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司马迁,作品简介,《史记》简介,写作背景,古代座次,资料链接,课文探究,内容小结,鸿门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2. 分析故事情节,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3. 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人物性格特征。4. 分析楚汉争霸中刘邦、项羽胜败的原因,正确评价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
司马迁(约前145—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少时随父研习经史,20岁左右时外出游历,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后到长安任郎中,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读史馆所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主要作品:《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史记》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记》有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共130 篇,52 万余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史事。“本纪”是全书的总纲,以编年为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世家”亦以编年为体,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
“列传”所占篇幅最多,可分为两大类:(1)人物传记,有一人一传的专传,有两人或数人的合传,按人物性质排列立传,所记人物范围极广,涉及贵族、官僚、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哲学家等社会各个阶层。(2)对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的记载,涉及中外关系史和国内民族关系史。“表”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简要政绩,以年代远近、史事繁简而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书”分门别类地记述历代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典章制度,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战国末期,楚怀王被秦昭王诓骗赴秦索地,客死于秦,秦楚之怨极深。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被秦灭亡的六国后裔,纷纷叛秦自立。楚人项梁偕其侄项羽在吴地举兵,听谋士范增之言,从民间觅得牧羊儿——楚怀王之孙熊心,立为怀王,以“后楚”相号召。项梁战死,项羽领楚军与秦战。刘邦也是楚地人,他的义军也以复楚相号召。
刘邦与项羽名义上同受楚怀王节制,两人结为兄弟,互相声援。怀王曾与两人约,先入函谷关破秦者为关中之王。关中地处天下上游,是秦经营多年的基地,物产丰足,人民富强,地势险要;谁一旦为关中王,就有了统一天下的坚实基业。项羽的祖父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又在定陶之战中死于秦将章邯之手,因此他领楚兵渡河击秦救赵。既为了灭秦复楚,也为了给祖父、叔父报仇。正当项羽与秦主力军在河北决战,刘邦却以偏师乘秦之虚,从南面迂回进击,破秦都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彻底灭亡。显然,击溃秦军主力的是项羽,坐收渔人之利的是刘邦,刘邦从此获得“王关中”的资格。这样就构成了刘、项之间的尖锐矛盾。鸿门宴的故事正发生在这焦点时刻。
古代的座次尊卑有别,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处所,有着不同的礼节规范。古代宫室内的座位有堂上(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和室内之分。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向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最卑是坐东向西。古书中“东家”“西宾”的说法,是就室内而言的。古人将宾客和老师都安排在坐西向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所以,对宾客和老师也尊称为“西席”或“西宾”。
①就矛盾焦点而言,天下虽大,但“王”只有一个。②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况且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刘邦不过是“市井小人”。③就个性而言,项羽本就是火暴性子。
1.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告密当即“大怒”,原因有哪些?
2.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在整个鸿门宴故事中各起什么作用?
①曹无伤告密。点燃了刘、项矛盾的“导火线”,是鸿门宴故事的直接起因。②范增进言。范增借曹无伤告密事件,分析刘邦的前后表现情况,点破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并以当时颇能鼓动人心的“望气”说“火上浇油”,劝项羽“急击勿失”,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③插叙双方兵力及驻地。双方兵力对比,表明项羽占据绝对优势,刘邦岌岌可危;交代两军驻地,为下文写人物活动做铺垫。
①双方兵力悬殊,“备战”无胜算,非良谋。②“逃走”则证明曹无伤密报为实,过早使刘、项矛盾激化并公开,对刘邦不利;且两军相距不远,可以说是逃无可逃。亦非上策。③深知项羽轻信寡谋,知道刘邦善于纳谏;在项伯身上做文章,使项伯成为己方在项羽处的说客,可以化解矛盾。暂时化解矛盾,待刘邦羽翼丰满之后再使矛盾公开化,与项羽争夺天下,此为良策。
3.张良为何不建议刘邦备战或逃走,而是在项伯身上做文章?
(1)①项伯夜访张良。项伯告之项王决策,意在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可见他是一个珍惜友情、知恩图报,但却因私情而废大义、将个人恩怨凌驾于集团整体利益之上的人。②张良献策沛公。一者,表明他对沛公忠心耿耿,不因私情而废大义;二者,他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能够利用项伯的“重义”性格,及时为沛公出谋划策,表现出一个优秀谋臣知己知彼、胸有城府、足智多谋的一面。
4.请用三个短语概括出第2段围绕三个人物所写的三个事件,分析事件所反映的人物形象特点,指出事件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③沛公约婚。以一方诸侯枉驾屈尊,对楚左尹“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足见其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2)作用:项伯夜访承接上文并强化了紧张气氛;张良献策使矛盾出现转机,气氛产生缓和的可能;沛公约婚则使情节、气氛由紧张逐渐趋于缓和。
项羽及其叔父项伯坐最上位,次之是范增,再次是刘邦,张良是侍坐。从座位的安排上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5.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说明了什么?
范增为项羽重要谋臣,项羽虽尊其为亚父,却听不进其劝谏,“急击勿失”的忠告不敌告密者项伯一番愚蠢之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范增不得已而召项庄舞剑。项伯为左尹,仅相当于丞相助手,但因其为“季父”,项羽却对其言听计从;宴会上,项伯“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无所反应,任其所为。这些足以表明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毫无主见、不辨忠奸、缺乏政治远见。
6.鸿门宴上,对比项羽对范增、项伯言行的态度,可以看出项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Q然纸上。动作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神态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性格特点:粗犷而又机智,一番慷慨陈词,似乎义正词严,实际上隐瞒真相,巧言善辩。
7.“樊哙闯帐”这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重复。二人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地责之以“义”,将项羽推向“不义”的处境。从策略上看,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斥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8. 樊哙的话与前文刘邦的话是否重复?
①刘邦善于审势察情;项羽则不识时务,自矜功伐。②刘邦任人唯贤;项羽则任人唯亲,不听善言。③刘邦方面有统一的口径,内部团结;项羽不采纳下属的意见,意见不统一。
9.刘邦在“鸿门宴”上能化险为夷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刘邦有奸必肃。一个“立”字显其果断,与项羽的“妇人之仁”形成鲜明对比。②与开头呼应,首尾圆合。
10.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一)宴会由来(开端)(三)宴后余波(结局)
(二)宴中斗争(高潮)
项王留饮范增举块项庄舞剑
刘邦逃席,间道至营张良献计,璧受斗破刘邦回营,立诛无伤
披帷怒视项羽赐酒慷慨陈词
本文写的是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的首次矛盾斗争,是他们以后长达数年斗争的开端。文章通过对“鸿门宴”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自矜功伐而又有妇人之仁的悲剧性格,表现了刘邦善于利用他人性格弱点,善于团结人、利用人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两人斗争的结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评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科素养与文化传承,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课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词放弃丢下,动词放摆放,动词往,动词及比得上,名词旧交交情,连词所以,副词特意,名词意图,动词料想,动词举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测,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新知导入,作家作品,《左传》,编年体,左丘明,写作背景,自读课文,新知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