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懂词意,读出词情,赏读技巧,品读语言,拓展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扬 州 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2、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对比衬托的写法。3、品味精练、传神的语言。教学重点: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教学难点:学习虚实相济、对比衬托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 简介导入。介绍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扬州曾沿用过广陵、江都、维扬等名称,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其盛况见于唐人姚合诗《扬州春词三首》之三:“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投影)当时还有人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投影)当做人生的追求目标。杜牧更是在扬州写下多首诗歌来赞叹扬州的繁华:投影: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其一)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当时杜牧任职淮南节度使,与判官韩绰一起寻访佳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妓女,在我们看来是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但在唐宋文人的心目中,则是都市繁华的象征。 杜牧时代的扬州令人心驰神往;但两百年后,另一位词人也来到了扬州,那么他看到的景象是不是“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纵游淮南》)(投影)的那个扬州呢?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姜夔的《扬州慢》。 一、读懂词意1、 听录音,注意字音和断句,感受这首词的味道(感情基调)。思考:姜夔笔下的扬州城景象如何? 2、 交流:“空城”(为什么变成了“空城”?介绍背景)3、 写作背景介绍。(投影)在姜夔生活的年代,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作者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 写下了这首《扬州慢》,这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其时词人才21岁。 4、 介绍姜夔。(投影)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工诗,尤以词著称。他的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5、 解题。(投影)“扬州慢”是词牌,也是词的题目。“扬州”好理解,“慢”字怎么解?“慢”即“慢词”。姜夔作词,不喜欢套用别人曲子,常常自己谱曲,所以他的词一般来说,词牌与词题是统一的。这首词写的是扬州的景象,又是慢词,所以称“扬州慢”。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一般都比较长。慢调与长调有别,长调是单指字数说的,习惯上以91字以上为长调;慢调则是指曲调舒缓而言,读这首词,吐字宜慢,句后停顿也要长一些,要读得从容不迫。6、 自读:尝试读懂这首词。标出不理解的地方。质疑。要求:结合注释、工具书扫除字词阅读障碍,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序、词的大意。(指名解说小序、词句的大意)小序大意: 冬至这一天,途经扬州,下雪刚放晴,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那就四下里看,一片萧条景象 ,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渐渐升起,戍边的号角悲鸣,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创制曲调,千岩老人认为有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词大意: 淮水东面的名都,竹西亭(所在的)美好去处,解下马鞍稍作停留刚刚踏上征程。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自从胡人的军队窥伺长江离去之后,(只剩下)破坏的城池和几株大树,(人们)还是厌恶谈起(那场)战争,(天色)渐渐黄昏,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即使(他)词(写得)精巧 ,(也)难以写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想(那)桥边的红色芍药,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4、对这首词,你感悟到了(读懂了)些什么呢?(让学生从内容、主旨、技巧、语言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强调作者对扬州城的总体印象:“空城”。主旨:“黍离之悲”) 二、读出词情1、 学生质疑。(让学生从词句理解、内容、主旨、技巧、语言等一个或几个方面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简单的问题即时解决,复杂的问题集体讨论。有可能有如下问题需要集体探究。)2、 探究几个问题:(小组讨论)(投影)(1)小序有什么作用?(2)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3)“空城”的景物描写是怎样表现词人“黍离之悲”的?3、点拨:(1)小序有什么作用?(投影)小序以洗练的语言,凄婉的音节,为读者交代了词作的时间,写作的缘由和千岩老人的评论。 (2)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看(景)—— 二十四桥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闻(声)—— 清角吹寒感(人)—— 杜牧须惊[ 词人选取几个意象,从点和面上展现了扬州这座“空城”遭受战争破坏后的荒凉萧条:青青的荠麦,毁坏的城池,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寒气中飘来的凄清的戍角声。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名都的空寂寥落,一片荒凉、凄清的景象。] (3)“空城”的景物描写是怎样表现词人“黍离之悲”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明确:(投影)①青青荠麦――对比(名都佳处春风十里)-→萧条冷落,昔盛今衰②废池乔木――拟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痛恨战争③二十四桥/无声冷月――移就-→“物是人非事事休”,凄清冷落④红药――直抒胸臆-→“寂寞开无主”,感时伤乱(词人的“黍离之悲”在对比中、在景物描写中含蓄地得以表现)4、第二次听录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指名读,齐读)朗读提示:作者心情悲痛,语调要低沉一点。 表现词人感情的词语要重读,像“厌”、“寒”、“难赋”和“冷”等。比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里的“冷”字怎样读好呢?加重语气,还是放低声音?大家试试看。轻读好一点,突出“冷”的感觉。 (重音轻读,有时会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正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三、赏读技巧1、学生评价:你认为这首词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里?2、师生共同赏析:(1)对比(反衬):昔事与今事,昔景与今景,昔人与今人。(投影)上片:名都佳处——春风十里(是昔)——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是今);下是:豆蔻青楼(是昔)——冷月无声(是今)——芍药开无主(是未来)。(作者以扬州昔日的繁盛反衬扬州今日的衰败,两相对比,充分表现小序中所说的“黍离之悲”这个主题。)(2)虚实相生 (投影)( 词的一开头,使用虚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作者想象中的昔日扬州繁华的景象。接着是虚实相结合的写法,“春风十里”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实写,这对比鲜明的图景,自然有昔胜今衰的感慨!词的下片分两层,第一层虚写,以杜牧的难赋深情杜郎须惊反衬出今日扬州的凄凉,后一层实写,写二十四桥明月,发出年年知为谁生的感慨。综观全词,有实有虚,有情有景跌宕生姿,情景交融。 另外,思考:“红药”是词人亲眼看到的吗? 提示:当时是“至日”,也是“夜雪初霁”的寒冬,红药不可能在那时开花。所以应该是想象中的景物。还有“念”是“想到”的意思。所以是虚写。 )(3)引用前人诗句(引用前人诗句也有多种方式,可以借用原句或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可以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可以化用诗句或整首诗的意境。这首诗属于借用词语一类,包括“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四语,全出自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投影原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其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名。(《遣怀》)作用:“豆蔻词工”和“青楼梦好”,它们使人联想到杜牧曾写过许多赞美扬州的诗篇,并且佩服他那出众的才华,可是如果他活到今天,目睹扬州惨遭洗劫后的凄凉景象,却很难写出他的感受来。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这就表明,扬州城现在的景象确实使人有难言之痛。这样写,使词中意境又深了一层。引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引用的目的是加深词中意境,促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四、品读语言☆你觉得哪些句子道出了你的“意中所有”而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呢?☆你觉得词中有哪些字用得精练传神?说说它的妙处。请有感情地品读,然后讨论、交流。1、名句、炼字赏析。(投影名句)(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的是拟人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厌”字很妙。没有生命的景物带上了人的感情,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人们对战争的厌恶。《白雨斋词话》这样高度评价:“ ‘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乱伤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字,表明词人伫立良久,陷入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格外的令人惆怅。 “寒”字,它不仅表明号角声音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还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表现扬州的荒凉冷落。。这里是用了“移就”的手法,用触觉写听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词人视线角度是怎样的? 仰视? 俯视。 作者站在水边,看着荡漾的水波以及月亮的倒影,因为“寒水自碧”,所以才说“冷月”。“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喧哗,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冷”,作者站在水边,看着荡漾的水波以及月亮的倒影,因为“寒水自碧”,所以才说“冷月”。“荡”,在这里的意思是摇曳。水中桥影与月影无声地摇曳,渲染出一种死一般的寂静与萧条,突出扬州“空城”,传达出词人极其沉痛的情怀:过去二十四桥明月夜,笑语盈盈,箫声悠悠,如今却已荡然无存了。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因而发出这样的感叹,进一步表达了他感时伤乱的情怀。小结:通过刚才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出: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虚实结合,情景相生,语言精当,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3、 第三次听录音。(学生合书闭眼回味) 4、 按照词的脉络,尝试背诵这首词。脉络(提取关键词):(投影)上片——名都少驻。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下片——杜郎俊赏。难赋深情。二十四桥、冷月。红药。 (上片::少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片: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学生按此提示分上下片背诵练习,教师检查学生背诵,学生齐背) 五、拓展迁移1、课堂练习,体味《诗经·王风》的“黍离之悲”。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出自《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通常人们用“黍离之悲”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2、课外作业:课外收集抒写“黍离之悲”的诗或词(两首)[ 积累提示 那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千百年来,这种亡国破家的悲愁连绵不绝,至尽仍激起人们的共鸣。比如:(投影)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韦庄《台城》 还有,刘禹锡《乌衣巷》、杜甫的《春望》《蜀相》、杜牧《泊秦淮》等。其实,这种丧亡之痛已经超越时空的限制,带有了普遍的意义,因而千百年来都能激起人们的广泛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说,文人创造出的他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给人美的享受情的激荡或理的启示的句子,就是“名句”。 ]板书设计: 扬州慢 姜夔 荠麦、废池乔木 所见(景)—— 二十四桥 、 冷月、红药 空城 黍离之悲所闻(声)—— 清角吹寒所感(人)—— 杜牧须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授,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