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填充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填充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下列方案正确的是,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填充题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4小题)1.(2022•江西)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鉴别氢气和甲烷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D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2.(2021•江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B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铵固体取样,观察颜色C将硬水软化加肥皂水D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3.(2018•江西)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硫酸铁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B鉴别硝酸铵溶液和硝酸镁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D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固体粉末 4.(2019•江西)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所加试剂A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除去硫酸亚铁中含有的硫酸铜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C鉴别羊毛与涤纶取样,分别灼烧并闻气味D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二.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共1小题)5.(2018•江西)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 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6.(2022•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D.t2℃时,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7.(2021•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C.t2℃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 乙(选填“>”、“<”或“=”)8.(2020•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B.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C.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四.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9.(2018•江西)铁可将某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该金属可能为 A.Ag B.Zn C.Mg D. 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共1小题)10.(2020•江西)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 A.醋酸B.氨水C.蔗糖D. 六.盐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11.(2018•江西)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B.通电分解水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D.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 。七.物质的简单分类(共1小题)12.(2019•江西)含﹣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下列属于氯化物的是 。A.KClB.Cl2C.KClO3D. 。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2小题)13.(2020•江西)“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SiH4B.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丙是由离子构成D.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14.(2019•江西)近日央视报道: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九.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共1小题)15.(2022•江西)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 。A.中子数B.核电荷数C.相对原子质量D. 一十.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1小题)16.(2020•江西)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B.钒的中子数为50.94C.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图中x= 一十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1小题)17.(2019•江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LSD(化学式为C20H25N3O)是一种俗称为“邮票”的新型毒品,毒性极强。下列关于C20H25N3O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相对分子质量为323g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一十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1小题)18.(2019•江西)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汽油挥发C.钢铁生锈D. 。一十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共2小题)19.(2021•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灭B.酒精灯失火﹣﹣用嘴吹灭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油锅着火﹣﹣ 20.(2018•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C.油锅着火用锅盖善灭D.熄灭酒精灯用 一十四.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共1小题)21.(2020•江西)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B.碳酸分解C.甲烷燃烧D.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4小题)1.(2022•江西)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鉴别氢气和甲烷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D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解答】解:A、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C、氢气和甲烷燃烧均生成水,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D、锌粉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银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答案为: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2.(2021•江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B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B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铵固体取样,观察颜色C将硬水软化加肥皂水D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蒸发 【解答】解:A、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时间长会腐蚀铁,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硝酸铵是白色固体,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肥皂水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不能软化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蒸发,留下固体的是氯化钾溶液,没有留下固体的是蒸馏水。故填:B;蒸发。3.(2018•江西)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B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硫酸铁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B鉴别硝酸铵溶液和硝酸镁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D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固体粉末 加水,触摸试管外壁,看是否有发热现象 【解答】解:A、硫酸铁能与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铁,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案错误。B、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可以鉴别,故选项方案正确。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方案错误。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触摸试管外壁,看是否有发热现象的进行鉴别。故答案为:B;加水,触摸试管外壁,看是否有发热现象。4.(2019•江西)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C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所加试剂A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除去硫酸亚铁中含有的硫酸铜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C鉴别羊毛与涤纶取样,分别灼烧并闻气味D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取样,滴加适量的稀硫酸 【解答】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案错误。B、硫酸铜、硫酸亚铁溶液均能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案错误。C、羊毛与涤纶灼烧,分别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方案正确。D、稀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硝酸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答案为:C;取样,滴加适量的稀硫酸。二.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共1小题)5.(2018•江西)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 b 【解答】解: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正确,故选项正确;B、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错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选项错误;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错误,装置C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b,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b;故选A;故答案为:b;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6.(2022•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D.t2℃时,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65 g【解答】解:A、没有指明温度,因此无法比较,错误;B、没有言明溶液是否饱和且质量相等,因此溶质不一定相等,错误;C、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降低温度,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正确;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物质,因此此温度下,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50g+15g=65g;故答案为:C;65;7.(2021•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C.t2℃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 = 乙(选填“>”、“<”或“=”)【解答】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如果不是饱和溶液,不能比较其质量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50g,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故填:C;=。8.(2020•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B.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C.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D.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降温结晶 【解答】解: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错误,因为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B、仅用降温至0℃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降温后a还是线下点;故选项错误;C、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正确,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选项正确;D、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故选C;故答案为:降温结晶。四.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9.(2018•江西)铁可将某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该金属可能为 A A.Ag B.Zn C.Mg D. Cu 【解答】解:铁比银、铜活泼,因此铁可将银、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选:A;故填:Cu。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共1小题)10.(2020•江西)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是 B A.醋酸B.氨水C.蔗糖D. 石灰水 【解答】解: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A.醋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合题意;B.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符合题意;C.蔗糖水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不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B;石灰水(答案合理即可)。六.盐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11.(2018•江西)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B.通电分解水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D.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 二氧化碳(或是氯化钾) 。【解答】解:A、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气体的质量,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较快,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变弱,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将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钾溶液,碳酸钾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钾溶液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由图象可知,一开始,纵坐标的数值逐渐增大,说明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故图中物质R是二氧化碳(或是氯化钾)。故选:C;二氧化碳(或是氯化钾)。七.物质的简单分类(共1小题)12.(2019•江西)含﹣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下列属于氯化物的是 A 。A.KClB.Cl2C.KClO3D. NaCl 。【解答】解:﹣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A、KCl中氯元素是﹣1价,且属于化合物,属于氯化物,故A正确;B、Cl2中氯元素是0价,故B错;C、KClO3中氯元素是+5价,不属于氯化物,故C错;D、NaCl中氯元素是﹣1价,且属于化合物,属于氯化物。故答案为:A,NaCl。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2小题)13.(2020•江西)“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A.甲的化学式为SiH4B.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C.丙是由离子构成D.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SiCl4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i和HCl,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1个硅原子和4个氯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SiCl4,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H2)和丁(HCl)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选项说法正确;C.丙是固态非金属单质硅,是由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D.丁是氯化氢,其中氢元素显+1价,所以氯元素显﹣1价。故答案为:B;﹣1。14.(2019•江西)近日央视报道: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2:1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4+O22CH3OH。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故A错误;B、该反应有氧气单质参加反应,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故选:B、D补充:2:1。九.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共1小题)15.(2022•江西)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 B 。A.中子数B.核电荷数C.相对原子质量D. 核外电子数 【解答】解: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答案为:B;核外电子数。一十.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共1小题)16.(2020•江西)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C 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B.钒的中子数为50.94C.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图中x= 23 【解答】解:A、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而不是钒的中子数为50.94,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钒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图中x=23。故答案为:C;23。一十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1小题)17.(2019•江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LSD(化学式为C20H25N3O)是一种俗称为“邮票”的新型毒品,毒性极强。下列关于C20H25N3O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相对分子质量为323g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5:16 。【解答】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LSD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0+1×25+14×3+16=323,所以LSD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LSD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LSD中氢、氧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25):16=25:16。故答案为:B;25:16。一十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1小题)18.(2019•江西)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玻璃破碎B.汽油挥发C.钢铁生锈D. 蜡烛燃烧或人的呼吸等 。【解答】解:A、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钢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钢铁生锈、蜡烛燃烧或人的呼吸等,都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蜡烛燃烧或人的呼吸等;故选C;故答案为:蜡烛燃烧或人的呼吸等;一十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共2小题)19.(2021•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 A.图书馆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灭B.酒精灯失火﹣﹣用嘴吹灭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解答】解:A.图书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以防止损坏图书,故选项说法正确。B.酒精灯失火,不能用嘴吹,以防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直接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D.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A;补充:用锅盖盖灭。20.(2018•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C 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C.油锅着火用锅盖善灭D.熄灭酒精灯用 灯帽盖灭 【解答】解:A.用水来浇灭电器着火,容易触电,故错误;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故错误;C.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通过隔绝氧气而灭火,故正确;D.熄灭酒精灯时,利用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可以盖上灯帽。故答案为:C;灯帽盖灭。一十四.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共1小题)21.(2020•江西)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A.动植物呼吸B.碳酸分解C.甲烷燃烧D. 食物腐败 【解答】解:A、动植物呼吸,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B、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甲烷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食物腐败,是食物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合理即可)。故答案为:A;食物腐败(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填充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充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则Ni的化合价为,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共23页。