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测量的历史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 同步练习(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 同步练习(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 同步练习(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 同步练习(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 同步练习(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测量的历史 同步练习(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659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PPT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 测量的历史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 测量的历史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3测量的历史pptx、3测量的历史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测量的历史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3测量的历史一、单选题1.某个物体的长度约为3000mm,这个物体可能是( )A.一支铅笔的长 B.旗杆的高度C.一层楼的高度 D.一个中学生的高2.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A.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C.请老师帮忙读数D.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3.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0.96mm=0.96×10-3μm=9.6×10-4μmB.9.6cm=9.6÷100m=0.096mC.9.6cm=9.6×10mm=96mmD.9.6cm=9.6cm×10=96mm4.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5.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6.某同学五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2.14cm,2.15cm,2.1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A.2.135cm B.2.14cm C.2.13cm D.2.15cm7.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或木块的边长时,操作正确的是( )A. B.C. D.8.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A.B.C.D.9.如图是测量成人一拃的长度,下列正确的是( )A.视线乙的结果是19cmB.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与乙之间差异不叫误差C.视线甲的结果比视线乙大,是测量误差D.甲乙两种读数相差无几,都是正确的10.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小明穿40码的鞋子,鞋码与鞋长的关系是:(鞋码单位为码,鞋长单位为),以脚长等于鞋长估算,则小明( )A.脚长为,身高是B.脚长为,身高是C.脚长为,身高是D.脚长为,身高是11.右表是小林做“研究摆的周期与摆线长度的关系”实验时记录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判断:若要使摆的周期为1秒,则摆线长度可能是A.0.18米 B.0.25米 C.0.36米 D.0.42米12.如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其中时间间隔t1 、t2、t3 之间的关系是 A.t1 <t2<t3B.t1 =t2=t3C.t1 >t2>t3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3.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做______;另外,测量还需要选择合适的______。14.要测量过程中,_____是不可避免的。减小它的主要方法是______ 。15.测量的目的是了进行______,测量时首先要有给一个统一的比较标准叫______,在利用测量工具测量时,要观察测量工具的______和______。16.单位换算(1)3.6×109毫米=______厘米=______千米;(2)6.3×102毫升=______立方米=______升;(3)1.5时=______秒;(4)给金属表面喷漆,每喷1m2,用去油漆50cm3,则油漆膜的厚度是______μm。17.如图,在铅笔杆上密绕30圈金属丝,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毫米,金属丝线圈的整体长度为__厘米,由此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毫米,若在数圈数时少数了l圈,则测量值将偏____;若在绕线时圈与圈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_______。18.图甲、乙两同学使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况,其中______是正确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合______mm。19.用天平称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为一个100克,两个20克,游码的示数是1.5克,已知这本书共200页,则这本书平均每张纸的质量为______。20.请同学们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正确使用下列测量工具:(1)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该选用______(选填“甲”或“乙”)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记为______cm;(2)小明骑车去学校,借助停表记录了自己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如图所示,此时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s。21.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cm;(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4)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你还要注意什么问题?①______;②______。22.如图(a)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毫米,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厘米。如图(b)所示是______(填写物理量和仪器的名称),它是测量______的工具。23.去年阜阳市出现了多次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的含量过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的直径合_____m。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孔径为300nm的口罩,这种口罩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的阻止人体对PM2.5的吸入。24.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新鲜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图所示,并测出脚印深2 cm.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则“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_______cm2(不满一格的以半格计)。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照此推算“野人”身高大约为_______m. 三、实验题25.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1)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两种观测刻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2)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6.小明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C、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D、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______和______;(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_____;(3)小明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①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②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③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④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7.如图 1所示仪器的名称叫做_____,它是用来测 短暂时间的仪器。实验时,手握纸带的端点将纸带拉出,就能看到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可分辨的点。图 2 所示纸带中,A~D 的时间间隔为_____秒,纸带从 A 点到 B 点所用的时间比纸带从 C 点到 D 点的时间_____(选填“多”、“少”或“一样”).A 点为第一点,则该纸带拉得越来越_____(选填“快”或“慢”)。28.在“研究单摆摆动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记录部分数据(未全)实验序号1234摆线长度(米)1 12摆动幅度较大较小较大较大摆球质量(千克)0.1 0.20.2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秒)20 20t (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摆线的长度为1米时,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_秒.(2)比较实验序号1和2可知:在摆线长度和摆球质量相等时,________.请在表格中填入第2次实验的有关数据________.(3)比较实验序号1和3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实验序号3和4,你认为在第4次实验中测得的时间___________20秒(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29.小新同学在探究摆的奥秘时,他从实验中收集到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______有关,而跟______无关.摆的这个运动特性,叫做摆的________原理.小新测得摆球摆动40次所用的时间为72.7 s,则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______.30.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1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78摆长L/m0.300.400.500.600.700.800.901.00周期T/s1.11.31.41.51.71.81.92.0周期平方T2/s21.21.62.02.32.93.23.64.0(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 (选填“长”或“短”).(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象.(3)分析图2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成 关系.(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2.4 光的色散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4光的色散pptx、24光的色散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24光的色散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1 机械运动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31机械运动pptx、31机械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1机械运动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章 运动和力3.2 直线运动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32直线运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2直线运动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32直线运动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