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检测含解析
展开章末综合检测三 相互作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接近地面附近,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
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解析:选D 在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同一位置,同一物体的重力为一定值,故A错误;只要在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就不为零,故B错误;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D正确。
2.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D.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解析:选D 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但不是它的重力,故A错误;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虽然接触,但由于没有产生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B错误;足球撞到网上,球网被撑开,由于球网的形变,而使足球受到了弹力,故C错误,D正确。
3.我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如图所示,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船体对冰块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A、B、D错误。
4.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弹簧不受力时,它的劲度系数为零
C.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大小成正比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
解析:选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上,故A错误;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本身性质有关,与外力的大小没有关系,故B错误;动摩擦因数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与弹力不存在这个关系,故C错误;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二者之间相互接触,并且有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所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弹力,故D正确。
5.如图所示,重物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m3的物体分别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水平系在重物A、B上,已知m1>m2+m3,A、B保持静止。现将m3解下放在物体A的上方,发现A、B仍处于静止。关于A、B间的摩擦力f1和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变大,f2不变 B.f1变大,f2变大
C.f1变小,f2不变 D.f1变小,f2变大
解析:选D 开始时A物体保持静止,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即向左的拉力和B物体给A物体向右的静摩擦力f1平衡,所以f1=(m2+m3)g;m3解下放在物体A的上方,发现A仍处于静止,则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此时f1=m2g,所以f1变小了。再分析B物体的受力情况。因为m1>m2+m3,所以整个系统所受桌面给的摩擦力f2必定向左,此时f2=(m1-m2-m3)g;当m3解下放在物体A的上方时,B仍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此时f2=(m1-m2)g,所以f2变大,故D正确。
6.如图所示,用传送带向上传送货物,货物和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是( )
A.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B.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C.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D.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解析:选A 货物和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可认为货物向上做匀速运动,结合平衡条件知A正确。
7.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某同学用毛笔练习书法,从基础笔画“横”开始练习。如图,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关于向右行笔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白纸受到了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D.桌面受到了向左摩擦力作用
解析:选C 毛笔在书写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手的作用力以及纸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手对毛笔的作用力是未知的,所以不能判断出毛笔对纸的压力与毛笔的重力的关系,故A错误;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相对镇纸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镇纸始终不受摩擦力,镇纸的作用是增大纸与桌面之间的弹力与摩擦力,故B错误;毛笔相对白纸向右运动,对白纸有向右的摩擦力,白纸相对桌面有向右的运动趋势,因此白纸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不受镇纸的摩擦力,故C正确;同理,桌面相对白纸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因此白纸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D错误。
8.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02 m,k=500 N/m
B.l0=0.10 m,k=500 N/m
C.l0=0.02 m,k=250 N/m
D.l0=0.10 m,k=250 N/m
解析:选D 由胡克定律可知15 N=k(0.16 m-l0),20 N=k(0.18 m-l0),解得k=250 N/m,l0=0.10 m,故选项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用一水平力F将铁块A紧压在竖直墙B上而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块A 肯定受墙B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B.铁块A肯定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C.增大水平力F,铁块A和墙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D.增大水平力F,铁块A和墙B之间的摩擦力变大
解析:选AC 铁块A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对铁块A施加的摩擦力方向肯定竖直向上,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铁块A对B施加竖直向下的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铁块A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有B对铁块A施加的摩擦力等于铁块A的重力,铁块A和墙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D错误。
10.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如图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
C.B点处的弹力垂直于细杆向上
D.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
解析:选CD 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A、B两点处都有支持力。在A处,细杆与半球形光滑容器的接触面是半球形光滑容器的切面,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垂直切面指向细杆,根据几何知识得知,此方向指向球心O,即A点处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指向球心O;在B处,细杆与半球形光滑容器的接触面就是细杆的下表面,所以B点处半球形光滑容器对细杆的支持力垂直于细杆斜向上。故选C、D。
11.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 )
A.b弹簧的伸长量为L
B.b弹簧的伸长量为
C.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
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
解析:选BD 两根轻弹簧串接在一起,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1L=k2xb,则b弹簧的伸长量xb=,故A错误,B正确;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则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等于两根弹簧伸长量之和,即s=L+xb=L,故C错误,D正确。
12.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21 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20 N
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1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解析:选AD 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为21 N,当推力F>21 N后,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 N,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选项A、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6分)如图(a)所示,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标尺的游标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 mm,游标的第15个刻度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读数为37 mm+15×0.05 mm=37.75 mm=3.775 cm。
弹簧形变量x=(3.775-1.950)cm=1.825 cm,
砝码平衡时有mg=kx,
所以劲度系数k== N/m≈53.7 N/m。
答案:3.775 53.7
14.(8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表所示。
代表符号 | L0 | Lx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数值/cm | 25.35 | 27.35 | 29.35 | 31.30 | 33.4 | 35.35 | 37.40 | 39.30 |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3)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如图所示,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x”)。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中数据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9.8 m/s2)。
解析:(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自然悬挂,在弹簧晃动时测量无意义,待弹簧静止时,测量的数据较准确;由题表中数据可知L3的数值记录不规范,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3)由题图可知砝码质量为0时x等于0,所以横轴是弹簧长度与Lx的差值。
(4)结合题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N/m=4.9 N/m
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的拉力F盘=k(Lx-L0)=0.098 N
所以砝码盘质量m== kg=0.01 kg=10 g。
答案:(1)竖直 (2)静止 L3 1 mm (3)Lx (4)4.9 10
15.(10分)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 g的砝码,弹簧压缩2 mm。现用此圆珠笔水平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当书匀速运动时,按钮压缩量为2.5 mm。试求:书与桌面间摩擦力的大小(g取10 m/s2)。
解析:由二力平衡知F=mg=0.2×10 N=2 N
由胡克定律F=kx得
k== N/m=1×103 N/m
当书匀速运动时,弹力F′等于摩擦力f,即F′=f
而F′=kx′=1×103×2.5×10-3 N=2.5 N
故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5 N。
答案:2.5 N
16.(10分)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F和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15 cm(处于弹性限度内)时,弹力的大小。
解析:(1)当弹力F=0时,弹簧伸长量x=0,即弹簧处于原长,可知弹簧原长L0=10 cm。
(2)由FL图像知,当弹力F=10 N时,弹簧长度取L=15 cm,
弹簧的伸长量x=L-L0=(15-10)cm=0.05 m。
由F=kx得k==200 N/m。
(3)当x=15 cm=0.15 m时,由F=kx得
F=200 N/m×0.15 m=30 N。
答案:(1)10 cm (2)200 N/m (3)30 N
17.(13分)如图所示,重物A的质量为mA=5 kg,重物B的质量为mB=2 kg,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10 N。为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取重力加速度g=10 N/kg)
解析:在水平方向上,重物A除了受到向左的拉力F、绳子向右的弹力T外,还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当拉力F取最小值Fmin时,重物A即将向右滑动,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max,且方向向左。
由Fmin+fmax=T和T=mBg,可得
Fmin=mB g-fmax=2 kg×10 N/kg-10 N=10 N。
当拉力F取最大值Fmax时,重物A即将向左滑动,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fmax,且方向向右。
由Fmax=T+fmax和T=mBg,可得
Fmax=mBg+fmax=2 kg×10 N/kg+10 N=30 N。
因而,拉力F的大小范围是10 N≤F≤30 N。
答案:10 N≤F≤30 N
18.(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自由长度为20 cm,一端固定于质量为m=2 kg的物体上,在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至22 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将弹簧拉长至21 cm时,稳定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将弹簧拉长至23 cm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4)若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拉力,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解析:(1)物体匀速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有
k(l-l0)=μmg,
则k== N/m=200 N/m。
(2)弹力F1=k(l1-l0)=[200×(0.21-0.20)]N=2 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max=0.2×2×10 N=4 N>2 N。故此时物体静止,所受静摩擦力f静1=F1=2 N。
(3)弹力F2=k(l2-l0)=200×(0.23-0.20)N=6 N>fmax=4 N,物体将运动,此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2=μN=μmg=0.2×2×10 N=4 N。
(4)撤去拉力时,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即f3=μN=μmg=4 N。
答案:(1)200 N/m (2)2 N (3)4 N (4)4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