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二章重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二章重点汇总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二章重点汇总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二章重点汇总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二章重点汇总

    展开

    2.1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P23图2.2P25图2.6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4、山区面积广大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不利: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有利: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旅游业5、常考的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考北京)、昆仑山、秦岭、   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6、我国地势的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P27图2.9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500米以下7、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 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 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 ),为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陆地海拔最地方是艾丁湖)8、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P27最后一段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②便利东西交通   ③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2气候气温P31图2.13和2.14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P31图2.13和2.14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 ℃)以上。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热的地方(疆的吐鲁番)。3、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P32图2.17 降水P34图2.184、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匀。集中在4-10月,年际变化很大。 5、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6、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 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P36图2.197、我国东南部以( 湿润 )、(半湿润 )为主,西北部以( 干旱)、(半干旱)区为主。气候 P38图2.248、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9、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P4010、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P38图2.2411、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   气温:一月00C等温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3河流 P44活动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2、疆北部,(额尔齐斯河 )向北流入( 北冰洋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长江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 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还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7、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8、流经主要省级行政区域: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生态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水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P49活动题9、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人们还把长江称为( 黄金水道)。10、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 11、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黄河 1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3黄河(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14黄河的贡献: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在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为沿岸地区提供灌溉之利。上中游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旅游15、流经主要省级行政区域: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生态问题: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华北平原):水患、凌汛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P51、P52活动16、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地上河)。  17、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河口)、( 桃花峪)。  2.4自然灾害 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 )、(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5、(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6、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 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7、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8、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9、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10、寒潮灾害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外,其他都受影响11、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环太平洋地震带【西南地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10、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11、防灾减灾P58、59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