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页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2页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3页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4页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5页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6页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7页
    花签名酒令-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诗词曲赋名篇鉴赏系列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学课件ppt,共29页。
    学习内容(第52~63回)67、真真国女儿诗(薛宝琴)68、贾祠联额三副69、酒令三首林黛玉、史湘云(醉眠芍药茵)70、《邯郸记》中的“赏花曲”71、花签名酒令八首72、深闺有奇女
    67、真真国女儿诗(第52回)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说明】薛宝琴说自己八岁时曾跟父亲到西海沿上买洋货,见到一个真真国里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十五岁,会讲“五经”,能做中国诗词。这首五律,据宝琴说就是那位“外国美人”做的。
    【注释】1.朱楼——即红楼,指代贵族之家。2.水国——环海之地,岛国。3.岛云蒸大海——海水蒸腾而成岛上的云。4.岚——山林中的雾气。亦指岛上景象。5.“月本”二句——意谓古时的月亮与今天的本无区别,因为人的感情有深浅不同,所以多情人便会对月亮发生感慨。6.汉南——本言汉水之南,这里非实指,是用典,说人生易老、俯仰今昔、不堪迟暮之感。语出北朝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 ,人何以堪!”历历在目,回想起来昔时情景如在跟前。
    【鉴赏】 薛宝琴所说的“外国美人”做中国诗的奇闻,不论真假,能使一些人相信,这就得有一定的现实基础,那就是在历史上,我国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清代的工商交通事业和海外贸易都有新的发展,当时有一批像薛宝琴父亲那样为皇家出海经办洋货的豪商。 但是,除了上述的客观意义外,作者写这一情节却另有意图。他有意让宝琴把事情说得过于神奇,在一些细节上甚至吹得离了谱,使读者疑心这一切也许是宝琴在信口编造。事实也果然如此。作者接着就让黛玉当场戳穿她:“‘这会子又扯谎……我是不信的’。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答。”还是宝钗给她解了围。那个“外国”名“真真”,岂不就是“真真假假”的意思?其实,这位十五岁做诗的“外国美人”也就是宝琴自己。
    新来贾府的四位姑娘中,薛宝琴是作者花笔墨最多、重点描写的人物,她的命运在八十回之后不会没有交代。而且根据作者总用诗词隐写大观园女儿们命运的惯例,宝琴的后事也必定有诗暗示。她所写的《怀古绝句》只暗示别人的命运,她所口述的《真真国女儿诗》才隐寓着她自己的将来。全诗说自己憔悴流落于云雾山岚笼罩着的海岛水国,昨日红楼生活已成梦境,眼前只能独自对月吟唱,忆昔抚今,不胜伤悼。何以知道这客观上就是宝琴将来的自况呢?因为有她前作《赋得红梅花》一诗可以与之相印证。
    《咏红梅花》中的“闲庭槛”就是本诗中的“朱楼”,即大观园。“无余雪”,“雪”谐音“薛”,将来不仅宝琴要离开贾府,宝钗也会离开的贾府的。“流水空山”,也就是“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的“水国”。“有落霞”,是说独处海岛如孤飞之野骛。“幽梦冷”也是说孤寂。两首诗都是回忆往昔的青春荣华,感叹如今的流落憔悴。薛宝琴只是贾府的亲戚,而且已经是许给梅翰林家作媳妇的人,最后境况仍不免如此凄凉,可见小说中败落的并不限于贾府一门,确如第四回门子解说《护官符》时所说的,贾、史、王、薛四家必定“一损俱损”,他们都牵连获罪了。《红楼梦》是一部四大家族的衰亡史,从这首诗中,我们又一次找到了明显的佐证。
    68、贾祠联额三副(第53回)贾氏宗祠(匾额)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赏之盛。
    【说明】贾氏宗祠在宁国府西边的一个院子里。这些联额分别悬于祠堂的大门、抱厦和正殿前,为薛宝琴来贾府后初次碰上除夕祭祖时所见。这副联额,小说中说是“衍圣公孔继宗书”。衍圣公是后世的君主为尊孔给孔门后裔所加的封号,起于宋仁宗至和二年,以后历朝相沿不改。孔继宗之名,当为小说作者所虚拟。程高本为避免“厚诬至圣先师”的罪名,改成“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袱书”。
    【注释】1.肝脑涂地——意谓皇恩而愿以万死效忠朝廷。语出《汉言·苏武传》。兆姓——万民,百姓。十亿或万亿为兆。2.蒸赏:祭祀。冬祭叫蒸,亦作“烝”。《诗·小雅·天保》。
    星辉辅弼(匾额)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说明】书中说额题写在九龙金匾上,是先皇御笔。【注释】1.星辉辅弼——这是对朝廷重臣的誉词,说贾氏如明星辉耀,辅佐着日月。弼,辅助。2.昭日月——明亮如同日月。3.无间——不间断。
    慎终追远(匾额)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
    【说明】书中说额题写在闹龙填青匾上,也是御笔。【注释】1.慎终追远——其意不外乎说,要谨慎地保持晚节并教训好子孙,时时回想祖先的功德和所得到的恩荣。2.黎庶——老百姓。宁荣——指宁国公、荣国公。
    三副联额在贾府表面的盛况开始被明显的衰象所代替的转折时刻介绍,使联额内容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引人注目,作为此后贾府失宠于朝廷、积恶于庶黎,终至抄没败家、子孙星散的反衬,嘲讽意味尤为突出。“衍圣公”所书、“皇上”御题云云,居然史笔!
    69、酒令三首(第62回)其一(林黛玉)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说明】这是在大观园红香圃内为宝玉等四人摆寿酒时席上行的令。办法是:“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时宪书,即旧时之历书。
    【注释】1.“落霞”句——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风急”句——出处不详,当是唐人诗句。3.折足雁——骨牌名。4.九回肠——曲牌名。5.鸿雁来宾——旧时历书中有此语。6.“榛子”二句——“榛”与“砧”音同而义异,所以这两句酒底话说它与捣衣之砧声无关。这就是酒命规定的以席上果菜(榛瓤)说人事。末句用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其二(史湘云)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有桂花油?
    【注释】1.“奔腾”句——北宋欧阳修《秋声赋》:“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本形容风声如波涛奔腾澎湃,这里只说波涛。2.“江间”句——杜甫《秋兴》诗:“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兼天,连天,滔天。3.铁索缆孤舟——骨牌名。从上文写江水浪大看,这句所用的当是赤壁曹操事:曹军多北人,不谙水性,为避风浪颠簸,以铁索连结江上单独船只,上铺木板,平稳如行陆上。后被周瑜用火攻所败。4.一江风——曲牌名。全句有俗话“船遇当头风”之意。5.不宜出行——旧时迷信宣传出门远行要挑选吉利的日子,历书中有某一天是否相宜的说明。6.鸭头——席上的菜,与“丫头”谐音。桂花油——古时妇女用的搽发油。
    其三(史湘云)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注释】1.“泉香”句——欧阳修《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冽,清。程高本无“而”字,据出处,从庚辰本。2.“玉碗”句——李白《客中作》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琥珀,见《夏夜即事》诗注。形容酒的色泽。3.梅梢月上——骨牌名。上,升起。4.醉扶归——曲牌名。其名取意于唐代张演《社日村居》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5.宜会亲友——历书上的吉利话。程高本无“却为”二字。
    【鉴赏】酒令已于小说中见到多次。酒令内容依然都按人物性格、命运给涂上了一层象征性的色彩。黛玉哀怨,湘云放达。黛玉的身世遭遇恰如其酒令中的折足孤雁,失伴哀鸣。湘云幼小时先丧父母,家业凋零,后来又丈夫早卒,青春孀居,其生活历程也像江上孤舟,几经风涛。这一回“醉眠芍药裀”是曹雪芹为史湘云憨态写真的精采之笔。这里,不但用红散乱、蜂蝶闹嚷等环境描绘为画面作生动的艺术烘染,更以“睡语说酒令”的细节来写湘云的情态,突出了她性格中不同于宝钗的狂放不羁的一面。这一切,都充满着很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70、《邯郸记》中“赏花时”曲(第63回)明·汤显祖翠凤翎毛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你看那风起玉尘砂,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你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你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
    【说明】“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席上行酒令,宝钗先抓了牡丹花签,上注着“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或新曲一支为贺。”宝钗就命芳官唱曲。芳官刚开口唱祝寿的曲,大家都说:打回去!打回去!把你最好的拿出来唱。她就唱了这一支“赏花时”。程高本只引了曲子的头两句,其余均删去。现据戚序本补,参己卯、庚辰本校。
    【注释】1.《邯郸记》——汤显祖根据唐人《枕中记》传奇情节改编的戏曲,写吕洞宾下凡去度一人上天代替何仙姑天门扫花之役,他到了邯郸(今属河北省)客店,遇卢生,把神奇的磁枕给他睡,让他做了一场黄粱美梦后,把他带到仙界去执帚。“赏花时”,曲调名,剧本第三折“度世”中何仙姑所唱,她嘱吕洞宾速去速回,不要误期。2.汤显祖——(1550-1616),明代大戏曲家,江西临川人,居处名玉茗堂。他曾受李贽的思想影响。他的优秀作品反对传统礼教和当时政治状况,但另一方面,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也在一些作品中有所表现。著有戏曲《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3.“翠凤”二句——何仙姑扫花于天门,所执之帚叉乃用翠凤的翎毛所扎成。翎,鸟翅上、尾上的长羽毛。
    4.玉尘砂——天界并无尘土泥沙,有的也只是玉屑,所以叫玉尘砂。猛可的——突然间 。这几句说风吹落天上碧桃花不知要比云层之下人间好花开时辜负春光可惜多少?何仙姑在天门外扫花,“门外即天涯”,还有怕错过蟠桃宴的意思。5.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做事冒冒失失,不听嘱咐,险些儿送了命。吕洞宾曾带着“降魔太阿神光宝剑”下山,临行时师父嘱咐他不要寻和尚闹事。他忘了师教,与正在讲经说法的黄龙禅师顶撞,被黄龙手起一戒尺打得头上起个疙瘩。洞宾愤恨,半夜里祭起神剑去斩黄龙,结果剑被黄龙收去,人也被押,幸亏师父说情搭救了他。故事出《指月录》。6.东老贫穷——宋代湖州东林沉氏,自称东老。家贫,好留客醉,有饮者以石榴皮题其壁。吕洞宾喜饮,有酒醉岳阳楼事。这句是叫他途中不要贪饮被好客的酒家所挽留而误了事。7.眼向云霞——只留意仙界的事。兼以云霞喻天上盛开的碧桃花。8.留恨碧桃花——因无人接替扫花之役,不能参加蟠桃宴而遗憾。吕洞宾临行,何仙姑问他:“只此去未知何处度人?蟠桃宴可赶的上也?”别本最后一折,洞宾带卢生来见何仙姑时说:“仙姑,恰蟠桃宴时节哩!”
    【鉴赏】开夜宴的称“群芳”,行的酒令是“花名签”,唱的曲子又叫“赏花时”,显然是有意关合。“红楼十二支曲”曲名都有深意,“赏花时”之名含义也可深思。“群芳”所抽到的花签都是对每个人自己的“判词”,其深意大都隐藏在其前后未引出来的诗句中。吕洞宾让卢生睡磁枕入梦,可以说是他让卢生也体验一下自身的感受,因为做黄粱美梦的曾经是洞宾自己,卢生只不过是再现一枕黄粱而已。《吕纯阳集》中说:洞宾曾随钟离权框同憩歇于客店,钟离先生自己做饭,洞宾瞌睡,梦见自己荣华富贵,“簪笏满门”,“权势熏炙”,后来忽被重罪籍没,家资分散,妻孥流岭表,路值风雪,仆马俱瘁,一身无聊,方兴浩叹,恍然梦觉”,钟离在旁执炊,“黄粱犹未熟”。情节几乎与卢生所梦一样。这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我们认为在《红楼梦》这段情节中,作者插入“黄粱梦”的曲子,不会是出于偶然,这里既有作者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的流露,也可以看出他正确地预示出那大家族必将没落的深刻而周密的艺术构思。
    71、花名签酒令八首(第63回)①牡丹——艳冠群芳(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注释】1.“任是”句——出唐代罗隐《牡丹花》诗:“似共东风利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浓华过此身!”韩令,指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末联所咏之事见《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儿女子邪?’”【鉴赏】花签上的诗句虽切合宝钗待人冷漠而又能处处得人好感的性格特点。韩弘是借来比宝玉的,宝玉的“悬崖撒手”正是一种斩断缠绵情意、不肯“效儿女子”之态的决绝行为,而宝钗也就像被韩令所弃的牡丹一样,只能“辜负秾华”,寂寞地了却“此身”。
    ②杏花——瑶池仙品(探春) 日边红杏倚云栽。
    【注释】1.“日”句——出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前两句写朝中权贵仰仗皇恩浩荡的而权势熏天,后两句是科举落第的高蟾的自况。【鉴赏】花签上说“必得贵婿”,这是合所引的诗句,或许将来真有其事。但“薄命司”的“册子”和其它有关诗词中则一再暗示她远嫁不归的悲切。后两句正是说这方面的。一句以花在“江上”,点她离家时亲人“涕送江边望”,一句则与她所作的风筝谜诗中“莫向东风怨别离”的隐义完全一样。
    ③老梅——霜晓寒姿(李纨) 竹篱茅舍自甘心。
    【注释】“竹篱”句——宋代王琪《梅》诗: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北宋诗人林逋,赐谥和靖先生,杭州人,结庐西湖之孤山,不娶无子,性爱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他的诗以《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最著名,后来效法和评论这两句诗的人很多,“暗香疏影”也便成了梅的代称。【鉴赏】李纨是中国古代能守节寡欲的妇女的典型。《梅》诗中前两句用来比她的操守。三、四句说她后来得以荣耀,也是被好事人“牵连”之故,恰如梅花本自处幽独,被林逋诗中一赞,结果“枉与他人作笑谈”,倒弄得十分热闹。作者对李纨的一生及其为人虽有同情叹惋,却并不赞扬标榜,倒是让人们看到她的命运是一点儿也不值得钦羡的。
    ④海棠——香梦沉酣(湘云) 只恐夜深花睡去。
    【注释】“只恐”句——出宋代苏轼《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鉴赏】此诗句正好合着“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事,所以黛玉打趣说:“‘夜深’二字,改‘石凉’两个字倒好。”这是作者的幽默,但花签引诗深意不止于此。苏轼原诗是惜春光短促、好景难留的,所以他连夜里都要点蜡烛赏花。湘云后来的遭遇正是如此:虽有洞房花烛照红妆新人之喜,可惜转眼就“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春光别去了。
    ⑤荼縻花——韶华盛极(麝月) 开到荼縻花事了。
    【注释】1.韶华胜极——韶华,春光。胜,好景色。极,到了头。2.“开到”句——出王琪《春暮游小园》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前两句都是以花拟女子,意即梅花落,海棠开。荼縻,春末开花,故苏轼有诗说:“荼縻不争春,寂寞开最晚。”【鉴赏】麝月抽到荼縻花签时,书中有几句很有意思的描写:“〔签上〕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皱皱眉儿,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吧。’”宝玉对大观园中日益浓重的悲凉气息“本已呼吸而领会之”,现在见签上说“花事了”,又说大家都“送春”,正好触动忧端。但他不愿使麝月败兴,所以藏了签,只劝酒。但是宝玉只有模糊的好景不长的预感,而不可能预知诗句所内涵着的将来的具体事变。
    ⑥并蒂花——联春绕瑞(香菱) 连理枝头花正开。
    【注释】出宋代朱淑贞《落花》诗:“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落萃苔。”连理枝,枝干连生在一起的草木,喻恩爱夫妻。青帝,东方之神,管春事。 【鉴赏】香菱得到并蒂花签和一句喜庆的话,这让人联想到上一回中她斗草时用:“夫妻蕙”去对人家“姊妺花”的情节,从而觉得她将来也许真有什么喜事。其实,这是作者的“狡狯”。花签诗句只起着歇后语的作用,真意全在后一句——“妒花风雨便相催”。向花“催”命的“风雨”是用来比喻有“妒病”的悍妇夏金桂的。作者很喜欢暗中透露人物的命运,但常不让人一眼看穿。
    ⑦芙蓉——风露清愁(黛玉) 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释】出自宋·欧阳修《明妃曲》诗最后两句:“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鉴赏】黛玉所掣花签上的诗句,是为了隐去原诗的前一句:“红颜胜人多薄命”。说黛玉是“红颜薄命”,正是说她象“枝上花”一样,禁不起“狂风”摧折,亦即暗示她后来受不了贾府事败、宝玉被拘那阵骤然而至的政治“狂风”的袭击,终于泪尽而逝。作者固然同情黛玉的不幸,但也深深地惋惜她过于脆弱,没有能熬过这场灾祸而等待到宝玉回来,所以说“怨”不得别人,也该“自嗟”。可见,作者原意与续书中写婚姻不自主而造成悲剧是毫无共同之处的。因为,如续书所写,黛玉根本不“当自嗟”,而只应“怨东风”才是。
    ⑧桃花——武陵别景(袭人) 桃红又见一年春。
    【注释】1.武陵别景——等于说晋代那个捕鱼人所找到的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为业……”。2.“桃红”句——出宋代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避秦,逃避秦二世时对百姓的种种迫害。《桃花源记》中说,山中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鉴赏】袭人所得的签是一句带出全诗的。首句说,当大家庭没落之时,她怕自己跟着倒霉,就去另找安乐窝了。第二句讥她嫁给蒋玉函好比两度春风。第三句也就是唐诗“轻薄桃花逐水流”的意思。末句中如果把“渔郎” 换成“优伶”,诗就像专为袭人而写了。
    72、深闺有奇女(第64回)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情痴苦泪多,未惜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
    【说明】此诗仅见于原苏联列宁格勒藏本第六十四回回目后、正文前。诗前有“题曰”字样,回末有一联对句。其形式的类型,乃是早期《红楼梦》的形象,以后才逐渐被删改净尽。早期抄本,甲戌本固无此回,庚辰本原缺此回,是用己卯本的补抄本来填补的。现在列藏本独有此标题诗,可见列藏本此回文字较现存各抄本为早。此诗当是曹雪芹所作。【注释】千秋魂——指此回中黛玉所作《五美吟》中西施等古代的五个“有才色的女子”。桑间人——淫荡之人。指尤氏姐妹等。《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后多用“桑间”以称淫风。
    【鉴赏】此诗开端所说的“奇女”指的是林黛玉,起四句就是说她的。她才貌绝世,幽居深闺,虽有珠翠可增容色也是枉然,因为她用情太痴,容易感伤,不知保重自己。五、六句中的“千秋魂”即黛玉用以寄慨的五个古代女子。说“薄命”古今一致,正可证明《五美吟》有隐写黛玉命运的用意在。书中也明言这些古代女儿的命运有的是“令人可欣可羡”的。最后两句,对黛玉和五个古代女子来说,尤氏姊妹自然是“奸丑非其类”的。可见作者把不同的两类人和事写在同一回中,也有艺术上的衬托作用:虽则尤氏姊妹与黛玉就“薄命”而言并“无二致”,但一则淫佚,一则贞静,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后来宝玉招惹丑祸,连累黛玉蒙受流言之辱。此回与题诗也是预为她澄清污垢,申明她原是和晴雯一样洁白无瑕的。
    第十九讲预告73、五美吟(林黛玉)(第64回)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74、尤三姐自刎(第66回)75、桃花行(林黛玉)(第70回)76、柳絮词史湘云、贾探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琴、薛宝钗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0页。

    2020-2021学年《红楼梦》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红楼梦》图文ppt课件,共32页。

    语文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观园诗社成员的别号,菊花诗十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