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3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3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品味语言描写,深入赏析,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或教学主题
《秋天的怀念》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积累“悄悄、偷偷”等词语。
2.品味文章中的语句,理清“北海看菊花”事件,把握文章内容与结构。
3.有情感的朗读课文,体会母亲的爱与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北海看菊花”事件,把握文章内容与结构。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的爱与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教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不一样的大作家,他双腿瘫痪,常年患病,与病魔做斗争,他就是史铁生。文章中的秋天弥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本文也是一篇散文 。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
概述文章主要描述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去北海看菊花。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明确:文中怀念的是“母亲”。两次写到秋天。之所以是“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几次去看菊花?
明确:三次。
第一次
母亲:听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我:不,我不去。
第二次
母亲: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我:什么时候。
第三次
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
“要好好儿活”(再生)。
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明确:是母亲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三、品味语言描写
1.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并结合相关词语说说它们对表现伟大的母爱的作用。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明确: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
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母亲扑过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明确: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搞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推动生活下去的勇气。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神情描写。“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明确: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心中十分地快乐,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5)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明确:心理描写。母亲很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而刺激到我,所以尽力地压抑自己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四、深入赏析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明确: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确: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五、总结全文
1.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明确: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2.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母亲带我去 我不去
母亲带我去 我答应了 母亲去世了
三次看花
我和妹妹一起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5 秋天的怀念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秋天的怀念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