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整册
- 华师大9上科学2.3 重要的碱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华师大9上科学 3.1 金属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 3.3 常见的盐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华师大9上科学4.1 身边的有机物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华师大9上科学4.2 塑料、纤维和橡胶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金属与盐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金属与盐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第五章同学们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时能发生反应,以及上一课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一些金属能与酸反应,请大家回忆反应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推进新课。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某些盐溶液还能与金属发生反应。例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发现铁与铜盐(如硫酸铜)溶液作用,得到金属铜。这一反应原理不仅可用于“湿法冶铜”,还可以从含铜废水中回收铜。三、某些盐溶液能与金属发生反应。(发现美)分析: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过渡:为什么铁置换出铜呢?这就涉及到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问题。上一节课学习酸的性质时我们已经初步探究了镁、锌、铜的活动性顺序,今天我们再次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其他常见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四、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索美)分析:金属与某些酸、盐溶液的反应可用于说明金属的活动性。请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比较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1)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2)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结论:A.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B.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时现象越剧烈。提问:从上面的结论中,大家能推出铁与铜哪种金属活动性强吗?回答:铁比铜活动性强。分析:铁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而铜不能。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过渡:根据前面我们得出的结论,可以去探究其他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活动探究: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1.提出假设:根据已有经验知道铁、铝比铜活动性强,故有两种假设。(1)铝、铁、铜活动性依次减弱;(2)铁、铝、铜活动性依次减弱。2.设计实验:(分享美)。方案1:取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反应。方案2:取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反应,再让铝与FeCl3溶液反应。方案3:取铁、铝分别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再取铝与FeCl3溶液反应。3.实验所需药品、仪器:方案1:铝片、铁钉、铜片、稀硫酸、砂纸、试管。方案1:铝片、铁钉、铜片、稀硫酸、FeCl3溶液、砂纸、试管。方案1:铝片、铁钉、CuSO4溶液、FeCl3溶液、砂纸、试管。4.操作步骤、现象、反应方程式。方案1:步骤:A.取铝片、铁钉、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B.在3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稀硫酸。现象:放有铝片、铁钉的试管中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铝片表面的气泡产生更快,放有铜片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反应方程式:Fe + H2SO4 = FeSO4 + H2↑;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方案2:步骤:A.取铝片、铁钉、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B.在3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稀硫酸;C.在试管中放入打磨后的铝片再倒入少量FeCl3溶液。现象:A.在到有稀硫酸的试管中,铝片、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B.放有铝片的FeCl3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反应方程式:Fe + H2SO4 = FeSO4 + H2↑;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Al + FeCl3 = AlCl3 + Fe。方案3:步骤:A.取打磨后铝片、铁钉分别放入2支试管中,再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B.取打磨后铝片放入再倒入少量FeCl3溶液。现象:A.铝片、铁钉表面出现一层赤红色的固体;B.FeCl3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褪去。反应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Al + FeCl3 = AlCl3 + Fe。5.结论: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练习:综合实验结果和查资料的方式,将Al、Mg、Cu、Fe、Zn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填入下图的方格中。答案: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结论: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K、Na、Ca除外);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Na、Ca除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3 热机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2 比热容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上册2 滑轮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