物名字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西游记》: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双耳过肩查又硬。 (猪八戒)
B.《三国演义》: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羽扇纶巾,清秀儒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曹操)
C,《水浒传》: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周瑜)
D.《红楼梦》: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贾宝玉)
9.《自相矛盾》中主要在揭示道理的句子,句子序号正确的选项是:( )
原文: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②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③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④其人弗能应也。⑤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A.⑤ B.④ C.③ D.①②
10.下面是用修改符号修改的一段话,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句中的两处修改符号都表示移动。
B.②句没有语病,不需要对调。
C.③句应该保留“没留神”,因为它和“不小心”的意思完全不同。
D.①②③④句中使用修改符号的修改都正确。
11.理解“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正确的选项是:( )
A.(我)在这白天里便放声高歌,开怀痛饮,想着正好趁着青春年少时启程返乡。
B.(我)在这白天里便放声高歌,开怀痛饮,想着正好趁着明媚的春天启程返乡。
C.(我)在这白天里便播放歌曲,开怀痛饮,想着正好趁着明媚的春天启程返乡。
D.(我)在这白天里便放声高歌,开怀痛饮,想着约上年青的朋友一起启程返乡。
12.在句子的“ ”处引用《孟子》中名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恰当的选项是:( )
A.有个小偷在偷盗高压输电线时,触电死了,这真是 。
B.有人为了金钱而违反法律规定,在禁渔区域大肆捕鱼,被判了徒刑,这真是 。
C.邻居王奶奶吃力地提着菜要回家,林明主动帮她提菜。爸爸看见了,说:“ 明明,爸爸也要向你学习哦”
D.公共绿化带里的花开了,有个人想摘回家插花瓶里,旁人劝告他说:“ ”
第Ⅱ卷主观题(共96分)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13.看音节,写词语。(8分)
chéng rèn wěi tuō sǔn shī shén shèng
( ) ( ) ( ) ( )
háng xíng cā zòng yǎng zūn chiǔ yōu
( ) ( ) ( )
14.根据例句,按提示写句子。(6分)
(1)例句一: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鸟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提示:用一两句话描写某一种事物,要采用对比写法。
(2)例句二: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晴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提示:用一两句话描写某种情景的动态美。
15.按原文填空。(4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 。
(2) ,不破楼兰终不还。
(3)遗民泪尽胡尘里, 又一年。
(4)儿应声答曰:“ 是夫子家禽。”
16.用线条把左右两边对应的诗句连一连。(4分)
羌笛何须怨杨柳 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成玉磬穿林响 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言寸草心 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 报得三春晖
17.根据下面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写出四句话。(4分)
情境: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有许多接待游客观光的小艇。你名叫杨华夏,是其中一条小艇上的导游。今天,你正在接待一批来自中国的小学生。
你首先表示欢迎说:
接着,你作自我介绍道:
然后,你概括介绍游览内容说:
之后,你问游客:
你带领他们登上小艇,船夫划动船桨,游览开始了…
三、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景阳冈》片段,完成18~20小题。(8分)
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
18.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2分)
请勿自误:
19.阅读片段中画“ ”部分,用原文内容填空。(2分)
树上书写的内容中,提醒人们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过往景阳冈,一是 ,二是 。
20.从片段中你体会到武松是个 的人,理由是 。(4分)
(二)阅读《军神》片段,完成21~24小题。(12分)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 )大声嚷道( )(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 )
21.在最后那个自然段的括号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下面恰当的选项是:( )(2分)
A.(,)(: )(“)(,)(,)(。)(”)
B.(,)(“)(:)(,)(!)(!)(”)
C.(,)(:)(“)(,)(!)(!)(”)
2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一声不吭:
23.阅读片段中画“ ”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这个自然段主要抓住了“病人”的神态和 描写,当时他可能在想 。
片段中 次描写了沃克的“汗”,这是通过直接描写沃克医生来间接表现
“病人” 的特点。(4分)
(三)阅读冯君莉《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有删改),完成25~28小题。(12分)
①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
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菌的草滩,草滩上
生长着一叁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
的湖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
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②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
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
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分外悠闲。我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
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
辽阔,以及都阳湖的帆影、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
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我幻想着,当年大自
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
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因此,留下了这没有丝
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仿照“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描写颜色的方式,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2分)
( ),( )
26.运用第②段中画“ ”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3分)
27.阅读第①自然段中画“ ”部分,填空。(3分)
作者抓住草滩的绿茵茵、油菜花的( )小湖水的( )等特点,采用( )描写,描绘出了那画一般的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大意。(4分)
(四)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29~31小题。(8分)
材料一 2020年3月起到2021年5月,一群来自我国西双版纳国家保护区的野生亚洲象,向北游荡了500千米,一路上穿越森林、牧场,甚至有人居住的村庄,这是在我国从未有过记录的路程最长的大象游荡活动。
材料二 这次导致象群游荡的原因是什么呢?科学家们有些推测。寻找新栖息地--------因云南亚洲象几乎不受天敌约束,加之种群数量逐渐增长,一旦数量超出栖息地容纳范围,就会扩散,北迁原因或为寻找新栖息地。寻找食物一一当时正值野生亚洲象食物青黄不接,大象知道人类不再伤害它,便走出保护区,进入人类农田觅食玉米、香蕉等作物…
材料三 大象们自由行动的背后,是我国多年来对于生态和野生象保护的成就。《纽约时报》、路透社等许多海外媒体都提到了中国野生象群的种群数量从上世纪70年代的170头增长到现在的300多头。
29.阅读材料一,再填空。(2分)
有关本次野生亚洲象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游荡的时间长,二是游荡的
30.阅读这三则材料,再填空。(4分)
材料二中,科学家推测了引起本次大象游荡的原因,提出了两个比较具体的观点。结合材料一、材料三,你比较赞成其中的一个观点是 ,理由是 。
31.
请为这个“网红”野生亚洲象“旅游团”,设计一句宣传语。(2分)
四、习作(30分
32.从下面任选一个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不少于400字。
材料一 在你身边的人群里,一定有许多“能人”。其中,哪一位让你佩服不已呢?写一写这个人,注意要有典型的事例,还要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材料二 2040年的某一天,你和某个好友相约去探险。你们要去探险的地方,可能是太空中的某颗星球,也可能是地球上的某一片大海、某一座大山,还可能是…写一写这次神奇的探险之旅,注意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解决的办法写具体,最好还能写出心情的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提升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巩固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基础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古诗积累,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整本书阅读,习作乐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