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科学实验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生物课上小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视野有些暗,他该如何进行调节( )
A.用平面镜 大光圈B.用平面镜 小光圈
C.用凹面镜 大光圈D.用凹面镜 小光圈
2.(1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②
B.②→③→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D.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④体内积累毒素最多
3.(1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4.(1分)小丽同学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如图所示,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
A.滴加生理盐水B.轻刮口腔内侧壁
C.盖盖玻片D.滴加稀碘液
5.(1分)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B.细胞生长使细胞数目增多
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相同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6.(1分)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消化道上皮属于保护组织
B.苹果比小猫多了系统这个层次
C.桃的果肉属于器官
D.一株小麦在结构层次上属于植物体
7.(1分)某校学生在参加“种植试验田”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播种前翻耕土地是为了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C.植株生长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D.大雨过后,试验田被淹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
8.(1分)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②层食物摄入不足可能患坏血病等
B.第⑤层食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多吃第①层的食物
D.每日摄入量最少的是第④层食物
9.(1分)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很大,但我们的肺却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是因为呼吸道可以_____吸入的空气( )
A.湿润B.清洁C.温暖D.干燥
10.(1分)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吞噬病菌
B.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C.加速止血和凝血
D.运输氧
11.(1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与其能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相适应
B.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C.鸟卵的结构中有胚盘,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狼的犬齿发达,与其食肉的习性相适应
12.(1分)某中学举行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入团仪式,共青团新团员进行入团宣皙。当新团员举起右手做屈肘动作宣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B.宣誓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肘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囊有关
D.只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与关节参与
13.(1分)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下列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蚊穴钓取白蚁
B.失去雏鸟红雀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蚯蚓在迷宫中多次尝试后取食速度加快
D.一只大山雀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4.(1分)学习了“人类染色体和人的性别遗传”后,小东同学看到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排序图,总结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X或Y
B.甲的体细胞有23条染色体
C.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基因组成
D.若甲和乙是一对夫妇,甲的卵细胞与乙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代为男性
15.(1分)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昆虫特别多是由于有翅昆虫大量迁出
C.草地里的昆虫多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期使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二、科学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16.(5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无数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工厂中燃烧各种燃料,也大量地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呢?于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为此,他们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a)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室中“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此过程绿色植物进行的是 作用。
(b)如图所示,剪取大小、生长状态等都相同的两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装置甲烧杯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内,装置乙烧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内,将两套实验装置分别套上透明玻璃罩。
(c)将两套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d)分别取下甲、乙两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e)用清水漂洗叶片,分别滴加几滴确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
(2)本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3)a过程填写的内容是 。
(4)在实验方案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 。
(5)若甲组叶片不变蓝,乙组叶片变蓝,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三、综合分析题(第17~21题,每空1分,共30分,[]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7.(7分)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幼苗、花和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组成的。图乙中的⑥是由图甲中的② 发育来的。
(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
(3)花的主要结构是 。图丁中的⑬是由图丙中的[ ]发育来的。
(4)种子中的有机物是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子叶中储存起来。
18.(6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成为人们难忘的共同回忆。世界各地运动员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完美演绎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序号①~⑦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
(1)组委会为运动员准备了营养配餐,以适合不同运动员的口味和营养需求。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在小肠中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胰液和 。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 ,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 ]。
(2)运动员经过激烈的比赛,呼吸急促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共穿过 层细胞,此时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 血。
(3)运动员组织细胞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进入肾脏以后,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19.(6分)“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健身项目,吸引了很多健身爱好者。图甲和图乙是与此健身活动相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健身爱好者在打太极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图甲中的 。
(2)在教练的带领下,随着舒缓的音乐,健身爱好者慢慢进入了练习状态,从教练身上反射来的光线到达爱好者的眼球,首先经过图乙中① 的折射,在[ ]上成像,并最终在图甲中的 形成视觉。
(3)健身爱好者跟随教练的指令打出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完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从反射的类型来看,此反射属于 反射。
20.(6分)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 组数据,可推断出 是隐性性状。请写出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 (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其后代为有芒的概率是 。
(3)科学家运用上述杂交方法培育出无芒水稻,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1.(5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病,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为预防结核病,采取了许多措施:①接种卡介苗。②得病的人需佩戴口罩。③勤洗手,室内多消毒。
材料二: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疫情仍未彻底结束,不可掉以轻心,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个人防护措施。
(1)材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进行分类,材料二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病毒。
(2)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卡介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 ,它只能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新型冠状病毒发挥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3)材料一的预防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生物课上小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视野有些暗,他该如何进行调节( )
A.用平面镜 大光圈B.用平面镜 小光圈
C.用凹面镜 大光圈D.用凹面镜 小光圈
【分析】显微镜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反光镜、遮光器(具有大小不等的光圈)
【解答】解:视野有些暗,想要将光线调亮,需使用的结构有反光镜上凹面镜与遮光器上的大光圈。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2.(1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②
B.②→③→④→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D.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④体内积累毒素最多
【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食物链中的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2)图中的①为太阳,②为生产者,③和④为消费者,⑤为分解者。
【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A错误。
B、食物链中的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错误。
C、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错误。
D、若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图中包含②→③→④一条食物链,其中④的消费级别最高。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及生物富集的相关知识。
3.(1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分析】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解答】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
故选:A。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1分)小丽同学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如图所示,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
A.滴加生理盐水B.轻刮口腔内侧壁
C.盖盖玻片D.滴加稀碘液
【分析】图中有粗而黑且边缘整齐黑色圆圈,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一片空白,无细胞结构,可判断图中的黑色圆圈为气泡。
【解答】解:A、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不符合题意。
B、轻刮内侧壁,是取实验材料,B不符合题意。
C、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如果操作不当,视野中会出现气泡,C符合题意。
D、滴加稀碘液的目的是给细胞染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1分)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B.细胞生长使细胞数目增多
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相同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分析】1、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
2、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
【解答】解: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首先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正确。
B、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错误。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如图:
细胞由一个分成两个时,动物细胞是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由一个分成两个。因此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不一样;错误。
D、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相反细胞的分化是由遗传物质控制进行的,错误。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和细胞分化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1分)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消化道上皮属于保护组织
B.苹果比小猫多了系统这个层次
C.桃的果肉属于器官
D.一株小麦在结构层次上属于植物体
【分析】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构成人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A、人的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A错误。
B、苹果比小猫少了系统这个层次。B错误。
C、桃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C错误。
D、一株小麦在结构层次上属于植物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7.(1分)某校学生在参加“种植试验田”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播种前翻耕土地是为了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C.植株生长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D.大雨过后,试验田被淹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
【分析】(1)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对移栽苗进行遮阴等,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2)中耕松土和及时排涝是为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解答】解:A、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对移栽苗进行遮阴等,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A正确。
B、播种前翻耕土地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是为了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B错误。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C正确。
D、及时排涝是为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8.(1分)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②层食物摄入不足可能患坏血病等
B.第⑤层食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多吃第①层的食物
D.每日摄入量最少的是第④层食物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解答】解:A.第二层食物是果蔬类,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等,A正确;
B.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①层为谷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B错误;
C.第③④层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青少年正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供给较多的蛋白质,以保证生长发育,C错误;
D.油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营养学家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其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第⑤层食物,D错误。
故选:A。
【点评】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9.(1分)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很大,但我们的肺却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是因为呼吸道可以_____吸入的空气( )
A.湿润B.清洁C.温暖D.干燥
【分析】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很大,但我们的肺却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是因为呼吸道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故选:C。
【点评】掌握呼吸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1分)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吞噬病菌
B.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C.加速止血和凝血
D.运输氧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解: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能运输氧;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的功能。
11.(1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与其能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相适应
B.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C.鸟卵的结构中有胚盘,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狼的犬齿发达,与其食肉的习性相适应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可以从根尖的结构、毛细血管的特点、鸟卵的结构等方面来切入答题。
【解答】解:A、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血流速度慢,适宜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正确。
B、根尖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有利于水分的吸收,正确。
C、鸟卵的结构中有胚盘,胚盘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气室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错误。
D、狼的犬齿发达,犬齿适于撕裂肉食,与其食肉的习性相适应,正确。
故选:C。
【点评】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才能正确答题。
12.(1分)某中学举行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入团仪式,共青团新团员进行入团宣皙。当新团员举起右手做屈肘动作宣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B.宣誓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肘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囊有关
D.只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与关节参与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
【解答】解:A、骨骼肌由两端较细呈乳白色部分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组成,为运动提供动力,正确。
B、宣誓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错误。
C、肘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有关,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3.(1分)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下列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蚊穴钓取白蚁
B.失去雏鸟红雀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蚯蚓在迷宫中多次尝试后取食速度加快
D.一只大山雀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失去雏鸟红雀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与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蚊穴钓取白蚁、蚯蚓在迷宫中多次尝试后取食速度加快、一只大山雀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都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都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4.(1分)学习了“人类染色体和人的性别遗传”后,小东同学看到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排序图,总结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X或Y
B.甲的体细胞有23条染色体
C.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基因组成
D.若甲和乙是一对夫妇,甲的卵细胞与乙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代为男性
【分析】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区别: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从染色体图中可以看出甲人的第23对性染色体是XX,因此图示中甲为女性的染色体。乙人的第23对性染色体是XY,图示中乙为男性的染色体,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X或22+Y,A错误。
B、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甲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B错误。
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C错误。
D、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因此“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卵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男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以及染色体的组成。
15.(1分)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昆虫特别多是由于有翅昆虫大量迁出
C.草地里的昆虫多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期使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解答】解:A、是污染的环境对桦尺蛾的体色进行了选择,而不是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变成了灰色,A错误;
B、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
C、昆虫的保护色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属于共同进化,C正确;
D、农药的使用只是对害虫原有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科学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16.(5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无数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工厂中燃烧各种燃料,也大量地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呢?于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为此,他们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a)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室中“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此过程绿色植物进行的是 呼吸 作用。
(b)如图所示,剪取大小、生长状态等都相同的两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装置甲烧杯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内,装置乙烧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内,将两套实验装置分别套上透明玻璃罩。
(c)将两套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d)分别取下甲、乙两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e)用清水漂洗叶片,分别滴加几滴确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
(2)本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二氧化碳 。
(3)a过程填写的内容是 呼吸 。
(4)在实验方案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 将c步骤中的葡萄糖改为淀粉 。
(5)若甲组叶片不变蓝,乙组叶片变蓝,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使用新型能源等 。(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根据以上材料,探究时可作出的假设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2)氢氧化钠溶液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因此甲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甲乙两装置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3)(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室中“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此过程绿色植物进行的是呼吸作用。
(4)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不是葡萄糖,所以在实验方案中有一处错误,改正将e步骤中的葡萄糖改为淀粉。
(5)若甲组叶片不变蓝,乙组叶片变蓝,则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使用新型能源等才能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2)二氧化碳
(3)呼吸
(4)将e步骤中的葡萄糖改为淀粉
(5)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使用新型能源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对照实验的特点以及氢氧化钠的作用。
三、综合分析题(第17~21题,每空1分,共30分,[]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7.(7分)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幼苗、花和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由图甲中的 ①②③④ (填序号)组成的。图乙中的⑥是由图甲中的② 胚芽 发育来的。
(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充足的空气 。
(3)花的主要结构是 花蕊 。图丁中的⑬是由图丙中的[ ⑪ ]发育来的。
(4)种子中的有机物是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筛管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子叶中储存起来。
【分析】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叶,⑦茎,⑧柱头,⑨花柱,⑩子房,⑪胚珠,⑫果皮,⑬种子。
【解答】解:(1)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由图甲中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的。图乙中的⑥叶是由图甲中的②胚芽发育来的。
(2)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是: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3)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图丁中的⑬种子是由图丙中的⑪胚珠发育来的。
(4)种子中的有机物是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因此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子叶中储存起来。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胚芽
(2)充足的空气
(3)花蕊;⑪
(4)叶绿体;筛管
【点评】掌握种子的结构及胚的各部分发育情况。
18.(6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成为人们难忘的共同回忆。世界各地运动员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完美演绎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序号①~⑦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
(1)组委会为运动员准备了营养配餐,以适合不同运动员的口味和营养需求。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在小肠中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胰液和 肠液 。葡萄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 吸收 ,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 ② ]。
(2)运动员经过激烈的比赛,呼吸急促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共穿过 2 层细胞,此时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 动脉 血。
(3)运动员组织细胞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进入肾脏以后,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 ⑦ ]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分析】图中,A是吸收,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⑤肾小囊,⑥肾小球,⑦肾小管。
【解答】解:(1)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因此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系统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过A吸收过程进入循环系统。
(2)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了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因此,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穿过2层细胞,此时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尿的形成要经过⑥肾小球和⑤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⑦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1)肠液;吸收;②
(2)2;动脉
(3)⑦。
【点评】此题的知识点较多,认真审题,有扎实的基本功是解题的关键。
19.(6分)“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健身项目,吸引了很多健身爱好者。图甲和图乙是与此健身活动相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健身爱好者在打太极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图甲中的 小脑 。
(2)在教练的带领下,随着舒缓的音乐,健身爱好者慢慢进入了练习状态,从教练身上反射来的光线到达爱好者的眼球,首先经过图乙中① 晶状体 的折射,在[ ③ ]上成像,并最终在图甲中的 大脑 形成视觉。
(3)健身爱好者跟随教练的指令打出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完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从反射的类型来看,此反射属于 条件 反射。
【分析】图中①晶状体、②睫状体、③视网膜、④玻璃体。
【解答】解:(1)小脑的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因此“骑行共享单车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B小脑。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2)视觉形成过程中,①晶状体的折射下,成像是在图乙的③视网膜上,视觉是在图甲的1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3)健身爱好者跟随教练的指令打出一套完整的太极拳,为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故答案为:
(1)小脑
(2)晶状体;③;大脑
(3)反射弧;条件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题,只有全面的掌握知识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
20.(6分)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变异 。
(2)根据 乙 组数据,可推断出 无芒 是隐性性状。请写出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 Aa、aa(或aa、Aa;Aa和aa;aa和Aa) (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其后代为有芒的概率是 (或50%) 。
(3)科学家运用上述杂交方法培育出无芒水稻,是 可遗传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子代水稻与亲代水稻稻壳顶端不同,这种亲子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
(2)在乙组中,亲代有芒×有芒,子代中出现了无芒,无芒性状存在于亲代性状中,隐而未现,所以,无芒为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有芒为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在丙组中,亲代中有芒(A )×无芒(aa),子代中有芒的基因组成为(A ),无芒的基因组成为aa,符合遗传图解:
所以,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aa(或aa、Aa;Aa和aa;aa和Aa)。其后代为有芒的概率是(或50%)。
(3)科学家运用上述杂交方法培育出无芒水稻,在发生变异的过程中,水稻的基因发生了重新组合,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所以,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变异。
(2)乙;Aa、aa(或aa、Aa;Aa和aa;aa和Aa);(或50%)。
(3)可遗传。
【点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相关知识。
21.(5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病,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为预防结核病,采取了许多措施:①接种卡介苗。②得病的人需佩戴口罩。③勤洗手,室内多消毒。
材料二: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疫情仍未彻底结束,不可掉以轻心,接种疫苗后仍需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个人防护措施。
(1)材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 细胞核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进行分类,材料二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
(2)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卡介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 抗体 ,它只能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新型冠状病毒发挥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 免疫。
(3)材料一的预防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① ]。
【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3)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2)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物质进入人体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细胞核;动物
(2)抗体;特异性
(3)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大鸨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甲
有芒×有芒
全是有芒
乙
有芒×有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丙
有芒×无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甲
有芒×有芒
全是有芒
乙
有芒×有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丙
有芒×无芒
既有有芒,又有无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科学实验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解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