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2013)七年级全一册第十课 虚拟与现实教学设计
展开虚拟与现实的对话让
活动方式:小品表演法、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理论依据:本课关注的是对人们生活日益增大的网络世界和网络文化。资料显示,青少年正逐渐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大的一个群体,网络正以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影响力改变着未来的社会主体。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重视、考虑虚拟世界背后潜在的那股力量,甚至与之较量。辅导中的师生双方可以看作是现实与虚拟中身份平等的双方,通过互动与交流,达成共识。
五.设计目标:
1.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生活和心理的各种影响,认识网络的双面性
2.了解虚拟社会的道德准则,养成网络道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3.引导学生发扬网络积极的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
六.活动过程
活动一:导入可有各种网络图片导入
活动二:我SHOW你SHOW
1. 全班分四个组,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四幅画面,每组准备一个情境的表演。(可由教师分配并与课前准备)
2. 进入虚拟状态,教师以虚拟鼠标的身份参与表演、旁白
3. 学生表演四幕虚拟场景
4. 返回现实,要求学生结合刚才的活动,写下自己对网络的感受和体会,完成“网虫自白”
5. 宣读自白内容,搜集学生对网络的看法
6. 小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正日益加大,我们面临着来自虚拟世界的挑战和机遇。
活动三:我诉我心
1. 网络小调查
(1)指导学生完成“网络小调查”
(2)结合“小贴士”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网瘾?网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检查自己的网瘾情况如何
2. 网络大家谈
(1) 小组讨论网络对富人们的影响和作用
(2) 小组代表发言
(3) 完成课文表格内容
(4) 学生小结:网络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3. 扪心自问
(1) 结合“小贴士”,介绍网络隐匿身份的知识
(2) 提问:网络的这种身份隐匿让我们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风险,我们的行为是否不再受到约束?
(3) 学生发表意见
(4) 完成课文中的选择题
(5) 教师小结。结合“心心点灯”中“信息垃圾处理器”的内容,讲解网络礼仪、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的养成
活动四:心心点灯
1. 指导学生阅读“网络心理与网络成瘾”内容
2. 结合实例,分析网络心理与网瘾
活动五:怦然心动 1. 指导学生阅读短文
2. 提出问题:网络社会的交往与我们生活中的交往有什么不同?网络交往能带给你什么?现实交往又能带给你什么?
3. 学生交流、回答
4. 短文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5. 分享活动
6. 小结。合理安排上网时间,让网络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补充力量而不是对立因素。
活动六:成长感悟
1. 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网络的看法,说说如何让学习插上网络的翅膀
2.教师总结:当你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驰骋的时候,你生命的一部分也许正渐渐消失在虚拟空间的某个黑洞之中。
活动七:成功教练
1. 谈谈你认为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有哪些? 2. 最后的提醒
七. 参考资料 1. 提防网络性心理障碍 2. 如何防止网络成瘾 3. 网恋为何如此脆弱 4. 网恋是种幻觉
北师大版 (2013)第十课 虚拟与现实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3)<a href="/xljk/tb_c40292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课 虚拟与现实精品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理念,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心理健康第十课 异性交往有尺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心理健康第十课 异性交往有尺度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引导,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八年级全一册第十课 学习之余话休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八年级全一册第十课 学习之余话休闲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工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