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八上物理3.5《二力平衡》第1课时 课件+同步练习(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2741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5 二力平衡获奖ppt课件
展开3.5.1二力平衡
一、单选题
1.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D.不受力
2.如图所示,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B.C. D.
3.如图所示,小江同学将自己的水杯和英语词典叠放在书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对词典的压力就是水杯的重力
B.水杯受到的支持力和水杯对词典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词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词典的支持力和词典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时,一定做加速运动
C.物体受力情况相同时,它的运动状态也一定相同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受力的作用
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择小卡片进行实验,目的是可忽略卡片的重力
B.改变钩码的个数可改变卡片所受拉力的大小
C.卡片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钩码
D.实验中需将两侧滑轮调整至同一高度
6.下列图中,A、B、C、D分别是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B.C. D.
7.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如图所示,静止物体A和B的重分别为G1和G2,不计摩擦及细线重,则地面对物体A支持力的大小为( )
A.G1 B.G1+G2 C.G1-G2 D.G1-2G2
9.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间的关系是
A.货物匀速上升时,T>G
B.货物匀速下降时,T<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T=G
D.不论货物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或静止时,T=G
10.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拉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球对细线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点
D.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
二、填空题
11.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状态称为___________,物体处于这种状态时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_.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
13.执行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点火发射时,火箭向下喷出气体,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_。2021年2月,天问一号到达火星附近,在环绕火星飞行时,天问一号受力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14.天气热了,不少班级开始开电扇降温。如图所示,为育华初二某班天花板的两把完全相同重力为G的电扇,甲未开,天花板对吊扇的拉力为, 乙开了,天花板对吊扇的拉力为。则______G,______F乙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桌面上水杯所处的静止状态和列车所处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____状态,水杯此受 ______力(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的作用,若水杯重力为2N,则它受到的支持力是________N
1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一轻质卡片水平方向所受力如图所示.此时卡片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力 ________(填“是”、“不是”)平衡力,理由是 ________
17.用这个装置完成如图所示实验,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石子总重G=1N,则图中弹簧测力计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
18.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探究______”的实验。按照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纸板处于__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__。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重为3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F。
20.如图所示,一个小球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请你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四、计算题
21.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0.1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G;
(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F拉。
22.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后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下降,此时运动员和伞受到总的空气阻力f为784牛,求:
(1)运动员和伞的总重力G.
(2)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
23.一辆抛锚的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00千克.
(1)求:汽车所受重力G的大小;
(2)为了将汽车移走,司机在汽车后方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00牛的推力F,如图所示,此时地面对汽车产生的阻力f为500牛.求:汽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
五、实验题
24.如图,某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实验器材进行“探究_______”的实验。实验前,弹簧测力计需要______;实验中,物体应在______的作用下,使物体处于______状态,记录物体受到的力。
25.如图所示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情景,实验中以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当按图(a)所示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图(b)是为了探究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_______________(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的关系,探究结果表明: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平衡时,这两个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上。
2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某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硬纸板等器材进行实验,则图(a)(b)中符合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选填“(a)”或“(b)”或“(a)与(b)”]。小组同学如果按图(c)进行实验作用于操作,则手放开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______,在放手一刹那观察硬纸板是否会由静止变为运动。图(c)的操作是为了得出“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______”这一结论。
27.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8.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华小组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干砝码、钩码的质量均相等)。
(1)如甲图,小华选用木块做实验,木块受到的______对实验有较大影响;
(2)如图乙同组小丽用轻质小卡片代替木块,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是否相等,发现两端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小卡片保持静止,增减两端钩码的数量,______,观察小卡片能否静止。现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_____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如甲图所示,木块在两个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为了验证木块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等效于不受力。接下来的操作和对应的现象分别是什么?______。
29.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拉力F拉时,台秤的示数大小F的变化情况。他们将重力不同的物块甲(G甲)和物块乙(G乙)分别置于台秤中央,用大小为10牛的向上拉力F拉作用于物块,并改变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将θ、台秤的示数F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甲物块(G甲)
实验序号 | 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度) | 台秤的示数F(牛) |
1 | 10 | 13.3 |
2 | 30 | 10.0 |
3 | 60 | 6.3 |
4 | 90 | 5.0 |
5 | 120 | 6.3 |
6 | 135 | 7.9 |
7 | 150 | 10.0 |
表二乙物块(G乙)
实验序号 | 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度) | 台秤的示数F(牛) |
8 | 15 | 17.4 |
9 | 45 | 12.9 |
10 | 60 | 11.3 |
11 | 90 | 10.0 |
12 | 13.5 | 12.9 |
13 | 140 | 13.6 |
14 | 165 |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10(或4与11或6与12)数据中,F和G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拉力F拉时,当θ相同时,F和G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G甲=________牛,G乙=________牛;
③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物体重力G相同时,F和θ存在一定关系。请在表二实验序号14中填入相应的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__;
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或8~13的数据中F与θ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知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3 力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31力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31力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331力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5 二力平衡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3.5 二力平衡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352摩擦力pptx、352摩擦力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52摩擦力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3 力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3.3 力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32力的测量pptx、332力的测量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332力的测量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